裕隆家庭农场探索农业新模式,金秋迎来收获季 一水三用、一田多收 稻、鱼、鸭还能“互证清白”

西昌都市报 2019-10-16 07:34 大字

一水三用、一田多收

稻、鱼、鸭还能“互证清白”

文/图本报记者洪冬玲

金秋十月,走进安宁河流域的田野里,金黄的稻田、飘香的果园、跳动的鱼儿以及忙碌在田间地头的身影,构成了一幅壮美的秋季丰收图。

10月12日,西昌市裕隆乡星宿村9组,碧春家庭农场的稻、鱼、鸭共生农业收获现场会正在进行。王旭一边驱赶稻田里的鸭子,一边向来参加现场会的西昌市农机推广站技术指导员们说道:“种植一季稻、放养一批鱼、饲养一群鸭,稻子收获时,也正是鸭肥鱼鲜之时。”

稻、鱼、鸭共生的农业发展模式

王旭是这家家庭农场的法人代表,作为2个孩子的父亲,让孩子吃得健康是他投身农业的初衷。在他的农场里,不仅栽种有有机蔬菜,还搞起了洋葱机械化种植实验。今年,在父亲的建议下,王旭的农场开始探索稻、鱼、鸭共生的农业发展模式。

稻、鱼、鸭共生农业发展模式,即在插秧时节,将鱼苗放于秧田间,等禾苗返青时,再把幼鸭放入稻田中。稻田为鱼和鸭的生长提供了丰富的饵料,鱼和鸭在觅食的过程中,为稻田清除了虫害和杂草,排出的粪便还是上好的有机肥。同时,鱼和鸭的游动还对稻田土壤起到了改良作用,使得水稻长势喜人。

今年5月,王旭从承包的农田中,拿出5亩来做尝试,在插入秧苗的同时,投放了800尾鱼苗和近百只鸭子。为了更好地控制鱼群,他还在稻田旁边开辟了一个面积约2亩的鱼塘。鱼塘和稻田之间有3个通道,方便鱼群穿梭于两者之间。

经过5个月的生长,金灿灿的稻谷在阳光下翻着波浪此起彼伏,肥美的鱼儿在水里自由地游动,成群的鸭子在稻田里嬉闹……实现了“一水三用、一田多收”的目标。

“稻田里面养出来的鱼和鸭肉质鲜美,很多人都慕名前来购买。”王旭笑着介绍,稻、鱼、鸭共生的模式生态环保,农产品之间还可“互证清白”——稻田里有鱼和鸭的存在,就不用担心稻谷化学农药超标问题,因为喷洒化学农药时稍有不慎,便会造成鱼、鸭和有益微生物种群死亡和共生系统崩溃。

解决农业生态危机的有效方法

据西昌市农机站农业生产技术指导员朱晓慧介绍,共生农业是一种新型的复合耕作体系,这种模式对西昌人来说并不陌生,此前就有稻田鸭、稻田鱼的共生模式,包括西乡乡葡萄园里养鸡的模式,也是共生农业的一种。其本质是在同一空间内,实现动物、植物、微生物三者之间一种和谐的生态平衡关系,是可持续循环型零排放的低碳生产模式,也是解决农业生态危机的有效方法之一。

朱晓慧说,以往的共生农业大多只有两样物种共生,像碧春家庭农场这样三者共生的模式并不多见。不过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必将有越来越多的农场转型为类似的模式,实现单亩农田经济效益的最优化。

新闻推荐

逛一逛 漫步湿地悠然赏菊

天高云淡,游人漫步湿地,悠然赏菊。都说秋天是等风的季节,等风把秋叶吹黄,把湖水吹得清凉,把一颗颗热爱大自然的心吹得...

西昌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西昌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