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小康进程中不让一户一人掉队落伍 四川省供销社对口帮扶凉山彝族自治州越西县脱贫攻坚纪实
[摘要]四川省供销社对口帮扶凉山彝族自治州越西县脱贫攻坚纪实
□本报记者 陈勇 李国华 罗斌 文/图
5月的越西大地,秧苗吐绿,野花烂漫,如梦如幻。
在这片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热土上,越西儿女在四川省供销合作社等省级单位的帮扶下,从县、乡到村,建立了一套指挥系统,挂出作战图,排出时间表,瞄准贫困村,盯紧贫困户,精准施策、精准发力、精准脱贫,打响了一场脱贫攻坚的大战役。
在尔赛乡“脱贫攻坚指挥部”办公室内,来自四川省供销系统的几名“第一书记”每天早晨都要对照墙上的目标任务等列出工作计划,然后再到各自派驻的村,开展脱贫攻坚帮扶工作。
越嶲因越过嶲水设郡县而得名。汉武帝元鼎6年(公元前111年)设置越嶲郡。晋太康八年(287年),具有“北孔南张”之说、“主文运,司科举”的文昌帝君张亚子诞生于境内金马山(今中所镇芦林村),是文昌文化的发源地。古为南方丝绸之路“零关古道”要塞,1935年红一方面军佯攻部队经过越嶲县城,1959年经国务院批准撤销普雄县并入越嶲后更名为越西县,是一个以彝族为主体,彝、汉、藏、回、苗、布依等十多个民族杂居的山区农业县,并在2011年进入国家乌蒙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实施县。
“全县对贫困人口重新进行了核算,并将脱贫村和人数分解到了每一年,到2018年将实现全部贫困村‘摘帽\’,贫困人口‘清零\’,然后再用两年时间巩固提升,如期实现脱贫目标,绝不拖全省的后腿。”越西县委组织部副部长苏小红说。
从县、乡的脱贫攻坚指挥部到村部设置的脱贫攻坚指挥室,一条线瞄准贫困村和贫困人口这个中心,制定出严格的帮扶措施和脱贫目标,改大水漫灌为精准滴灌,让一家一家的贫困户实现脱贫致富梦。
眼前的越西,处处生机勃发,马、羊欢快地在草坡上撒野,幸福的歌儿飘荡在彝乡大地,美好的画卷在我们面前徐徐展开……
精准识别
走村入户建档立卡
知己知彼,百战百胜。精准脱贫首要的就是精准识别出帮扶的贫困对象,这也成为了基础。
来自四川云龙大厦公司的“第一书记”陈刚感受颇深,从派驻到越西县尔赛乡格依村的第一天开始,每天他都要花费一整天的时间,走上几十里的山路,进村入户,整整花费了近两个月时间,将村里的每一户贫困户准确地找了出来,并为他们建档立卡。
这是所有工作的第一步,也是全面向贫困宣战的首要任务。
按照“一高一低一无”的标准,越西县采取“村委会自愿申请、乡人民政府初审后第一次公示、县人民政府审查后第二次公示、州扶贫两资办审核汇总、省扶贫移民局复审、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审定公告”的工作流程,识别出贫困村。同时,采用“结合实际,逐级下达,分解到乡镇、村”的方法,由农户申请、确定初选对象、村民代表大会民主评议贫困户、村委会和驻村工作队核实签字后第一次公示、乡人民政府审核后第二次公示、县人民政府审定、州扶贫两资办审核汇总、省扶贫移民局备案的程序识别贫困户,整个识别过程驻村工作队、乡镇一把手、纪检干部、扶贫专干、村民评议小组全程参与并签字,层层把关,精准识别出扶贫对象,并及时完成“六有”信息录入,建档立卡。
随意在越西的任何一家贫困户都可以看到,帮扶卡已经挂在了门上显眼的位置,内容包括制定的脱贫时间、帮扶措施,以及责任干部等,将任务进行分解,措施更具针对性,自我加压,也表明了全县脱贫攻坚的坚定信心和决心。
为了激励“第一书记”驻村帮扶的信心,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越西县对“第一书记”建立了激励保障措施,并为每一位“第一书记”进行了意外保险,政治成长上也予以倾斜,每年公选干部给予20%的比例,提拔也要求有基层工作经历等。
同时,越西县还给予了每个贫困村10万元的贫困周转资金,以能人带户、带产业,或者以贫困户入股形式,参与每年分红,达到长续发展。对每个贫困户、贫困人口建立健康档案,对于外出返乡创业人员,从税收等政策上予以优惠。
“接下来,我们将实施‘支部带富\’工程,依托‘第一书记\’,以支部带专合组织、支部带电商带农户等形式,走精准脱贫之路。”越西县委组织部副部长苏小红说,这些“第一书记”实实在在扎根基层、扎根农村,发挥各方面优势,将真心、真情用在老百姓身上,帮助老百姓提升致富技能,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
