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合同蒜”,为什么行?

大众日报 2015-06-17 14:22 大字

□郑兆雷报道茌平县冯屯镇蒜农采摘丰收蒜薹的情景。□本报记者王兆锋

本报通讯员郑兆雷

今年,茌平县冯屯镇种“合同蒜”的农户又都发了。

记者在镇党政办一摞表格中看到:全镇3万亩“合同蒜”涉及36个村、8000户蒜农,种植规模最小的户,一亩地收了1800斤鲜蒜还有2678元蒜薹款入账;规模大的户,获利几十万元的大有人在。朱庄村一个叫朱成民的种了600亩蒜,光蒜薹就收入150多万元,成了当地的“蒜大王”。

“合同蒜”链条“上游”的银行、蒜商也没闲着:银行放出1.3亿元蒜薹专项贷款,蒜商的32座恒温库里绿绿的蒜薹塞得满满当当。

“合同蒜”咋回事?这是冯屯镇从1998年起就主推的一种订单农业模式:每年秋种蒜时,由蒜商和蒜农签订合同,约定来年保护价;次年,蒜商到村头地边设磅,统一收购,待蒜薹全部入库,根据国内市场平均价格协商确定结算价;最后通过农村信用社直接划款到蒜农账户。

掐指算来,该镇的“合同蒜”已推行17个年头。“合同蒜”,为什么行?6月中旬,记者带着好奇,寻找答案。

蒜商蒜农咋对接?

贵时协商,贱年保底

布袋梁村西,有座“绿丰源恒温库”,红瓦顶白灰墙格外显眼。布袋梁村1250亩蒜田生产的170万斤蒜薹,通通进了这座“冷宫”。

“今年市场上蒜薹平均价一块六,可俺硬给蒜农二块零六分。这价是俺跟村里5名干部、20名蒜农代表‘价格协商\’的结果。”刚见面,“绿丰源恒温库”经理梁保泉就“显摆”开了。

“啥叫‘价格协商\’?”梁保泉解释:就是恒温库收蒜薹时不规定价格,只登记村庄、姓名、数量,待蒜薹入库后,再根据市场价格变动情况,以库为单位,由蒜农代表、库老板、村组干部“三方会谈”确定结算价,

记者忍不住追问:为啥搞“价格协商”?冯屯镇党委书记韩刚告诉记者:冯屯镇3万亩大蒜,全是产薹为主的白蒜,蒜薹自然保鲜只有三五天,一旦卖不了就是干柴禾。由于上市集中,每到收获期总要上演价格“过山车”,像今年最高每斤2.7元,最低每斤1.2元,市场上足有20多个价格,没有“价格协商”,蒜商蒜农就会“两头怕”——蒜农怕卖不了、卖贱了,蒜商怕买不到、买贵了。

“价格协商”咋协商?韩刚介绍,蒜农代表由“海选”产生,每名代表背后至少有二三十户蒜农;协商时依据苍山、金乡等20个县市近期的蒜薹价格进行加权平均,经集中“侃价”、表决确定。今年,32家恒温库每斤2.0元和2.1元不等的结算价就是这么定的。

“价格协商”让价格随行就市,但有个“铁规矩”却17年不变:遇到贱年,不管跌到什么程度,凡签合同的蒜农一律享受“保护价”,保证一亩蒜至少有二亩麦的赚头。

布袋梁村的“铁杆蒜农”许荣山从1998年就开始种植“合同蒜”。全国蒜薹最贱的2007年,有的地方一斤蒜薹四五分钱,老许家17亩蒜薹是按1元/斤“保护价”卖的;2012年,“算你狠”带来高价,他种的38亩蒜,每斤蒜薹卖到3.1元,比当年1.4元的“保护价”高出1.7元;去年秋天,签的“保护价”是每斤蒜薹2元钱,今年结算2.06元/斤。统算起来,一亩蒜蒜薹加蒜头挣多少呢?3000元左右!

韩刚告诉记者,“合同蒜”让蒜商蒜农找到利益共赢点:蒜商有了稳定的货源,蒜农有了稳定的收益。靠着“合同蒜”,该镇大蒜种植、收储一体化模式已运行17年。今年3万亩大蒜所产的3900万斤蒜薹全部进入镇内的恒温库,从5月29日起,8000多万元的蒜薹款已陆续“流进”蒜农的腰包。

银行蒜商咋联手?

有难同担,“贷动”链条

在冯屯镇,农村信用社主任孙新岩“救市”的故事很出名。

原来,2012年镇里有12家恒温库“赔惨了”:“那年蒜薹出库成本每斤3块多,市场价却仅有一块五毛钱。有赔100万元的,有赔200万元的,最多的一家损失300多万元。连跳楼的心都有!”

