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补齐扶贫开发“短板” 超常举措打赢扶贫攻坚战

凉山城市新报 2016-02-01 16:52 大字

漂亮的木邦营村村委会和锅庄广场。 黄草镇格朗河村的孩子们走进“一村一幼”。

近年来,盐源县委政府始终把加快扶贫攻坚作为最大的政治责任和民生工程,大力实施综合扶贫开发,着力实施***,全县贫困地区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持续改善,贫困群众自我发展能力显著提升。将平川镇青天铺村作为***试点村进行打造,通过试点建设,实现青天铺村贫困户如期脱贫,为开展好全县***提供决策依据。

文/本报记者 刘三樱

图/盐源县委宣传部提供

长期以来,贫穷一直困扰着盐源的各族人民。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既是全县各族干部群众的强烈愿望,也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与此同时,盐源县委政府深刻认识到打赢扶贫攻坚战没有“特效药”,需要“综合施策”;补齐扶贫开发“短板”,要采取超常举措。

帮扶政策如何实施下去,群众怎样脱贫,民生如何改善,部门个人如何帮扶……一个个问题都需要县委政府思考解决,办实办好。

落实扶贫政策 出台帮扶方案

近年来,县委政府始终把加快扶贫攻坚作为最大的政治责任和民生工程,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州扶贫工作决策部署,大力实施综合扶贫开发,着力实施***,全县贫困地区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持续改善,贫困群众自我发展能力显著提升。

为有效开展扶贫工作,该县成立了扶贫开发工作领导小组,书记县长牵头抓总,构建了强有力的组织领导体系、责任体系,编制了《盐源县农村扶贫开发规划(2011年-2020年)》《乌蒙片区(盐源县)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实施规划(2011-2015年)》,制定了《盐源县干部驻村帮扶工作方案》,按年度制定和完善了彝家新寨、产业发展、基础设施等具体实施方案。建立完善了县级领导联系乡镇村、机关单位结对村组、干部职工帮扶贫困户的工作机制,125个部门、4637名干部职工与11992户贫困户成功“结对”,向全县贫困村下派驻点干部117名,选派116名优秀年轻干部到贫困村任职第一书记,全县结对帮扶实现全覆盖。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盐源还建立了扶贫开发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组建由分管扶贫副县长为总召集人,县政府办、县民宗扶贫移民局、县总工会等35个县级部门组成的扶贫开发工作联席会议工作机构,强化统筹协调,贯彻落实国家、省、州关于扶贫开发工作的各项政策措施,研究解决全县扶贫开发工作中的重点问题,加强对扶贫开发工作的监督管理和考核。

找准帮扶项目 践行综合施策

“以精贫扶贫为重点,着力实施‘五大扶贫工程\’,持续保障和改善民生。”

底数不清,工作起来犹如大海捞针。为摸清贫困群众底数,盐源深入了开展“第五轮民情大调查暨***大调研”,摸清***底数,编制完成县、乡扶贫开发规划和村、户精准帮扶规划,为***、精准脱贫工程提供条件。将平川镇青天铺村作为***试点村,加快80户农户民居改造,大力发展绿色肉羊、生态花椒、生态核桃等特色产业,探索***新经验新模式。

“2010年以来整体推进98个以彝家新寨为重点的新农村建设,8165户40825人住上了好房子、过上了好日子。”盐源着力推进新村扶贫工程,坚持群众主体、避免“等靠要”,坚持捆绑投入、避免单打一,坚持产业支撑、避免“空壳村”,实现建房、增收、移风、易俗“四轮驱动”。如今,木邦营村被评为“四川省文明村”,大堰沟村被评为“四川省省级园林新村”。

扶贫先扶智,着力推进惠及千家万户的“普惠工程”。从2007年起,率先实施“农民、城镇普通居民、国企下岗职工”贫困家庭子女高中学费免除和高考重奖等助学政策,累计投入3355万元资助、奖励贫困学生38918人次,连续多年高考硬上省本科线人数稳居全州第二、第三位。从2009年起,率先实施县财政补贴“新农合”参保农民保险金政策,累计投入1528万元补贴农民保险金,全县参合率达99.82%,居全州第二。

