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宁河西岸一方红色的热土

西昌都市报 2019-10-15 07:30 大字

佑君镇举行传统文化活动。本报记者 李春 摄

佑君镇

首批大凉山优秀旅游特色小镇

在西昌安宁河西岸,曾经有个叫“河西”的地方,后改名为佑君镇。为何改名?因为这是一方热土,因为这里曾经有一位名叫丁佑君的19岁女孩在这里奉献过青春、抛洒过热血。

沿着丁佑君烈士的足迹,这里的人民一步步走向幸福美好的明天。

走进省级环境优美乡镇佑君镇,街道车水马龙,新的标准化农贸市场干净整洁、物品丰富,整个集镇从早到晚均是人来车往,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走过街道,向西便来到了可谓是佑君镇的文化中心。这里历史悠久的香城书院古朴典雅,四合院内那苍松翠柏、鲜花斗艳,充满了生机与活力。香城书院前身为义学馆,建于清乾隆35年,占地面积31321平方米,建筑面积442平方米,土坯墙木架结构。通道两侧有清乾隆四十六年,道光十年,咸丰三年,同治十七年,光绪二十年的碑刻6道,香城书院现已纳入西昌市旅游景点规划。循着朗朗读书声,书院的对面就是佑君小学和河西中学,学校背后不远处,隐约可看到一座碉堡,碉堡下面就是丁佑君被土匪残害的地方。走过全新打造的休闲文化广场,“丁佑君烈士陵园”就坐落于集镇西边的尽头。

近年来,西昌市委、市政府及相关部门先后三次筹资,对丁佑君烈士陵园进行充实和整修。整修后的烈士陵园除新建了烈士陈列馆、碑亭、汉白玉烈士塑像外,还建了围墙、大门、道路、接待室等设施。位于烈士陵园西部的陈列馆,陈列着丁佑君生前使用过的衣物、文具书籍及烈士的诗稿、书信、照片等珍贵文物140余件。

在佑君镇街道上,头发花白的林汝平老人激动地告诉记者:“想不到我还能过上今天的幸福生活,党的政策嘛硬是好得很哦,我还要多活几年啰!”他告诉记者,在缺衣少食的年代,他差点饿死了。农村实行承包责任制后,他与家人的生活一天天好了起来。“你看嘛,以前破破烂烂的街子和市场,通过政府的打整,现在变得漂亮了,我每天都要到街上来逛一下呢!”林汝平老人乐呵呵地说。

在宽敞整洁的农贸市场,记者遇到了做菜生意的佑君村村民杨阿姨,她告诉记者,以前摆摊都在外面的街沿上,风吹、日晒、雨淋,现在搬进了新市场,不但环境美了,而且生意也更好做了。杨阿姨说,现在农村种植实行了机械化,农民更清闲了,所以她家去年又在政府引导下还种了紫红苕。“这是一种绿色食品,城头人特别喜欢,我家的紫红薯在地中就卖完了,我们镇的紫薯还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紫气东来’。”杨阿姨说。

本报记者李春

新闻推荐

保障学生“舌尖上”的安全 西昌市开展2019年秋季学校食堂食品安全专项检查

检查各种肉类食材。检查库存。文/图本报记者江滢为有效预防和控制食物中毒等突发事件发生,保障广大...

西昌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西昌,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