但孙新岩没有急着带人上门逼账,而是一个个约谈、分析原因、商量对策,主动帮他们把即将到期的2000万元贷款延期一年。5个月后新蒜薹上市,又帮他们追加了1000万元贷款,用于支持蒜薹收购。2013年,这12家恒温库顺利“翻身”,最终还上了3000万元贷款的本息。

为什么“救市”?孙新岩告诉记者:“救市,也是救我们自己。恒温库贷款是用来收蒜薹的,蒜农拿到蒜薹款来年才能继续种蒜;如果不贷款,恒温库就不能兑现“合同”,蒜农就不会继续种蒜,蒜产业就完了,恒温库这个‘大客户群\’自然就不存在了。”

除了非常举措,冯屯镇农村信用社用于蒜薹的日常贷款同样不少。据悉,今年,该信用社就贷出1.3亿元蒜薹款,占全社总贷款的70%。

如此份额,会不会有风险?孙新岩介绍,该镇10年前就配合“合同蒜”建起“大联保体”,由全镇32家恒温库组成,每家授信200万元—500万元不等;每户成员按其授信额度3%—5%出资,组成“风险保证基金”,开设专户,用于担保;贷款时,实行“一户贷款,其他户联保”。今年“绿丰源恒温库”的150万元贷款就是梁保泉借助“大联保体”贷出来的,加上有400多万元的“风险保证基金”,风险自然小很多。

利率也是蒜商们普遍关心的。梁保泉说:“农信社给俺的贷款月息只有6‰,比一些银行少了4厘多,光利息一年能节省7万多元。”

调查发现,蒜薹贷款利率大多在4.25‰的基准利率基础上上浮30%—50%,由于农信社一年期以上定期存款比重大,存贷差小,农信社基本属于微利经营。

农信社与恒温库联营,破解了蒜农的销售难,稳定了蒜商的原料供应,也让信贷风险降至最低。17年间,冯屯信用社放出的蒜薹贷款死账坏账几近于零。

“共生效应”咋放大?

政府助力,保根护本

冯屯镇恒温库多,是因为有种蒜的;农村信用社贷款多,是因为恒温库收蒜薹。运行17年的“合同蒜”,让该镇形成一条独特的共生链条:“蒜农——恒温库——信用社”。其中,蒜农的蒜薹是这条链的纽带。蒜薹的多寡,直接影响恒温库的货源采购,决定农信社的信贷投向。假如没有种蒜的,“挨饿”的恒温库只有转产或关门,信用社与恒温库的“蒜联盟”也不复存在。归根到底,这条链条的“命门”攥在最弱势的蒜农手里。

过去农民粮食收益比较低,种蒜哪怕只好一点点,也会种蒜。但现在农民“边打工、边种粮”,一个月工资两三千块,种粮靠机械,粮食不减产,自然不愿种蒜。冯屯镇周边曾有过两三千亩大蒜,这几年都消失了。

种蒜投入大、费时费工也是农民不愿种蒜的原因。冯屯镇大蒜协会会长马新生告诉记者:“大蒜的投入比较大,1亩地蒜种是700多斤,按去年每斤1.45元的价格,就是1015元,再加上薄膜、化肥,一亩地的成本少说也有1500元。大蒜还比较‘费事\’,种的时候要一瓣一瓣地种,出苗后要一棵一棵从薄膜里往外抠,采薹期很短、就二三天,一人一天只能采2分地,一亩地雇工的成本又是500元。统算起来,一亩地总成本达到2000元。种蒜代价大,收益不稳谁敢种?”

更可怕的是从“蒜你狠”到“蒜你贱”的“暴涨暴跌”。冯屯镇虽然用“保护价+价格协商”帮蒜农避免了价格“过山车”,但既买又卖的恒温库在出库时遇到的市场风险却无法避免。2012年,冯屯镇12家恒温库“赔惨了!”就是明证。不是农信社“救市”,恒温库就得关门,来年蒜农种蒜财路也就断了。这也是蒜农最担心的!

保护蒜农,冯屯镇不遗余力。去年秋季,蒜种紧张,镇里随即抽调30名机关干部四下江苏射阳购进200万斤蒜种,不仅让800余户蒜农种上蒜,还节省40万元成本。今年,这些蒜蒜薹最高产量达到1800斤,比往年增产300多斤。

“价格协商”更是对蒜农的照顾。该镇连续17年在蒜薹收获时节,派出“价格信息员”分赴苍山、金乡等大蒜产地,负责大蒜供求、市场行情等信息的搜集,提供精准的“价格导航”。今年,镇里32家恒温库的“价格协商”前,信息员们就提供了20多个县市近期的蒜薹价格。

该镇还多次组织农信社与恒温库的“银企对接”,今年梁保泉150万元贷款就是镇里“撮合”的,月息6‰的利率也是镇里帮他谈下来的。

政府助力,保根护本,“银企农”共生效应逐渐放大。目前,大蒜面积保持稳定,恒温库经营向好,农信社回款无忧,“三国演义”正在良性循环中实现共生共荣。

新闻推荐

千余池塘复活又见鱼欢蛙跳

记者王兆锋通讯员郑兆雷报道本报茌平讯“没想到,去广东打工才半年,臭了10多年的池塘竟然鱼欢蛙跳了!”8月4日,返乡探亲的茌平县贾寨镇前寨村民贾国河站在距自己家仅15米远的池塘...

茌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茌平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