战鼓擂擂震天碧,齐心协力奔小康。一场脱贫攻坚的战役在这片彝乡大地打响。
精准施策
着力基层基础发力
“他们村子里有草坡,适合发展养殖业,可以养羊、牛等。”为了帮扶尔赛乡洪洛村发展养殖专合社,来自四川省农资集团的驻村“第一书记”胡鸿瀚已经无数次走在这条通往村子的道路,一般一个来回至少要走上三个小时,最远的村民家就要花上一天时间了。
把贫困村作为主战场、把贫困群众作为核心对象,越西县积极承接政策资源,集中力量打好政策“组合拳”,把政策支持有效转化为加快越西脱贫攻坚的“真金白银”,切实发挥政策在脱贫攻坚工作中的强大牵引和带动作用。
聚集“两大重点”,着力基层基础发力。越西县认真落实国家支持三州政策、四川省支持彝区17条特殊政策等重大政策,分行业、产业落实责任明确、任务具体的工作措施,制定并深入实施“八个一批”脱贫攻坚行动和12个专项扶贫方案,在凉山州“1+X”生态产业和“五字经”的引领下,因地制宜编制出全县“1+X”产业发展规划和“果、薯、蔬、草、药、花、鱼”产业发展规划,提升和巩固脱贫致富的基层基础条件。
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旅则旅,推动富民产业进村到户,在精准施策的路上,帮助群众找对路子、鼓起“钱袋子”、过上好日子。
越西县扭住“精准”二字,实打实解决问题,全力通过“八个一批”扶贫攻坚计划的实施,挖穷根、补短板,啃下“硬骨头”、打赢攻坚战,确保在全面小康进程中不丢一村、不漏一户、不落一人。
交通先行,破除瓶颈制约。加强协调和对接,促进成昆铁路扩能工程(越西段)零障碍、无阻工推进,加快建设“双线双站”铁路网络,构建“一环线三主干”公路网络,通乡通畅率达到100%,通村通达率达到100%。
住房保障,确保住有所居。通过移民搬迁、地灾避让搬迁、彝家新寨建设等项目,统筹推进“五新同步”“五大行动”,全力建设好业兴、家富、人和、村美新彝寨,到2020年,完成现有农村危房改造任务,全县80%的行政村建成幸福美丽新村,80%的村民入住新居。
教育提升,阻断代际传递。加快实施基础教育巩固提升计划,落实民族地区十五年免费教育计划、“一村一幼”等重点工作,促进学前教育加快发展、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普通高中和职业技术教育协同发展。
生态打底,构建良好环境。实施好天然林资源保护、退耕还林还草、生物多样性保护、湿地恢复、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等重大生态工程建设,力争进入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
产业支撑,增加群众收入。大力发展烤烟、核桃、马铃薯、玫瑰花卉、无公害蔬菜、早熟苹果和甜樱桃、油菜、花椒、荞燕麦等特色农业规模化种植和生猪、牛羊、家禽规模化养殖,积极培育农业龙头企业、农林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输出,增加群众收入。
搬迁安置,改善生存环境。结合新型城镇化、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和幸福美丽新村建设,将生活在不适宜人居、基础设施滞后、交通闭塞、地灾隐患严重的贫困人口通过移民搬迁妥善安置。
统筹推进,脱贫特困人员。以低保政策兜底、医疗保障服务为抓手,对接扶贫线和低保线“两线合一”实施办法,完善医疗救助服务。
依法治理,铲除脱贫障碍。严格执纪问责,依法处理违法生育行为,防止贫困人口无序增加、爆发式增长,增强贫困群众脱贫致富见小康的新活力。
移风易俗,树立文明新风。深入实施“七进彝家”行动和“小手牵大手”活动,教育引导贫困群众自觉克服“等靠要”等依赖思想和安于现状等守旧观念,积极投身扶贫开发,以现代文明荡涤陈规陋习,以法治良序促进社会和谐,解决物质贫困和精神贫困相伴问题。
立下军令状,倒逼干部真扶贫、扶真贫。扶贫力量进一步汇聚,扶贫模式不断创新,精力再聚焦、财力再聚焦、合力再聚焦。
越西县锁定贫困村、贫困人口,精准施策,全力帮扶,着力改善贫困对象生产生活条件,提高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增加贫困对象收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创新引领
千树万树梨花开
