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茌平:创城提升城市“温度”

聊城日报 2017-06-09 11:34 大字
本报讯 清晨金牛湖的林荫道上,一位身材矮小的老人正在晨练散步,看到垃圾就捡拾起来;10路公交车上,一个扎着马尾辫的小女孩看到老人上车马上说“奶奶,您坐这里”……连日来,在茌平城区街头巷尾,一幅幅动人的画面正在上演。

“茌平,不仅是经济的热土,更是文明的沃土。”茌平县文明办主任谷玉坤介绍,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动员会召开以来,茌平县把“认识高度、落实力度、宣传密度、参与广度”四个维度作为全面推进创城工作的基础原则,将创城与地区长远发展相结合,从基础设施、城市管理、市民教育等方面入手,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环境脏乱差、停车难、小广告、违章建筑等问题,借助文明城市创建这一载体,下大决心、用大力气,齐心协力、齐抓共管,切实解决这些欠账和“硬骨头”,激发了广大干部群众干事业、抓创城的高昂热情,迅速形成了部门联动、人人参与创城的热潮。

该县大力进行创城宣传,充分利用网站、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平台和广播、电视、报纸等传统媒体的“叠加优势”,开设专题、专栏,推送创城标语、创城故事等,深入进行创城宣传。发放《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倡议书》,用接地气的语言将看似宏大的创城工作,形象地解释成易于群众接受的一个个民生实事。

在具体工作中,该县对环境卫生进行综合整治,城市环境明显提升;规范便民市场和农贸市场的经营秩序和环境,市场变得便民而且利民;加强道路交通安全管理,交通秩序变得井然有序;加大对餐饮单位食品安全管理的监督检查力度,让市民吃得更加放心……从琐碎小事到关系居民生活的大事,各部门真正把创城和百姓的切身利益结合在一起,让百姓切实感受到生活发生了新的变化。

各项措施的实施,大大提升了市民对创城工作的关注度和知晓率,广泛发动市民参与到文明城市创建全过程,在全县形成了“人人参与创城 处处遇见文明”的浓厚创城氛围。城市美了,市民的“幸福指数”也如同城市的发展速度一样,节节攀升。

□记者 张 颖 通讯员 王国栋

新闻推荐

茌平县国税局 “慈善一日捐”献爱心

本报讯为弘扬中华民族乐善好施、扶危济困的传统美德,近日,茌平县国税局组织开展了“慈善一日捐”活动,动员广大职工义捐慈善资金,为救助困难群众奉献爱心,增添力量。局党组领导率先垂范,带头捐...

茌平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茌平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