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村民脱贫致富,村支书三次落泪
◆宽阔的仿古大门上方,两条盘龙挺身欲飞。进到门内,一条笔直的柏油马路通向村内,两旁是整洁的二层小楼,经营着种子、农具、饮食、百货等,二层楼外侧建有蔬菜批发市场、冷藏加工厂、种植基地、育苗场、互助社等,路的东头是6幢五层高的居民楼,楼的北面建有村敬老院、秸秆液化站、地暖供水房,村民一冬天供暖费每平方米仅收6元钱。去年人均收入2.4万元。
这就是茌平县贾寨镇耿店村。七一前夕,记者走进村内采访,村民们的脸上洋溢着富足幸福的表情。
□杨秀萍济泉新史习团孙洪峰
育苗棚压塌被急哭
十几年前的耿店村破烂不堪,晴天一身土,雨天两脚泥,到处是破落的土墙,地上散落着碎砖与秸秆。大部分村民以种植粮食作物为主,收入很低。
2002年,全村党员选举在外做生意的耿遵珠为村党支部书记。上任之初,耿遵珠就立下了军令状,不让一户父老乡亲受穷。当年的耿店村虽然也有100多个蔬菜大棚,但连年种植芸豆,品种单一,产量下降,芸豆越种越短,一亩地收益不超过7000块钱,大部分村民都把大棚铲掉了。
在分析了当时村里的实际情况后,耿遵珠认为要想提高村民的收入,还是得靠大棚菜。大棚收入低,主要原因是重茬,必须种新品种。他带领村干部和部分大棚户,到寿光参观,开阔了眼界,坚定了信心,人家一亩大棚收入七八万元,咱也能靠种大棚菜发家。
耿遵珠从寿光请来技术员,进行全程指导。大棚发展到500多个,种上了黄瓜、辣椒、圆椒、西红柿。
种大棚菜,育苗是关键,村里建起了育苗大棚。2013年冬,接连下了8场大雪,夜里一下雪,老百姓都忙着清理自家棚上的雪,找不到人清扫村里育苗大棚上的雪。等到天亮,村民清扫完自己大棚上的雪,再去清扫育苗棚上的雪。头场雪没有清扫完,第二场雪又下了起来,最终将育苗大棚压塌,茄子苗被冻死了80%。当时都和老百姓签好了供苗合同,冻死了这么多,怎么跟老百姓交代?耿遵珠急得掉下了眼泪。后来,他跑青州、寿光、河北等地,终于凑够了所需的苗子,这才跟村民有了交代。
“村民任传华去年10个大棚收入100万元。村民耿付健在深圳打工25年,2012年回村创业,建了5个大棚,去年收入20万元,今年又建起了10个大棚。”耿遵珠说。
拍卖荒地被憋哭
菜多了,卖难的问题凸显出来。党支部、村委会决定建设批发市场。钱从哪里来?村里决定拍卖村头荒地水坑。
宅基地以外都属于乱占的土地,村民有的在这些土地上种上了树,不愿意被拍卖,就和他对着干。
耿遵珠带着人拍卖的时候,起拍价是2000块钱一亩,10年的使用权。有个村民却捣乱说1800元,往下叫价,气得耿遵珠当场揪住那个村民的衣领,两眼怒视着他:“你再说一遍!”那位村民被镇住了,拍卖顺利进行下去。全村的荒地水坑拍卖了40万元,成为建设批发市场的第一笔资金。晚上回到家,耿遵珠回想白天的一幕幕,憋屈的泪水顿时流了出来。
耿遵珠告诉记者:“我挥拳头瞪眼睛,只是想把那位村民镇住,没有打他的想法。如果真的把拳头打下去,就打掉了党支部书记的威信,打断了和村民的情谊,这事绝对不能干。”
建批发市场、冷藏加工厂、种植基地,都需要钱,村里就那么点家底,拿不出更多的钱。村两委集思广议,采取股份制的方式,动员村民入股,谁投资谁受益。建批发市场时,每100元为一股,村民报名入股资金30万元,到了交钱的时候,有的村民打退堂鼓了,最后仅收了20万元的股金。第二年分红时,回报率达到80%,一炮打响。此后,他们就用这种办法,解决了资金的难题。
村民“拉关系”要房被气哭
村民的腰包一天天鼓了起来,建设新农村成为群众的呼声。
但是,要办好这件事却不容易。建设居民楼时,建筑方偷工减料,地基少打了30厘米,为了父老乡亲的切身利益,耿遵珠当即决定把不合格的建筑物拆了重建。400万元的投入,扒掉就打了水漂,建筑商不干。耿遵珠和他们一直理论到镇里,在有关领导的协调下,对方终于按他们的要求办。2009年盖起了村里的第一栋楼房。
楼房盖起来了,耿遵珠又犯了难。有的村民说五楼不好,太高,日晒夏天热,不愿意要。耿遵珠动员村干部,并自己带头搬进了五楼。群众一看村干部带头搬进了不好的楼层,分房顺利进行下去。
为了发展集体经济,村两委研究决定,柏油路两旁盖的二层楼,作为门市进行拍卖。一个和他关系很近的人,非得要在自己被拆迁的原址上盖起来的二层楼。不符合“村两委”的决定,耿遵珠当然不能答应。他把好话说尽,道理讲透,那位村民仍不松口。耿遵珠找到镇党委书记,难过得流着泪说:“如果答应了他的要求,村里的工作就没法干了!”
镇党委书记出面调解,指出耿遵珠在这件事上的难处,希望这位村民顾全大局,支持村里的工作。经过再三工作,终于做通了村民的思想。闯过了这一难关,二层楼经过拍卖,为村集体增加了300万元的收入。
新闻推荐
“儿子那天真是高兴极了,平时那么早是不愿起床的,听说买新衣服,自己早早就起来了,走的时候还跟我说买什么买什么呢 。”但是让褚爱姐没有想到的是 ,这也是她和儿子最后一次对...
茌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茌平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