着力推进“四大”特色民生工程。2011年起,大力实施“山青水秀”生态工程,已完成植树造林27763亩,巩固退耕还林9.4万亩,投放生态鱼苗348万尾,全县森林覆盖率达61.66%。2010年起,率先实施“边远高寒山区发展”工程,创新设立每年1200万元边远高寒山区发展资金,累计投入4658万元实施379个高寒山区惠民项目。2013年起,全面实施“雅砻江沿江经济发展”工程,创新设立每年1200万元沿江经济发展资金,推进全域盐源可持续发展。2014年起,全面实施“高原苹果、生态核桃产业化发展”工程,分别设立每年1000万元高原苹果、生态核桃产业化发展资金,有力推进特色惠民产业发展。

积极开展现代文明普及工程。盐源制定了《盐源县高价婚姻专项整治实施方案》,深入开展“高价婚姻”等专项整治,成立彝俗会、红白喜事会等民间组织,引导群众树立新观念。去年,统一建设20个村(社区)“两委”活动室、农家书屋等为一体的村民活动中心,成为“讲文明、改陋习、尚科学、树新风”的活动主阵地。

“毒品、艾滋病是影响扶贫攻坚的两大‘毒瘤\’。‘毒瘤\’不摘,小康无望”。为此,盐源创新设立了1000万元禁毒专项资金,推进”盐源在行动”禁毒防艾人民战争,坚决肃清毒品艾滋病危害。

总结经验成果 宣传入人心

盐源县委政府将平川镇青天铺村作为***试点村进行打造,成立了青天铺村帮扶责任小组,全面指导扶贫工作的开展。结合平川镇青天铺村的实际,大力发展产业,做好产业支撑,助农增收。将青天铺村符合条件的贫困户全部纳入农村低保、五保范围。采取全面调查的方式对青天铺村进行贫困监测,对贫困户逐户开展经济发展情况开展调查统计,做到每户贫困户对应一张统计表,全面、准确反映贫困户基本情况,为***精准脱贫提供科学数据依据。

另外,全县各部门、行业密切配合,把项目规划重点放在贫困村、贫困户,对青天铺村提供住房、道路建设资金1000余万元,公共服务设施及村内基础设施建设220万元,着力开展“***”。同时,还选好配强乡镇扶贫专干,抓好村级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进一步强化驻村帮扶工作力量,确保有1个帮扶单位、1支驻村工作队、1名“第一书记”,每个贫困户都有1个帮扶责任人。通过试点建设,实现青天铺村贫困户如期脱贫,为开展好全县***提供决策依据。

“摆脱贫困,首先要摆脱意识和思路上的贫困,头脑中的贫困。”头脑中的贫困可以通过广泛宣传来得以提高,为此盐源通过成立宣讲团、印发宣传资料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解放思想,教育引导贫困群众改变发展观念、生活观念、生产观念,革除陈规陋习,发扬主人翁精神,树立自力更生,发展产业,脱贫致富的思想意识,杜绝“等、靠、要”思想,投工投劳,积极投入到脱贫致富工作中来。

通过县委政府的广泛宣传和动员,试点村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积极性高涨,大家充分发挥主人翁精神,积极筹资,纷纷主动投工投劳。在试点改造过程中,有来自多个乡镇的外乡亲戚参与到试点村的改造工程建设中,加快了建设进度,有力推进了试点改造工作。

盐源扶贫攻坚任重道远,消除贫困,需要采取超常举措,综合施策。

新闻推荐

凉山州一季度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实现“开门红”

本报记者钟玉成摄近日,记者从凉山政府门户网站上获悉,今年一季度,凉山州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全年指导计划数的28.6%,实现了“开门红”目标任务,财政经济运行态势稳中向好。今年以来,各县市深入贯...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