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2016年,我的个性书单 民族与地方志样本大凉山的前世今生

凉山城市新报 2016-12-30 00:00 大字

[俄]顾彼得著,和铹宇译,四川文艺出版社年8月第1版曾昭抡著,(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年月第1版庄学本 著,(编辑)中华书局年7月第1版林耀华著,(北京)商务印书馆年5月第1版

《彝人首领》

横断山东缘的大凉山,在外人眼中既是难以进入的禁地,亦是充满吸引力的神秘之地。至少,对于顾彼得来说就是如此。

他年生于莫斯科一个贵族家庭。年布尔什维克革命期间,与母亲一起离开俄国,历经艰难流落到了上海,并在中国定居下来。年9月,从上海绕道香港、海防、昆明、重庆,来到当时的西康省首府打箭炉(今康定)。

也是在这一年,顾彼得加入中国工业合作社,实现了他游历中国西部的梦想。一个偶然的机遇,他走进大凉山中的甘洛,认识了“彝人首领”慕理土司岭光电。

此时的岭光电,身兼“彝务大队长”和慕理土司的双重身份。正因为身份的特殊性,他才在自己的领地内成功地进行了一系列改革:设立医院、开办教育、提倡新风、禁食鸦片、限制酗酒、鼓励农耕,并曾亲自把现代教科书翻译成彝文,率先致力于对年轻彝人的现代教育和培养。顾彼得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书中洋溢着他的太多称赞。

《大凉山夷区考察记》

这一趟历时天、行程上千公里的远行,对于曾昭抡来说,算得上是兴趣盎然的旅行。尽管行程相当艰苦,他仍感慨“半考察、半探险式的旅行”收获良多。

此时的曾昭抡,系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化学系教授。“乘暑假之便,组织川康科学考察团,经康省步行入川,作实地考察”。他正是“川康科学考察团”团长。

他们于年7月2日由昆明步行出发,渡过金沙江经会理抵达西昌。在西昌停留了日。8月4日,考察团自西昌出发深入大凉山腹地。他们雇请当地彝族人带路,顶风冒雨,攀上大凉山绝顶黄茅埂,在牧羊人的临时羊圈里过夜,半夜大雨倾盆,衣被皆湿,只好起来围着火塘坐了一夜。自黄茅埂下山后抵雷波县,然后取道屏山到宜宾。

远方的田野景色,给人以精神的愉悦,增添了前行的脚力。考察团沿途结合所学专业,对大凉山地区的地理、矿产、民族、文化等多方面状况作了详细的考察。尤其是对沿途矿产资源进行的普查,对交通情况的记录,成为后来西南地区重要的钢铁工业基地攀枝花矿区开采时的重要资料。

一路采撷的成果,便是曾昭抡撰写的《滇康道上》和《大凉山夷区考察记》两本专著,后者年4月由重庆求真社初版,详细地记载了考察过程。“其观察角度之多样,记述内容之广泛,细节描写之真实,思考问题之深刻,堪称曾昭抡旅行记中的精品。它既是中国现代有关大凉山地区的地理学、民族学、历史学、社会学著述,也是描述准确、文笔生动的游记作品”,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文学价值。

《庄学本全集》

我至今记得年的春天,第一次读到庄学本有关凉山摄影作品时,被半个多世纪前的图像深深震撼。那年的第2期《中国摄影》杂志,刊登了以《庄学本:一位被淡忘的摄影大师》为题的策划,摄影理论家李媚评价庄学本是“中国摄影史上一位具有文化自觉的摄影家”。显然,极为珍贵的是,庄学本的照片展示了那个年代少数民族的精神面貌,为中国少数民族史,留下了一份可信度高的视觉档案与调查报告。

年至年,庄学本被国民政府护送班禅回藏专使行署聘为摄影师,随专使行署由南京到西安,经兰州、西宁、果洛到玉树。同时受中央研究院和中山文化教育馆委托,进行少数民族体质测量、收集少数民族文物标本。上海沦陷,回程受阻。庄学本在成都投笔从戎,受聘任西康省筹备委员会参议(后改称顾问),兼任西康省通志馆筹备委员,长年在民族地区考察。这一走,直到年抗战胜利,庄学本才得以还家。

庄学本的大凉山之行,可以确切知道是年月5日至年3月日;那以后直到7月日,他还去了今天属于凉山州的盐源县、木里县,以及分属盐源县和云南省宁蒗县的泸沽湖。

《凉山彝家的巨变》

年夏天,当社会学家和民族学家林耀华,率燕京大学边区考察团进入凉山时,他见到的是山脉连绵、峰岭重叠、交通不便的区域,估算有万彝族,由恩札、阿着、阿洛、阿素、阿侯、素噶等家支把控,汉人踪迹罕至之地。这一年,林耀华岁,刚从美国哈佛大学获博士学位回国两年,血气方刚,踌躇满志。

当时,林耀华的职位是燕京大学社会系教授兼主任。抗日战争的枪炮声,打破了校园的宁静,学校被迫迁至大后方成都复校。林耀华亦得机会走进川、康、滇三省交界的大小凉山地区,进行彝族的社会调查研究工作。山高水长,路途迢迢,考察团轻装简从,6个人,天考察时间。随后在一年教学期间内写就《凉山夷家》一书,年由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

凉山彝族社会的现实图景,经由林耀华的考察,以家族为叙事主线,讲述了凉山彝族的地理环境、社会组织和内部关系,特别是彝族亲属制度、政治经济、语言宗教等文化特点,是当时最为详尽的实地考察报告,也被誉为“研究中国少数民族的代表作”。

我得到的这本书值得纪念。青年学者萧亮中年夏到凉山做田野调查,随身带着书,听说我一直遍求不得,大方割爱相赠。遗憾的是,萧亮中年初因极度劳累而逝,年仅岁。今年,我是第三遍阅读此书,一本心仪的书。

新闻推荐

盐源设立寄宿制中小学食堂饭菜质量监督体系钟美兰本报

盐源设立寄宿制中小学食堂饭菜质量监督体系□钟美兰本报记者李清波5月3日,受盐源县梅雨中学学校后勤办公室的邀请,梅雨镇场镇村民郭朝清来到学校食堂“尝食”打分。学校邀请学生及家长到学校食堂“...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