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山建州年综述扶贫篇本报记者徐登林王云一步越千年年
——凉山建州60年综述·扶贫篇
□本报记者 徐登林 王云
一步越千年。1952年,凉山彝族自治州前身——凉山彝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成立。凉山从奴隶社会直接进入社会主义社会。
综合扶贫助跑。1986年,凉山州先后有11个县成为国家、省、州的重点扶贫对象。全方位扶贫走过26年。
26年实现撑杆跳。全州贫困群众收入划线从200元提升至1500元,消除贫困人口数量超过100万。
创新扶贫机制:统筹型+捆绑式
“感谢政府不但补助了2万元钱,而且给贴息贷款,不然,我们一家现在还住在石板房里。”9月6日,昭觉县城北乡谷都村村民孙子羊铁告诉记者,他正在筹备办彝家乐,“住进了新房子更要过上好日子。”
凉山是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也是全国贫困面最大、贫困程度最深、扶贫攻坚难度最大的特困地区之一。从1986年起,凉山与全国同步,发起了消除贫困的攻坚战。
结合边远民族聚居地区集中连片、极度贫困的特点,历届凉山州委、州政府坚持把加快扶贫开发作为重中之重,把带领群众脱贫致富作为头等大事,创新扶贫机制,大力实施“统筹型+捆绑式”扶贫开发。坚持把新增财力的80%用于改善和保障民生,将每年新增一般转移支付和民族地区转移支付中的50%、资源有偿出让收益的50%用于扶贫开发。
仅2001年到2010年,国家、省、州、县(市)累计投入扶贫资金40.9亿元,其中:中央和省财政扶贫资金6.8亿元、信贷扶贫资金18.4亿元、以工代赈资金3.8亿元、两项资金6.3亿元、省民族发展资金0.6亿元、州本级财政扶贫资金3亿元、县市财政资金2亿元。
凉山州坚持把争取社会各界支持作为扶贫攻坚的重要推手,着力构建全社会共同关心支持扶贫工作的联动格局。
近年来,在中纪委、监察部工作组的引领下,中央、国家、省级机关及国有大型企业积极参与凉山定点帮扶工作。从2001年到2010年底,共投入资金和物资1.9亿元,引进资金6.19亿元。
(下转07版)
新闻推荐
如果米市水库建成的话,喜德县‘8·31’特大洪灾造成的损失会大大减少。”10月8日到11日,在记者近一周的采访中,许多关心米市水库建设的人都这样说。8月31日,强降雨袭击喜德,孙水河水位陡涨,洪灾席卷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