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教育最需要的是“陪伴” 成长之路父亲教育不可缺位

西昌都市报 2019-06-06 10:19 大字

随着教育观念的转变,对于亲子陪伴,尤其是爸爸对孩子的陪伴,越来越受人们关注。爸爸到底能给予孩子多少陪伴?曾有人专门做过调查,调查的对象是3-6岁的幼儿父亲:80%的父亲都认为自己工作忙,没时间照顾孩子。

生活当中,很多父亲为了给孩子更好的生活,天天在外忙事业,把孩子的教育全权交给母亲。殊不知,物质和母爱并不能代替具有特殊地位的父爱。

孩子心声

近日,记者对身边几个四年级以下的小学生,就爸爸每天有多少时间陪伴自己进行了采访,多数孩子表示每天和爸爸在一起的时间很少,有时候甚至不足2小时。

“以前爸爸经常带我去风情园、火把广场玩,但现在这样的欢乐时光很少了,平时很少见到他,只有周末的白天会陪我看会电视。”西昌市二小学生燕燕的爸爸一年前转行到西昌某广告公司做业务员,自此,由于工作原因便很少有空余时间陪她。

今年就读于西昌市九小三年级的学生小果特别黏自己的爸爸,每逢爸爸回家就欢快地向妈妈大吼“爸爸回来啦!”然后扑向爸爸的后背,撒娇一定要爸爸陪着自己玩。小果告诉记者:“爸爸经常在外跑车,有时很晚才回家,有时会到很远的地方去,两三天才回一次家。现在最大的心愿是爸爸能经常接送我上下学,给我辅导作业。”相比妈妈的无微不至的照顾,小果更加珍惜爸爸的陪伴。

同样,家住西昌市宁远桥附近的小学一年级学生段轩很希望在外地做工程的爸爸能够早点回西昌来,这样,自己就有更多的机会见到爸爸,有更多的时间和爸爸相处。

“希望爸爸能早点回家”“希望爸爸少喝酒,少陪别人多陪我”“希望爸爸能像以前一样,带我去邛海抓鱼网虾子”“希望爸爸有时间能带我和妹妹去游泳”……采访中,孩子们向记者道出了各种希望爸爸能常伴身边的愿望。

爸爸回应

迫于无奈为了生活质量忽略了孩子

孩子们如此渴望得到爸爸的陪伴,但是爸爸们却有着各种无奈。随后,记者采访了几名常在外打拼,很少回家陪伴孩子的父亲。

市民方先生是一家装修公司的工程总监,家里有对6岁的双胞胎。而说到对孩子的陪伴,方先生也表示很无奈:“对不起孩子更对不起老婆,由于工作需要经常加班去现场,有时候还需要陪客户吃饭喝酒,大多数时候回家都已近深夜,只能在床边看看熟睡中的孩子,亲亲他们的小脸。”

“没办法,为了孩子吃得好、穿得好,能接受更好的教育,我只能到工资相对较高的沿海地区去发展,让老婆和父母照顾着孩子们。等我挣够了钱会回来与他们一起生活。”今年32岁的小刘是一位外省公司的中层干部,他认为现实生活需要很多的物质基础,自己得多挣钱养家,才能更好地保护家庭,用另一种方式向孩子表达爱。

“女儿从出生到现在4岁半,都是家里的父母亲照看着,每年只有火把节、彝族年才能回去陪她几天。平时在电话里当女儿问我什么时候回来,心里总会有说不出的酸楚。”徐强是一位货车司机,由于文凭低,自己也没有其他什么技能,很难在西昌找到一份能“养家”的工作,所以,只好到成都拉货,虽说每月还是有六七千元的“高工资”,但却不能每天都陪伴在孩子身边,给她最完整的父爱。

专家建议

父爱“归位”孩子的成长需要陪伴

爸爸们由于各种原因,常常在孩子的生活中处于缺席状态,那这会对孩子的健康成长形成影响吗?凉山州心理咨询研究所心理咨询师朱琳表示,在时下大多数爸爸的认知里,认为带孩子是妈妈的事,所以,即便自己有空也很少常伴孩子左右,殊不知,这样的方式对孩子的成长和学习都会带来不利影响。

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父亲扮演着母亲无法替代的角色。也就是说,父爱不可缺少,也同样不可替代。父亲对孩子的成长有着难以估量的影响,直接影响着孩子个性品格的形成。

“对于男孩来说,爸爸往往是力量、权威、智慧的化身,爸爸的行为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孩子的行为特征。”朱琳说,如果生活中缺少爸爸的关心,男孩也会女孩化,胆小、懦弱,没有阳刚之气;而女孩们因缺少父亲陪伴而无法感受到应有的安全感,也会变得胆小怕事、不自信。

同时,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对外界事物的探索范围逐步增大,对人际交往的需求逐渐强烈,这时,孩子更加需要父亲带给他们来自外界社会的新鲜刺激及丰富的社会阅历,以满足他们的好奇心。为此,朱琳认为,孩子只有得到真正的陪伴才能感受到爸爸最真实的爱。本报记者李善鸿

新闻推荐

一辆异地教学违规教练车被西昌运管查获

本报讯5月29日,西昌市公路运输管理所综合整治组执法人员在西昌天王山大道开展“打非治违”巡查时,发现有一辆外县教练...

西昌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西昌市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