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天津日报社张俊兰爱心公益工作室来西昌助学 张阿姨,谢谢你12年爱心相伴

凉山城市新报 2015-11-02 17:40 大字

张俊兰精心挑选捐赠学生的课外书。

本报讯 “海伦凯勒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非常励志,《甘地自传》这本也很好,这个可以送给中学生……”10月21日下午,天津日报社张俊兰爱心公益工作室的工作人员一抵达西昌,就从飞机场马不停蹄地赶到月城广场附近的新华书店,精心挑选要捐给学生的课外读本,为第二天到凉山民族师范校开展助学活动做好准备。

张俊兰从1984年起在天津日报社任编辑、记者,同时兼任张俊兰爱心公益工作室负责人。1997年她来凉山采访时,目睹大山里的贫困,誓愿尽此一生为凉山脱贫而努力。从那时至今,她19次走进凉山从事助学扶贫,受社会各界委托兴建了3所希望小学;与海外慈善家合作在4所院校设立了奖助学金,受到持续资助的贫困生数千名。

张俊兰爱心公益室走进凉山民族师范校助学已有12年之久。此次,除了到凉山民族师范校以外,张俊兰及爱心公益工作室的其他工作人员一行还来到西昌多所学校及会理实验中学发放助学金、开展讲学和赠送学习用具,了解和关心受助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情况。

10月22日上午,张俊兰在凉山民族师范校会议室通过图片、视频的展示和故事的讲述,为受助学生举行了讲座。她用真实的事例激励孩子们,告诉他们很多受助于张俊兰爱心公益工作室的贫困学生已考上大学,找到工作甚至,硕士、博士毕业的都有。她认为,民师校学生毕业以后当老师的机会比较大,这就要求学生们不仅有扎实的基础知识,而且还需要有正确的理念,学会做人立德,以后为人师表、传道授业。

听了讲座的学生们受益匪浅,在互动环节大家纷纷举手发言,表达对张俊兰爱心公益工作室的感激。苏峡是来自盐源县一个单亲家庭的贫困生,当初是因为张俊兰爱心公益工作室的帮助才能读民师校。苏峡说:“如果没有那次张阿姨资助的800块钱,我就读不了民师校。我家三兄妹都在读书,家里仅靠母亲一人务农维持生活。我毕业以后准备考老师,然后供两位妹妹读书,回报张阿姨的爱心。”

民师校的老师也对张俊兰充满了感激:“张女士一直以来都很支持我们学校,为我们的困难学生捐资助学,从民师校的前身‘冕宁师范\’开始助学到今天,我们学校老师和学生都非常感谢她!”

本报记者 拉克子黑 摄影报道

新闻推荐

陈先富一家是村里的致富明星 子承父业有钱带着大家一起赚

人物:陈先富一家陈先富家由贫转富的变化始于核桃种植。经过不断的摸索,2015年,通过种植核桃、育苗和收购穗条、代购鲜核桃等,陈先富家年收入达60余万元。在陈先富家的带动下,现在大水田村育苗的村民占...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