“微宣传”发挥大作用 韩集乡以思想解放凝聚奋斗力量

聊城日报 2019-04-22 09:07 大字

□本报记者 王培源

本报通讯员 石倩 赵灿“积极推进在外企业返乡注册,把税收留给家乡”“卫生院可以定期组织下乡体检活动,释放民生红利”“政府可以和高校或科研机构合作,为农户提供更多科技支撑”……近日,随着全市解放思想大讨论的深入开展,高新区韩集乡创新信息传播方式,依托“休闲韩集”微信公众平台推出的“聊城要发展,韩集怎么办”建言活动,获得了网友们积极响应,大家纷纷为推动家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言献策。截至目前,该活动已收到了60余条网络建言,涵盖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

乡风民风美起来

“这拍的不是咱村的张观文老师吗?他可是个好人,退休后义务辅导村里的孩子们学习,俺们这一片没有说他孬哩。”刚刚看完“休闲韩集”公众号上推送的“韩集榜样”系列视频,张庆雨村的高大姐忍不住竖起了大拇指。

针对村民整体文化水平偏低、精神文明宣传不能完全深入民心的问题,韩集乡以“源自基层、植于平凡、凝聚正能量”为主题,每月推出一期“韩集榜样”先进道德人物视频,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除为榜样人物制作视频外,还积极发掘村里的平凡人、身边事,把‘文明家庭’‘最美婆媳’等事迹整理成文字故事,宣扬社会新风。”韩集乡宣传委员石倩告诉记者,每次这种“接地气”的内容通过公众号推送出去之后,都会有很多读者转发,在朋友圈中“刷屏”,大家以身边的道德模范为榜样,在不知不觉中起到了引导乡风民风的作用。

“民生”跟着“民声”走

4月5日下午,韩集乡张会所村东乐平分干桥出现危情,引来了群众关于桥梁建筑质量的议论。韩集乡通过“休闲韩集”政务微信公众号第一时间发布了《通报!张会所村东乐平分干桥坍塌原因查明!确定新建!》的文章,对该桥出现裂缝的原因调查和善后工作进行了完整全面公布,打消了老百姓的疑虑,从源头遏制住了“桥梁质量差”等网络谣言。“乡政府对事件发生和处置的通报迅速及时,全面彻底,点个赞!”“应对及时,处理妥当,赞一个!”……真实情况的及时通报,让读者纷纷点赞。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网络舆论的影响力不断提升。韩集乡政府依托“休闲韩集”政务微信公众号打造新媒体时代的“互联网+政务”模式,搭建起了官民之间的沟通桥梁。打开“休闲韩集”的主页面,可以醒目地看到右侧的“民声互动”栏目,点击即可进入留言界面。“今年我们后台已收到各类留言500多条,留言内容有意见建议,也有问题咨询,我们全部进行了反馈,现在越来越多的留言不是建议,而是夸赞这个公众号办得好,我们也很受鼓舞,感觉特有干劲儿!”石倩笑着告诉记者。

凝心聚力促发展

韩集乡是两千年前茌平县第一座县城所在地,也是革命时期运东地委所在地,茌南抗日根据地的核心,“秦汉文化”“红色文化”等在此交相辉映。韩集乡依托“休闲韩集”微信公众平台,对挖掘与整理出的历史文化内容进行系统发布,以“乡愁”为主题,制作“村村有历史、处处有故事”系列内容,通过新旧风貌对比,凸显近年来取得的发展成绩,将文化历史融入旅游产业,进行宣传推广,“休闲韩集”的名声越传越远、越传越响,吸引了一大批“粉丝”留言询问,引来了一批又一批的外地游客。

公众号对于家乡发展变化的宣传,更是引来“雁归效应”。“我是韩集乡后姜村人,远离家乡多年,现在济南工作,看到家乡发展如此之快、变化如此之大,我准备回乡创业,请问可有相关政策?”今年年初,在看到这条留言后,石倩马上拨通了这位网友留下的电话,并帮助他和有关部门对接。现在这位返乡创业者的电商中心已经进入筹备阶段,将依托网络平台,向外推广销售韩集乡绿色健康的无公害蔬菜水果和特色地域产品,为周边村庄十余人就业。

“下一步,韩集乡会继续创新方式,与时俱进,与民同心,让宣传工作为经济社会发展更好的凝心聚力!”石倩信心满满。

新闻推荐

茌平:增强纳税人获得感

本报讯为保证税收优惠应享尽享,茌平县税务局在“质”和“量”上了双保险,切实增强了纳税人的获得感。该局组织前台人员进一...

茌平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茌平县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