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城一味,匠心独具 盐源美食寻踪
三月的泸沽湖各萨古村落早已是春意盎然。 盐源米粉
□文/本报记者 李晓超 图/曹衍美
从古到今,摩梭人这个农耕民族精心使用着脚下的每一寸土地,获取食物的方法非凡智慧,无处不在。在植被富饶的山野田间,摩梭人照样有本事找得到制作美食的食材。这对于勤劳的摩梭人来说,是大自然对他们的馈赠。
盐源县位于四川省西南部,距离西昌仅152公里,幅员面积8398平方公里,历史上曾以“南方丝绸之路”而兴盛,而今又以盐铁之利、山川之胜和泸沽湖摩梭人婚俗而四方闻名,有神秘“女儿国”之称,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建制历史。
盐源的常住民族多达15种。有一千双手,就有一千种味道,千百年来,人们的饮食习惯相互影响,相互融合,这里的人们并不追求过于精致的生活,他们始终执着地坚持着自己的饮食哲学。
美食生活,离不开的手工米粉
从过去到现在,盐源人家厨艺的传授仍然遵循口耳相传、心领神会的传统方式。家族的秘密、师徒的心诀,美味的每一个瞬间,无不用心创造,代代传承。在盐源县的太安中路,有一家粉店已有30多年的历史,粉店用男主人的名字命名,直到现在仍然是客似云来,人满为患。
这家粉店只做手工粗粉,从泡米、磨浆、晾晒再到和面、揉团、水煮、压榨,所有工序都靠手工完成。37岁的余明蓉正是这家粉店的第二代传人。
1980年代的太安中路,人们称之为阴阳街,是最为繁华的中心地段,老百姓在这里完成着各种贸易往来。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整条街只有一边能晒到太阳,而另一边,终日处于阴凉。余明蓉家以其父亲命名的“文明”粉店,是这条街唯一一家粉店。
粉店的来源,大抵是父辈们糊口的营生,然而,传承下来的手工技艺却变得珍贵。原材料的选择从一而终,只选本地优质大米。盐源县雨热同季、日照充足的气候特点,种植出来的大米饱满弹牙,韧性适中,是制作手工粗粉的最佳选择。凌晨四点起来开始制作粗粉,几十年来如一日,水和米的量得拿捏有度,加入的淀粉更是经验。就连煮粉的时间和水的温度,也有严格的要求。
也有慕名而来的学艺者。“从贵州来的小伙子来学做米粉,干了一段时间后学成归去,没想到,回到贵州做出来的米粉,味道却大相经庭。”余明蓉说。不同的米,做出来的粉,味道会有差异,加上水质的不同,味道就更加有变。这就是为什么盐源县至今,也只有余明蓉一家人在卖手工粗粉。
盐源人吃粉,有着少见的挑剔和讲究。肥肠,是粗粉的最佳配搭,高汤炖出来的肥肠,软糯香滑,加上少许榨菜,米香、肉香、菜香,改变形态的几种香气扑鼻而来,顿时胃口大开。
上午是余明蓉最忙碌的时候,她只负责招呼客人,却总是停不下来。这时,一位胖大姐走进店来对余明蓉说:“昨天拿回的粉味道有些不正,脆生生的,比平常略差些。”你看,盐源人就是这样,再大的事情也可以不去计较,但对于粉的味道,却要求严苛。
在余明蓉家里吃粉长大的人不计其数,童年里发生的重大事件,都抵不过一碗粉的记忆来得深刻。人们怀着对食物的理解,在不断的尝试中寻求着转化的灵感。
在距离余明蓉家不远的小巷里,刘先寿经营着一家小型米粉加工厂,每天生产出500-600斤米粉,当天就能售罄。
米粉销量的多少,由本地人的饮食习惯决定。盐源人的生活离不开粉,就像老外离不开面包和牛奶,早饭和午饭都可以用手工粗粉代替,红白喜丧上的酒席也需要大量的米粉。刘先寿的米粉,多数就是销售到各大酒店和各乡镇的。
刘先寿最早制作米粉,也是学做手工粉,但手工粉的产量太低,工序繁琐,要想在产量上有所提高,就得改变。这间小小的米粉加工厂满足了刘先寿一家人的经济需求,每月还有一笔可观的结余。偶尔,刘先寿也会回想起十七八岁时在米粉作坊打杂的日子,那也是第一次,他懂得了什么叫传承。
食物的传承,是在最平凡的生活里,就像余明蓉,接过了父辈们的手艺,每天在烟火中,用最饱满的激情,去完成每一天的使命。“还是要继续把手艺传下去,这是盐源的味道。”(下转A11版)
新闻推荐
重温入党誓词。本报记者丁有为摄为烈士默哀。特约记者周国洪摄敬献鲜花。李结义摄又是一年清明时节,凉山州各地墓园再次迎来祭扫高峰。学校师生、武警官兵、公安干警等社会各界人士,纷纷开展多种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