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大水田,处处有惊喜
文/图 本报记者罗淙田宏
张敏敏曾成绪曹衍美
廖家湾,大水田村里的一个小地名。
半山腰上,一栋三层楼房掩映在核桃林中。林下,不时传来鸡犬之声,飘来醇厚酒香。
家中,58岁的胡朝先很忙。这位树河中学退休老师在回到熟悉的家乡后,手中的粉笔换成了农具,耳中朗朗读书声变成了山林的合奏曲。
没有改变的,是胡朝先对更加幸福生活的追求。
酿酒产生的酒糟用来养猪,牲畜产生的肥料给核桃树施肥,在树下散养生态鸡,胡朝先和他的家人们把家庭生产循环成了一条小而精的产业链。
在大水田村,处处可见如胡朝先一样奔走在幸福路上的人们。这是一组群像,这是一股合力,这是大水田村焕发出的勃勃生机。
村庄里的木楞子
中午,村里人邀请我们去一户农家吃饭。菜是平平常常的农家菜,不平常的是,这里竟然有一栋三个房间的摩梭木楞子。
49岁的严富华并不是摩梭人,仿造摩梭家园建设修木楞子的原因是要发展乡村旅游。“目标,是建成度假村。”严富华的口气很大。
10年前开始想,3年前开始干。看好大水田乡村的发展前景,也为了心中的梦想,买地、修水塘,严富华已经投入了300多万元。这笔钱,让他把以前做生意、包工程、种核桃积攒的家当几乎全部投了进去,甚至还借了一大笔钱。
“家里不愿意哦。”严富华摸着鼻子,眼眶有些发红,“我这算是摸着石头过河。但我相信,有需求就会有市场。”
严富华所说的需求,指的是周边富裕起来的农户,更是对大水田村发展前景的肯定。
“我带你去看一个宝贝。”跟着严富华来到一道水渠边,一株粗大的黄桷树苍劲葱郁。
“我这里还有一些好东西,只不过现在还不能说。”严富华略带狡黠。也许,严富华深藏的“好东西”,就是希望和梦想。
找不到人的贫困户
几个月前到大水田采访,张茂林不在家,他到云南参加核桃培训班了。
再到大水田,张茂林还是不在家,他随着村里的队伍到木里县去搞核桃嫁接了。
张茂林是村里的建卡贫困户,现在却是一个“脚不沾地”的大忙人。通过村组帮助,富裕户、亲戚垫资,张茂林栽种了20多亩核桃苗。今年卖苗的钱加上打工挣的钱,他不仅能还上欠款,还能一举摘掉贫困的帽子。
“他家合格的苗不愁卖。村里下订单,协会、合作社统一销售,一点后顾之忧也没有。”村主任罗其云的一句话让人暖到了心里。因为,这种帮扶模式不只是让张茂林受益,更是覆盖了村里其他贫困户。
(上接A02版)
从2007年开始,陈良富第一次到县内右所从事核桃嫁接工作。近十年里,他几乎年年外出,足迹遍布重庆、成都、南充等地。“出去一趟,咋个也要挣个1、2万元钱。”陈良富板着手指,把从2007年到2016年自己参与的嫁接工程理了一遍。数字大得吓人,竟然有600多万株。
2015年12月,陈良富担任了新成立的盐源县一亩田核桃青椒种植专业合作社社长。尽管刚刚成立,但由于“盐源早”的优良品质、大水田人的优秀技术,嫁接季节,每天要收到一二十个邀请电话。“莫办法,只有有选择地去。”陈良富看似平静地说。
从县内做起,大水田村的核桃嫁接队伍已经走到了云南丽江、贵州怀仁。他们带去的不仅仅是技术、是品牌,更是富裕的种子。
数据显示,大水田村有“果穗两用”采穗基地1000亩,新建专业采穗苗圃300亩,年产穗条300余万芽,产值150余万;有“盐源早”核桃苗圃200亩,年产嫁接苗90万株,产值720万元;以核桃嫁接为主的劳务技术输出收入600多万元。
目前,大水田村已经形成了核桃苗木良种育苗和对外推广和核桃鲜干果销售、加工、储藏等功能体系,并具备技术交流、科技培训、对外培训、对外宣传、物流等功能。大水田核桃商标的成功注册,核桃有机食品认证、四川省森林食品基地认证的成功获得,国家级核桃示范基地建设稳步推进,为该村核桃产业做大做强奠定了坚实基础。
产业链条的延伸,带来的是丰厚的回报。2015年,大水田村核桃产业总收入约2430万元,核桃产业已成为富民增收的主导产业,同时带动了县内县外核桃产业的发展。
