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一年,全区21个贫困村“摘帽”

齐鲁晚报 2018-08-02 02:50 大字

2017年高新区实现3230名贫困群众全部脱贫(其中39人收入达到脱贫标准、但因住房出现危险对其暂缓脱贫)、21个贫困村顺利摘帽的基础上,创新“产业+”扶贫新模式,促进扶贫产业和农业、工业、旅游业融合发展,全力推进贫困村提升工程。整合韩集乡红色资源做强红色旅游,带动全乡11个重点贫困村规划建设美丽乡村,促进整村脱贫。后姜村借力高效集约蔬菜温室项目建设扶贫基地,采用“合作社+投资方+基地+农户+市场”的“4+1”开发合作模式,按照“5311”模式进行分红,稳定贫困户收入。实施了“小交通”、“小农水”、“小绿化”、“小文化”的“四小工程”,助力贫困村村容村貌改善。结合贫困户危房改造、邻里互助,形成和推广了许营镇曹庄村颐康家园“一园四化”新模式。同时,加大金融扶贫力度,瞄准电商、光伏、旅游、地方特色产业,实现“对象精准、应贷尽贷”。

(本报记者张超)

新闻推荐

“合作社+”加出致富路

□孙亚飞高博报道本报茌平讯“村民的地,合作社来种、合作社来管,收益还是村民的。合作社的目的就是推广农业机...

茌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茌平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