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室里多了个“大家伙”娃娃不再冷得打哆嗦
昭觉县普诗乡玄生坝村幼教点教室里,安装着新采购的取暖炉。
12月7日上午,在昭觉县普诗乡玄生坝幼教点教室里,孩子们正在老师的带领下大声朗读着。教室中间“站”着个金属“大家伙”,正是因为有了它,教室里才格外温暖,孩子们也不再抄着手或戴着手套了。
昭觉县“一村一幼”幼教点“暖冬计划”的实施让该县师生们今冬在教室上课感受到“如春温暖”。
“孩子们平时就穿得比较单薄,上课时,手总是揣在衣兜里,身体不停地打着哆嗦。冬季取暖一直是个大问题,也是很多家长关心的事。这次州委、州政府领导的关怀既温暖了幼童,更是温暖了高寒山区广大彝民的心。”该县谷曲乡瓦洛村幼教点教师卢建琼告诉记者。
11月2日,州委书记林书成在昭觉县视察“一村一幼”工作推进情况时,了解到昭觉的冬季漫长而寒冷,教室无供暖设施。而新招收的幼儿普遍只有三至五岁,年幼的孩子们难挡寒冷。
为了不让学生和教师在冬季挨冻上课,林书成书记随即安排州农业局、能源办、教科局和昭觉县教科局等相关部门负责人奔赴甘肃省考察北方农村学校冬季取暖项目。
经试用试验成功后,昭觉县结合自身实际,立即启动实施“一村一幼”幼教点“暖冬计划”,及时拨付取暖专款资金,采购幼教点所需取暖炉、无烟煤、热水壶等物资。
截至12月7日,该县2015年开学的120个幼教点冬季取暖炉已经全部投入使用,效果良好。取暖炉可为教室增温6至9摄氏度(与教室空间大小相适应),解决了6000余名幼儿的冬季取暖问题。
为确保学生温暖安全过冬,该县指定专人负责取暖安全工作,对师生加强取暖安全教育,注意取暖设施安装、使用过程中的安全,定期检查供暖设施运行情况,有效防范、坚决杜绝因管理不到位造成的取暖安全事故。
本报记者 吉俄阿西 摄影报道
新闻推荐
“山鹰组合”,中国第一支少数民族原创音乐组合。1993年2月成立,成员是凉山的三个彝族青年吉克曲布、瓦其依合和沙玛拉且(原成员为奥吉阿格)。1994年“山鹰组合”凭借第一盒国语专辑《走出大凉山》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