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最后一公里”洒满阳光
对于因案件受到伤害的未成年人来说,案件的审判终结只意味着实现了法律上的正义,但让他们重回人生正轨还差“最后一公里”。
正是基于保障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理念,聊城市检察机关以对未成年人全面综合保护为重点,依托办案拓展服务,充分发挥未检工作职能,采取司法救助、心理疏导、法治教育等方式,在重回正轨的“最后一公里”上洒满阳光。
司法救助是阳光
暖人的场景,在聊城市检察机关未检人身边经常出现。检察官为茌平县因案件受害的两名5岁和3岁孤儿申请了3 万元救助款,并建立了长期帮扶机制;检察官为聊城孤儿院一对未成年姐弟申请了司法救助……
作为聊城市检察机关的“朝阳事业”,为让涉案未成年人的“最后一公里”洒满阳光,“水城”未检人在办理未成年人案件中,牢固树立特殊保护、及时救助的理念,以救助工作精细化、救助对象精准化、救助效果最优化为目标,对特定案件中符合救助条件的未成年人,根据未成年人身心特点和发展需要,给予特殊、优先和全面保护。他们的具体做法很人性、很温暖——
—畅通救助绿色通道,与控申部门开展定期通报、 信息共享机制,在最短的时间落实救助;救助模式多元化,从被动等待被害人申请到结合办案主动发掘,从单一物质救助到物质救助、法律援助、社会帮扶相结合,实现未检工作效益的最大化;构建外部合作机制,加强外部沟通联系,搭建多方参与的未成年人国家司法救助支持体系,将未成年人国家司法救助工作落地落实。
2017 年以来,聊城市检察机关共对24 名涉案未成年人发放救助金 46.7万元,为历年来办理案件中的未成年被害人及其近亲属均申请了司法救助,实现了全市未成年刑事案件被害人司法救助全覆盖。
心理疏导愈创伤
小王是刚刚年满16 岁的一名未成年人,2017年,他在一起绑架案中受到了惊吓,被解救后,精神面临崩溃。聊城市检察院未检干警及时出现在他的面前,通过有效的心理干预和疏导,半年后,小王摆脱了心理阴影,重返校园。
这是聊城市检察机关在办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时,采取心理干预与疏导的方式落实未成年人司法保护政策的一个缩影。
“ 大白哥哥工作室”是临清市检察院在全市率先建成的未成年人心理疏导工作室,也是聊城市检察机关强化硬件配备提升心理疏导实效的一个具体措施。除此之外,聊城市检察院与聊城心理医院、聊城大学、聊城市法律援助中心建立了协调机制,共同开展未成年被害人心理干预、身体康复、法律援助等工作,形成未成年被害人司法救助长效机制。与此同时,该市未检干警中有17 人通过了国家心理咨询师资格考试,占全市未检人员的70% ,为工作科学健康发展提供了坚强的人才保障。
一句话,无论是硬件配备,还是疏导理念以及内外协作上,一套针对涉案未成年人心理救助机制在聊城市检察机关日渐成熟。
2018 年以来,聊城市检察机关共对31 名未成年被害人开展心理疏导和干预,让这些孩子们在阳光普照下健康成长。
法治教育强自护
2018 年,“水城”青少年心中的“网红法治场所”当属省检察院青少年法治教育聊城基地。仅2018年该基地就接待青少年学生 15000余人,成为孩子们学习法律的心灵归依,也是聊城市检察机关对涉案未成年人进行法治教育的主阵地。
在一起刑事案件中,小李的父母惨遭杀害,这让他产生报复社会的念头,“水城”未检人在了解这一情况后,对其进行心理疏导,将法治教育作为引导其思想步入法治轨道的手段,一堂特殊的法治课堂在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开设,逐渐消除了他的不良念头。
为充分发挥基地教育作用,聊城市检察院与市教育局、关工委、 团市委等五部门联合会签了《聊城市人民检察院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使用办法》,逐步实现对全市范围内青少年法治教育的全覆盖。 2018年 5月,该基地被评为全国预防青少年犯罪研究基地。截至目前,全市检察机关已建成7家法治教育基地,为“水城”的孩子们搭建起一个阳光会所。
“要做大做优未成年人检察新兴业务,将未成年人检察打造成检察工作的‘朝阳事业’和新的增长点。”聊城市检察院检察长王钦杰开启了“ 水城”未检人的阳光征程。王凯忠方晓政
新闻推荐
本报讯在清明节到来之际,为缅怀革命先烈,弘扬爱国精神,激发少先队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唐园镇中心小学开展了清明节祭扫活动。...
茌平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茌平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