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技术破老难题 盐源核桃发展中的科技力量
近年来,盐源县加快核桃产业发展,多渠道筹集资金,通过退耕还林工程、中央财政造林补贴、森林植被恢复费异地造林、现代林业产业、“1+X”生态林业产业、山清水秀工程等项目,前后投资3.4亿元,扶持和引导广大农户发展核桃种植。
据悉,2018年盐源县核桃种植面积已达120万亩,品种以“盐源早”为主,挂果面积44.56万亩,实现鲜坚果产量8841万斤。其中沿江片区12个乡镇统计种植面积72万亩,挂果34.04万亩,产量5221万斤,平坝片区和二半山区19个乡镇种植面积44.86万亩,挂果10.52万亩,产量3619万斤。
发展总在曲折中不断前进,盐源核桃产业发展亦是如此。过去,由于核桃的自然分布大多在山区,品种混杂、良莠不齐,加之管理粗放,缺少科技支撑,其经济效益未能凸显;林农自行嫁接改造成活率低,品种不良,产量低下,效益不好。
为了提升盐源核桃品质,提高经济效益,盐源县林业和草原局(原林业局)与县核桃产业化技术协会不断探索试验。当时,时任盐源县马鹿乡乡长的胡聪林在林业局的支持下带领十几个懂农业的“土专家”,刻苦钻研,在进行良种选育的同时,发明了专利技术“核桃高位嫁接方法”(又叫“鸭舌嫁接法”)。该项技术突破了传统的嫁接方法在砧高和直径上的上限,使可嫁接范围扩展到砧高15厘米以内、直径达40厘米的广阔领域,且平均成活率达75%以上。该项技术创新性地解决了低质低产核桃大树皮厚嫁接难的技术瓶颈,目前仍居国内同类研究领先水平。
“采用‘鸭舌嫁接法’改良的核桃树,具有树势恢复快、树冠成形早、立体利用空间大、头年嫁接次年结果、产量高、无大小年现象、品质好、经济效益成倍增长和低投入长受益等特点,深受核桃产区林农的普遍欢迎。”7月21日,盐源圆满举办首届核桃节后,盐源县委常委、统战部部长陈永祥谈起盐源首创的“鸭舌嫁接法”更是满满信心。“目前,该技术已应用在省内凉山全境、雅安、成都、乐山、甘孜、攀枝花、泸州及云南省丽江等地,共推广90余万亩,其中凉山78万亩(盐源县50万亩),推动核桃产区广大群众年均增收达27亿元。这技术不仅可以用于核桃嫁接,用于苹果、花椒等其它经果林也是可以的。”
“‘鸭舌嫁接法’是一项核桃高位换种新技术,2008年获得国家专利认证,是2011年中央财政林业科技推广示范资金项目《低质低产核桃高接换种改良示范》的技术依托成果,已在生产上得到大面积推广应用。”农技员出身,现为盐源县核桃产业化技术协会顾问的胡聪林说起“鸭舌嫁接法”如数家珍,对穗条的剪取和处理、嫁接方法、嫁接后的管理、最适嫁接期、优势特点、推广应用效果等轻车熟路。
如今,盐源县核桃产业进入了高速发展时期,依托“鸭舌嫁接法”走出了一条“依托科技创新、搞好技术培训,着力推动核桃产业大发展”的新路,且涌现出了一批以树河大水田村和核桃坪村、藤桥乡大坪子村、平川镇土公铺和糯米沟村等为代表的核桃大村,一大批以刘德珍、严付燕、许胜家、喻仁忠、吴远发等为代表的核桃产业增收示范户(年收入30多万元),全县核桃收入超五万元的农户达2000多户,60%的种植户核桃销售年收入上万元,形成了人人种、家家有的特色农业产业,成为全县,特别是坝区周边、树河、右所、瓜别、盐塘、左所山区农民增收的主要产业。
据悉,目前盐源县“省级优质核桃标准化示范区”、树河镇大水田村“国家级核桃示范基地”已创建成功,荣获“四川核桃之乡”的称号。
本报记者卢苗苗
新闻推荐
盐源县烟草“放管服”改革试点工作成效显著 州烟草局调研组五大建议助推持续健康稳定发展
8月6日至7日,州烟草专卖局(公司)负责人一行到盐源调研当前“两烟”工作,盐源县相关领导陪同调研。调研组一行实地调...
盐源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盐源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