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惠民“新高地”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
123万人口的攀枝花拥有6家三级医院、9家二级医院,每千人执业(助理)医师数、每千人注册护士数、每千人床位数均居全省前列,多个学科技术水平在全省处于先进,这为攀枝花市创建“中国阳光康养产业发展示范区”和在全省高水平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有力支撑。
从建市之初的“缺医少药”,到现在的全省领先,攀枝花医疗不仅惠及市民,更向周边辐射。
4月5日,攀枝花康复医院内,来自遂宁的唐宇文在医护人员的指导下,借助康复器材慢慢地练习走路。“没想到我这辈子还能再次站起来!很庆幸来到攀枝花接受康复训练。”唐宇文说。
2017年2月,46岁的唐宇文突发脑溢血导致偏瘫,在遂宁市中心医院紧急治疗度过了危险期。由于遂宁天气寒冷,和家人商量后,唐宇文坐着轮椅来到攀枝花。因无法接受偏瘫的现实,他心情十分低落。对此,院方为唐宇文开展了心理辅导。在传统康复和现代康复相结合的治疗下,唐宇文创造了“奇迹”:慢慢的,他说话利索了,还能站起来缓步前行……
如今,正进行康复治疗的唐宇文开朗了许多,还打算在攀枝花买房定居。
“现在,越来越多的外地人冬季来攀枝花康养。”攀枝花康复医院副院长韩俊松介绍,医院依托攀枝花的气候条件和优质的医疗资源,从去年7月运行至今已接收康复康养人员1000人左右,其中200多人来自成都、南充、绵阳、会理、华坪等地。据市卫生计生委相关负责人介绍,2016年,攀枝花市社会办医总诊疗量、床位数均较上年明显增加,美年大健康、慈铭体检、天音妇女儿童医院等一批大型健康体检连锁机构和专科医院落户攀枝花市,区域医疗中心、区域精神卫生中心、区域职业病防治中心基本建成,在辖区群众健康需求得到有效满足的同时,还覆盖了华坪、会理、盐源、永仁等周边县城500余万人,市外住院患者占比达到40%以上。
攀枝花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也让市民在家门口享受到了高效便利的医养服务。
4月6日,年近七旬的攀钢退休职工刘女士到东区枣子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体检。该中心正在开展“9073”医养融合服务,
(下转第二版)
(上接第一版)辖区60岁以上的老人花20元钱就能享受到基本医疗、健康管理等服务,还有大医院提供的远程会诊服务,通过签约还可获得家庭医生门诊、预约专家门诊、家庭病床等服务。“小病不出社区,大病不出攀,在这里生活很幸福!”小区居民对社区提供的医疗服务很满意。
东区枣子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是攀枝花市市级医养服务试点机构之一。其采取的模式是通过加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大医院在专家多点执业、绿色转诊通道、检测检验、远程医疗、双向转诊等服务领域的深度合作,以医带养、以医促养,探索社区医养融合发展途径,实现医疗资源下沉。2016年,攀枝花被国家卫生计生委、国家民政部列为了全国医养结合试点城市,医疗水平达到区域领先。
近年来,攀枝花市大力推进“康养+医疗”产业,让不少来攀过冬的“候鸟”老人,既暖了身,又暖了心。
4月5日,普达阳光国际康养度假区十方养生会馆内,吴家昌、李素范夫妇正在通过中医体质辨识健康管理系统免费体检。夫妇二人均年过七旬,刚从东北吉林老家过来。“我知道她的心思,其实她是舍不得攀枝花。”吴家昌打趣老伴,两人于1976年从吉林来到攀枝花,参加三线建设。退休后,两人回过老家,但还是对攀枝花恋恋不舍。
“攀枝花的独特气候,有利于老年疾病治疗和康复。”攀枝花都喜公主普达养生度假村总经理侯昌伟介绍,游客体检一旦出现健康问题,将通过绿色通道及时送往签约的三甲医院。近年来,攀枝花市积极探索大医院与旅游区协作模式,建立绿色通道,有效提升旅游度假区医疗服务水平,越来越多的游客被度假区优质的医疗服务所吸引,流连忘返。
新闻推荐
“没有产业支撑,仅靠资金的扶持难以让贫困村、贫困群众真正实现脱贫。”近年来,在脱贫攻坚工作中,盐源县把核桃、苹果、花椒等“1+X”生态产业作为***的主要抓手全面实施,让脱贫攻坚与特色产业...
盐源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盐源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