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西县河坎村脱贫致富有亮点 村民每周上一课干部天天跑断腿
挨家挨户收集村民意见。
朱丽军是省委防范处理邪教办下派到越西县河坎村的“第一书记”,虽然只来了两三个月,但他已经为村里制定了好几个扶贫计划:每周举办一堂培训课,教村民种养殖技术、禁毒防艾知识等;筹措资金帮村民修通入户路;挨家挨户收集村民对村子发展大计的意见……他就像一位“军师”,拟带领村民走出脱贫致富新路子。
文/图 本报记者 李晓超
在越西县南箐乡河坎村,每周都要举办一堂培训课。培训课内容丰富,从农业科学、种植技术,到禁毒防艾、生活卫生,每一项知识都与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深受大家喜爱。12月23日,河坎村活动室里,又传来了讲课声……
改变,从思想开始
寒冬的早上,路边的积雪还未融化,9点,河坎村的村民们准时抵达村委活动室,今天又到了每周一课的培训时间。
活动室里,河坎村“第一书记”朱丽军忙着组织大家坐好,并为识字的村民发纸和笔,便于记录课堂内容。
“目前村里共有贫困户48户199人,在之前的摸底工作中,我们发现了不少问题。比如,有的贫困户思想观念转不过来,不懂得用科技来增收;有的村民对环境卫生和生活卫生没有概念,影响健康;还有小朋友的学习环境不好,基础设备有待增加……”一口气,朱丽军说出一连串发现的“病症”。
要改变,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但朱丽军下了很大的决心,每周一课正是他策划开展起来的。作为省委防范处理邪教办下派到越西县河坎村的“第一书记”,虽然只来了两三个月,但他抱着“思想扶贫和产业扶贫齐步走”的目标,制定了好几个扶贫计划。
此前,省委防范处理邪教办为河坎村修好了900多米的村组道,为村民出行带来了便利。在走访中,朱丽军发现,部分村民的入户路还是不方便,他心里盘算着,要筹措资金,彻底解决掉这个问题。
“改变观念很重要,我希望通过我们的每周一课,鼓励贫困户,不等不靠不要,积极主动加入到脱贫致富的队伍中来。我会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动用身边一切资源,来帮助他们,为他们加油助威。”朱丽军说。
扶贫,要精确到户
在全县要求各乡镇积极开展“1+X”经果林产业发展计划时,朱丽军和村支书莫色克的每天冒着严寒走家串户,了解基本情况,并以核桃种植为主,鼓励贫困户勤劳致富。
“不管种什么,只要能为老百姓带来经济效益就好,我们会不定期邀请农牧专家来为他们传授经验,同时积极为他们找好销售渠道,也就是为老百姓解决种植方面的后顾之忧。”“当然,找到最适合河坎村发展的产业也很关键。”河坎村支书莫色克的和朱丽军你一言我一语地说到。
在走访中,朱丽军听说有的村民想发展畜牧业,于是他又开始多方了解,哪一户村民的条件适合搞养殖?养马、养羊还是养鸡、养鸭?怎么养?有没有风险?能不能赚钱?一系列问题需要慢慢梳理,朱丽军和莫色克的又重头挨家挨户收集意见,了解情况后再制定可行的计划。
“村民有信心是好事,我们的工作干起来就更加有动力了。”朱丽军说。
如果把***看做是一场攻坚战,“第一书记”就如军师,要制定完善可行的计划,为实现***画好路线图。为此,朱丽军积极备战,为明年完成数千亩核桃种植大计做好准备工作。
不仅如此,明年,朱丽军还将竭力筹款,完成河坎村1、2、3组近5000米的入户路和1500多米的防洪堤坝建设。
“在省委防范处理邪教办的大力支持下,我们还将为河坎小学建一个多媒体教室,并赠送几台电脑,希望为孩子们的学习带来方便。”朱丽军说。
新闻推荐
越西二中校长:越西是一座有着悠久历史的文化古城,文昌帝君在这里诞生,南方丝绸之路从这里穿过,有着丰厚的文化底蕴。在这人杰地灵的沃土上,历经四十余年的积淀与酝酿,成熟而又年轻的越西县第二中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