从富裕到幸福
2010年修建的村支部活动室,因为场地小、较偏僻等原因,尽管还在如常使用,但已经明显不能满足发展的需要。村民们没有大的活动场所、村级幼儿园只能办在租来的民居里。这段时间,大田村村两委班子为这几件事发起了愁。
新农村建设,不能只是让村民们的腰包“鼓”起来,也必须让村民们的文化生活“富”起来。
于是,经村民代表讨论决定,大水田村协调出10亩空地,用于修建村级文化广场、村级幼儿园和村“两委”办公场所,以充分发挥村级基层组织在扶贫攻坚中的堡垒作用,引导村民致富。
3月22日,长150米、高2米至2.5米的堡坎建设完工,规划的蓝图显露出现实中的雏形。
“修堡坎的钱,是村里的大三职干部垫资出的。但有了基础,再申请项目资金,这个工程一定会在2018年完成。”村支书周平林的话刚落,村主任罗其云、给出了修建的时间表:2016年建广场、幼儿园,最后才建村“两委”办公场所。
在大水田村,这种为了村民从富裕走向幸福的建设还有许多。
当前,这个村正抓住“小农水”重点县建设契机,继续完善配水供水设施,因地制宜建蓄水池,节约资源,力争实现肥水一体化全覆盖。这件事完成后,不仅节约水源,也能让村民从田间地头“解放”出来,生活将更加惬意。
更让村民们感到兴奋的是,6月30日,涉及该村1、2、4队的2.9公里通村水泥路将完工,示范园区水泥路4.6公里建设任务也将稳步推进。同时,该村还将积极争取后续待建项目,并同步推进党建、教育、卫生、社会治安等各项事业,为产业发展,富民强村提供坚实保障。
路要修好了,也激发了村民们修好房的热情。当下,住在山上的大水田村村民中,已经有十余户开始建设新房。到2018年,这个村的农户将全部住上实用美观、功能齐备的新房。
到那时,应该是这样一个情景:青山绿水间,交通四通八达,产业风生水起,一栋栋小楼民居亮丽惹眼;活动广场上,老人们跳起舞蹈、小孩童追逐嬉戏……这将是一幅生动和谐的美丽乡村生态文明画卷。
从当下到未来
“有热水河旅游为依托,有盐米路建设为机遇,再加上不断完善的基础条件,大水田村发展乡村旅游业大有可为。”树河镇党委书记黎佳瑜对镇上的这个“产业明星”充满了期待。
在大水田实地采访,黎书记的话得到了印证。村里,也在思考相同的命题。
大田村有这样一个想法:鼓励村民积极改善人居环境,因地制宜实行统规自建,打造幸福美丽新村,依托县委政府大力发展雅砻江沿江光热资源旅游区的机遇,依靠热水河旅游资源、镇内野生食品资源丰富以及村里核桃产业优势资源,全面深入推进农村田园观光旅游。
然而,发展观光旅游必须得有景。在核桃树光秃秃的季节,如何还能吸引游客到访?
“我们准备在核桃林下种植油菜。”罗其云说,“这不仅是发展林下经济,增加村民收入的一种手段。同时,在9至来年2月核桃落叶时期,刚好是油菜种植季节。这样一来,满山遍野的绿就不会溜了,景也就有了。”
在大水田对未来的规划中,还不止发展乡村旅游这一点。村里还准备针对核桃长大后间隔较大,林下空地较多的实际,根据每户的核桃长势,地理位置,家庭劳动力等因素,因地制宜,充分合理地为村民规划林下养鸡、种草养畜等,让村民在有限的土地上获得更多的利益。同时,着力品牌建设,拓展市场,扩大营销渠道。积极引进核桃加工厂商,同时依托政府大力发展电商的契机,鼓励种植户和返乡大学生发展电商产业,使核桃产品有更多的渠道销售出去。
规划引领发展,发展见证未来。离开大水田村时,雨停歇了,山上的雪也融化了,春天的气息扑面而来。
新闻推荐
人物:李家顺一家盐源县大堰沟村李家顺是大堰沟村第二批开始种植苹果的,当时他家栽种了7亩地的苹果树,拥有了自己的果园,经过24年的不断学习钻研和政府的大力支持,如今,他的苹果种植面积已经达到了100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