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级公路修到村南,村民大会决定旅游兴村

农村大众报 2018-04-07 05:15 大字

今年的年夜饭,孙敬友是在自家大棚里吃的。

在茌平县乐平铺镇常海子村,村民孙敬友家大棚里的小黄瓜顶起了黄花。眼看黄瓜成熟在即,孙敬友索性把餐桌支进了自家大棚里。

“今年种黄瓜是为了接香瓜的茬口。4月下旬香瓜上市,早半个月一斤能高出1块钱。”孙敬友是种菜的老把式,他手里摘着黄瓜不停活,心里还盘算着下一茬的香瓜。

眼前这两个占地六亩的钢架结构观光大棚南北跨度达到110米,滴灌、卷帘机、生物驱虫等设备齐全,能进机械,留有观光道。这是孙敬友去年秋天贷款20万元上的“新装备”,准备“转战”观光农业的他成了村里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国家决定建设美丽乡村,正好新修的济聊一级路从村南穿过,咱就依托路的优势搞观光农业,这事我看准行。”孙敬友说。

掰着手指往前数20年,孙敬友守着16亩地吃过三次“螃蟹”。

20年前,常海子是全镇出名的老大难村。为扭转落后局面,1996年刚上任的村党支部书记常凤喜响应镇上发展多种经营的号召,决定引进大棚香瓜栽培技术,走高效农业之路。“群众干不干,关键看党员干部。我们每人必须上一座棚,挣了归你们,赔了算我的。”常凤喜对村里的党员干部说。

“我借了7000块钱种棚,拔了香瓜种黄瓜。当年,除去日常开销,本全还上了。”常海子村16位党员干部带着孙敬友等18位村民建起了42个棚,成了第一批“吃螃蟹”的人,也尝到了地里“刨金”的甜头。

为了把大棚管理好,村里从寿光聘请了技术员给种植户传授经验,解决技术难题,并组织他们到外地参观学习。第二年全村大棚数量迅速增加到80座,种植规模不断扩大,在田野里掀起一阵“银色风暴”。

蔬果一年年地种,棚菜效益随着市场的变化忽好忽坏。2003年,村委选种伊丽莎白、瑞红等优质品种香瓜,孙敬友报名成为试点,又一次吃了“螃蟹”。“当时家里贷了5万元改棚,不能赔也赔不起,大伙都盼着新品种成功。我在棚里‘窝\’了五个月,香瓜早熟高产,听到消息的外地客商排着队来收购,一个棚卖了7万元。”孙敬友说,优良的品种和精细化种植技术帮了大忙。

那几年,心里盘算转型的不仅仅是孙敬友一家,整个常海子村也在谋划升级蔬菜产业。

随着种植规模的扩大,抱团发展势在必行。后来村里成立了合作社,引导农户不超标使用化肥、农药和植物生长调节剂,一律用防虫网预防虫害,用农家肥、有机肥增加肥力,保证生产出的瓜菜达到绿色标准。常凤喜说,“现在我们村手握香瓜、黄瓜两个绿色品牌,户均3.5个蔬果棚。”

这几年,国家的好政策一波一波地涌来。2013年,常海子搞新农村建设,孙敬友和其他50户村民搬进了二层小楼,每户只拿12万元。去年,济聊一级路在常海子村南穿过。路,给常海子带来新财富。多次村民大会后,村委会定下了建特色小镇发展观光农业的思路。于是,村里陆续建设了观光塔、荷兰风车、马克思铸铜雕塑、3D立体墙等景观设施,村里越来越漂亮,羡煞了周边村民。基于此,常海子村被确定为省级美丽乡村建设示范村庄,村民的人均纯收入超过两万元。

如今,种了20年棚菜的孙敬友第三次成为村里“吃螃蟹”的人,率先建起了两个观光农业大棚。“‘吃螃蟹\’能致富,过去是因为抓住了国家发展多种经营的政策机遇,现在是国家要建设美丽乡村。”58岁的孙敬友说,他还要再干20年。

农村大众报记者 祝超群

通讯员 刘明明 刘加明

新闻推荐

自己的儿子想不起来,却念念不忘扶贫干部 黄芳玉老人的牵挂

□冯长禄报道盛世千岛颐养中心的护理工左金莲推着黄芳玉老人在楼道里活动。□本报记者肖会王兆锋本报通讯员刘明明“她好几天没来了吧?怎么不来跟我说话了?”...

茌平新闻,故乡情,家乡事!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茌平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