一间挂有“脱贫攻坚指挥部”牌子的房间内,墙上依次布置了全乡交通图、产业发展目标、脱贫攻坚目标、“第一书记”驻村及领导联系图等“作战图”,并详细列出了脱贫攻坚的时间表,这就是西南商报记者在四川省凉山州越西县尔赛乡政府看到的景象。
在脱贫攻坚的路上,越西县在四川省供销合作社等单位定点帮扶下,按照“一年打基础、两年上台阶、三年见成效、五年大变样”的思路,从县到乡、村建立了一套指挥系统,挂出作战图,排出时间表,逐级压紧压实责任,瞄准贫困村、盯紧贫困户,精准施策、精准发力、精准脱贫,确保在全面小康进程中不让一户一人掉队落伍。
围绕全县扶贫工作大局,越西县整合帮扶力量,进一步深化干部驻村帮扶工作的部署要求,推进帮扶工作“六个一”全覆盖:
定位乡村帮扶需求,整合资源,与贫困村建立帮扶对子,实现了每个贫困村都有1个帮扶单位。深入走访群众,找准致贫原因,制定帮扶工作规划,对上争取产业项目,对下培育自主产业,协调落实涉及烤烟、优质水果、马铃薯、荞麦、核桃、花椒、生猪、草食畜禽等产业发展项目35个。
根据贫困村实际情况,结合县级领导“五个一”工作,统筹协调30名县级领导、75名县直单位负责人联系贫困村,定期到帮扶点调研指导帮扶工作,确保每个贫困村都有1名联系领导。县级领导带头走村入户、蹲点调研,围绕“三张任务清单”,指导制定发展措施,协调项目资金,解决基层实际困难。
综合考虑驻点干部情况、贫困村数量,以“帮扶部门选派干部+乡镇干部(大学生村干部)”的方式,组建208个工作组,确保每个贫困村都有1个驻村帮扶工作组。
严格按照省、州选派“第一书记”工作要求,以优秀年轻干部人才、后备干部为主体,共选派208名“第一书记”到208个贫困村开展驻村帮扶工作,确保每个贫困村都有1名“第一书记”。并针对“第一书记”能力提升,开设“如何打造服务型村党支部”等党课辅导,帮助健全基层党建规章制度,提升服务能力。
全面开展结对帮扶,3484名机关党员干部与乡镇干部采取“一帮多”的形式,结对联系帮扶贫困户12798户,确保每户贫困户都有1名帮扶责任人进行帮扶。
整合农业科技人员力量,因村选派208名农业科技人员负责指导贫困村农业产业发展,延伸拓展了帮扶链条,实现每一个贫困村都有驻村农业科技人员。
同时,在“十三五”期间,越西县力争投入192.7亿元推进基础设施、产业发展、教育与就业等12个专项规划实施;投入5.43亿元加快发展特色农业、新型工业、现代建筑业、旅游文化产业、电子商务业等,推动1.99万名贫困人口脱贫;投入7800万元加快科技创新、支持创业、拓展劳务经济,促进5399名贫困人口脱贫;投入3337万元加快建立更加科学完整的政策保障体系,帮助2.2万名左右的特殊困难群体摆脱贫困;投入2.21亿元加快医疗卫生体系建设,落实各项医疗惠民措施,降低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几率;投入9.31亿元实施28551名贫困人口移民搬迁,并配套产业和基础设施建设;完善自然灾害救助帮扶机制,防止群众因灾致贫;投入1.4亿元完善政法基础设施,持续高压整治毒品违法犯罪行为;严明“一个规定、三个问责办法”,狠刹婚丧嫁娶高额礼金、铺张浪费等不正之风。今年已将1.31万人减贫人口和70个贫困村退出的任务分解落实到相关乡镇和村组,并通过“八个一批”计划确保目标任务的实现。
“用活一批政策、建好一批设施、发展一批产业、搞好一代人教育、帮扶一批人就业创业、搭建一批保障平台”的方法,下狠劲、使狠力,出实招、用实法,全力达到“修路脱贫、栽树脱贫、教育脱贫、移民脱贫、禁毒防艾脱贫、优生优育脱贫、政策兜底脱贫、人力帮扶脱贫”的目的,让贫困村“化蝶起舞”,使贫困人口“华丽转身”。
“相信有了‘第一书记\’实打实的帮扶,有省、县、乡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我们一起努力,就一定能够把日子越过越红火。”越西县尔赛乡党委书记曲木吉古说。
乘着“十三五”的东风,越西县委、县政府将带领越西儿女坚持定力,开足马力,精准发力,深处着力,改革创新,到2020年与全国一道全面实现小康。
新闻推荐
四川首次大范围公布“终生禁驾”名单,235人上榜 凉山州有5人,全是交通肇事逃逸
5月24日,四川省公安厅交警总队公布了今年以来全省终生禁驾名单。这也是四川首次公布终生禁驾名单。据统计,此次全省共裁决处罚终生禁驾235人。其中,饮酒或者醉酒驾驶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构成犯罪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