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粽子佩香袋忆屈原诵经典 西昌多所学校多种形式欢庆端午节

西昌都市报 2019-06-10 07:56 大字

老师和家长们耐心教学生包粽子。

包粽子佩香袋忆屈原诵经典

本报讯端午节期间,西昌市多所学校开展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端午节”主题活动,以此来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引导教育学生了解传统节日,认同传统节日,喜爱传统节日,过好传统节日。

西乡乡柏枝树小学的“端午节”活动分为经典诵读和包粽子两部分。首先由六年级全班同学为全校师生朗诵了经典篇目《长征颂》、《端午节》,将传统节日的来源和习俗娓娓道来。五年级同学朗诵的《我是中国人》铿锵有力,激情高昂。紧接着一篇《少年中国说》,让全场的气氛达到了高潮。作为一个少年,要有理想,有知识,要有进取心和创造力,把“少年中国”建设得更富有,更强盛。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富则国富,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是中国少年的志向,这是中国未来的梦想。

朗诵结束后就是同学们期待已久的与家长一起包粽子的活动。同学们拿出准备好的糯米、花生、红豆、粽叶、线等材料,由家长们和老师们指导学生按照程序包粽子。拿粽叶、把粽叶做成漏斗、放糯米……虽然形状并不完美,但是家长和学生忙得不亦乐乎,最后用二十分钟进行了比赛。整个活动充斥着欢声笑语,在与家长的互动中,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整个校园被粽香弥漫。

礼州镇中心小学开展了主题为“粽叶飘香,自包米粽,共度端午”包粽子活动。全体同学和老师们在本班级开展此次活动。老师先示范了粽子的包法,再让学生自己动手做。随着一声“开始!”,同学们顿时忙碌起来,一个个大小不一、形态各异的粽子出现在大家面前,活动现场充满了欢声笑语。最后,全班同学现场评出了最具人气粽子奖,班主任老师为获奖同学颁发了奖品。此外,为了普及中华传统节日文化,还设立了端午有奖问答环节,比如端午节是为了纪念我国哪位爱国人士?中国的传统节日有哪些?端午节都有哪些习俗等等。

在兴胜乡花庄村小学,该校全体师生组织了一次别开生面的包粽子活动。首先,大队辅导员何凤英利用多媒体课件详细介绍了端午节有趣的纪念活动。接着同学们分组、分工、协同作战,一部分学生先去洗粽叶,另一部分则准备包粽子用的线、糯米以及各种馅料等,并整齐的摆放在教室内。随后大家围在一起包粽子,何凤英做示范,一边讲解,一边操作。孩子们认真倾听和观看,了解到粽子是用粽叶、把糯米和各种馅包裹而成的,最关键是捆扎粽子,难度很高。遇到不会操作的,就虚心主动请教老师、同学。

你看,孩子们学着老师的样子裹好粽叶,再往粽叶里灌喜欢的馅料,很快一个个小粽子就完成了。经过2个小时的辛勤劳作,学生们亲手包好了100多只粽子。包粽子的过程是开心而充实的,现场欢笑不断,其乐融融。

黄水乡中心小学开展了“寻根溯源,粽叶飘香”端午品粽会。各班老师给学生讲述了端午节的由来和端午节的一些习俗活动,随后邀请会包粽子的家长和同学们一起学习包粽子,让同学们亲自动手操作,既体会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更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种传承。包好的粽子由食堂统一加工,大家一起吃香喷喷的粽子,让教室充满快乐端午的节日气氛。活动中,大家还通“唱歌谣”“知识抢答”“忆屈原”“佩香袋”等环节,学习了解端午文化。

西昌多校开展的“端午节”主题活动让校园充满了欢声笑语,对于孩子们来说,他们的收获是巨大的。不仅了解了端午节的风俗,知道了粽子的做法,体验了包粽子的乐趣,还深深感受了端午节的文化内涵,体验了我国传统节日的独特魅力,激发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文/图本报记者杨恒

新闻推荐

帮扶400多个孩子 这位监狱警察成了服刑人员子女的“青爸爸”

刘青松把服刑人员想对孩子说的话录了视频,放给孩子看刘青松走村入户看望孩子小姑娘阿呷紧紧攥着监狱的资助金,即将...

西昌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西昌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