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见君子 “水一方文人画研修作品巡展”观后

攀枝花日报 2019-06-08 06:27 大字

□袁晖

6月3日傍晚,来到市文联书画展厅,“字画心印——水一方文人画研修作品巡展(攀枝花站)”布展刚刚完毕。前厅正面以蓝色线装书为底,卷轴在壁,绿植为衬,陈设清简,却有一室清雅和静穆,更兼以一种悠长的气息。

或许,这是记忆。一如布展的本土画家江罗四所感,在这四壁的书画作品中,各个时代的绘画精神皆有呈现。文人画的源头可寻到魏晋,如今,水一方学人仍在“溯洄从之”。确然是这个时代日渐稀少而珍贵的情怀。一

“恭敬传统,涵养文化,秉承宗风,崇尚心印。”水一方的宗旨已然说明了一切。如果说“水一方书屋”是一壶山人先生的个人修炼,由他主持的水一方文人画研修学术团体则是研习中国水墨的同好中人的集体朝圣。一壶山人先生开门课徒,研修有年,如今,水一方学人遍布四川、北京、河北、河南、浙江等地,已有百余人,一批中青年书画才俊脱颖而出,成果丰硕。

从2013年起,水一方走出书斋,陆续在成都诗婢家、乐山市文化馆、德阳市文艺创作中心、西昌市图书馆等地举办学术展览,出版作品集数种,影响一地文风。

如今,水一方文人画研修作品巡展把首站选在攀枝花,在文化交流之外,我想,原因有二。其一,攀枝花不仅有钢铁钒钛,也有工业文化背景下滋生的艺术群体,以李良胜师徒为代表的国画群体,一门风雅,与水一方气息相通。其二,本土书画家江罗四、马奇志、张富强等亦为水一方学人,跟随一壶山人先生学习经年,颇有所得。三人自组“三人行”,诗画酬答,已成佳话。二

近年来,传统文化回归的呼声日高,然不得其门而入,每每被商业利益所用,喧嚣和浮华之后,徒留一地鸡毛。正当攀枝花在城市转型之际,为城市文化人格寻根之时,当我们回望来路,水一方文人画研修作品巡展,有如历史的深情一瞥,让喧嚣止于静穆。

回到最初。那个在《诗经》的源头上唱歌的人,那个在陶土或石头上刻画符号的人,他们并不知道诗歌和书画会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标识,唱与写,只是合乎心,合乎天意。千年之后,化繁为简的文人画回到了源头——天人合一。

在水一方文人画研修作品里,能看到这种传统的接续。

一壶山人先生对学生的训诂“诗言志,字如人,画写心”,也是他自己的艺术追求。“布衣襟抱三杯酒,衲子杖头一片云。”这幅对联正是他的人生写照,那个“踏遍陇头云”的行者,把山水烟霞都写进了他的诗和画里,写进了他的生命里。一幅《云台烟雨》泼墨淋漓,尽得空灵之妙。持杖独行的旅人,留给我们一个遥望的背影。另一幅山水画上,先生题诗“得清闲也且清闲,最是悠人舟上眠。自古渔翁多散逸,心无挂碍即神仙”。摆脱时代与世俗的禁锢,千山之外的小舟,似可往来于天地之间。只要安顿身心,哪里都是自在乾坤。先生的高标之风,蔚然于笔墨之间。

正如评论家谢有顺说,当物质建筑、地面文物被时间剥落,中国人的基本伦理、人生义理还在传承,靠的是什么?是诗文。诗人的诗,不仅为自己作传,也为时代画像。历史为我们留下的是规律、脉络,诗文还历史以肉身。譬如荣获2018年中国好书的《风雅宋》,其实就只做了一件事,从宋画中寻找宋人的生活痕迹,还原一个活色生香的宋朝。

是的,中国画的焦点从来不在于创新,而在于传承。无论时代如何嬗变,有所守,以不变应万变,是为文心。文人画以山水林泉为载体,表达的是画家的人格和内心追求的理想。在那里,空山无人,水流花开。三

在一壶山人先生的诗画里,有大自在。然则先生并未独善其身,才有水一方学人的厚积薄发,气象万千。

特邀诗友王文襄以诗唱和,书法笔走龙蛇;特邀文友伍立扬之山水画冲淡平和、悠远如诗;特邀书友夏应良之书法明见心性,其画有太古之静;特邀画友罗康祥的画作清丽典雅,见之忘俗。

学人廖国民的书法瘦、硬、拙朴,异于世俗的审美趋向,而有淡远之气。其书法对联“寒潭度梅影,冷月照诗魂”,改动了两个字,却洞见一个慈悲的灵魂。姜朝清、黄仁清、郑碧辉、唐笑天等学人的画有仿古之意,却非简单的临摹,而是追思古人笔墨,用手中之笔证悟古人心境。马超的墨兰气韵生动,其笔墨更为现代。表现手法现代的还有彭九鸣,其水墨人物于抽象中见雅趣;张翼的两幅山水也是大写意,其间踯蹰独行的旅人正呼应了一壶山人先生遥望的背影。这是一条孤独的路径,却也不乏后来之人。

值得一提的是本地三位书画家。江罗四从事书画教育多年,将无数热爱书画的孩子引向艺术一途,是为培基。他还专为成人开设“小草学堂”,邀来师兄画友,免费授课,举办画展,开美育之先。此次参展的是他的两幅写生画稿,《月印禅房梦亦清》《感通寺担公塔》,寥寥笔墨,尽得空濛悠远之意,画面浸透了月光,宛如梦境。这是诗人之画。马奇志的《墨梅》构图清简,意境高远。所谓画写心,梅花正是他的自画像。结庐闹市,高蹈自守。张富强的书法见心性,见风骨,正是字如人。

环顾展厅,翰墨生香。古之君子,今之古人,济济一堂。时间流转,时间折叠。这一刻,我们在时间之外,触摸到永恒之意。

6月6日,芒种,水一方文人画研修作品巡展开展。夏日盛大,万物生长。既见君子,云胡不喜。

新闻推荐

李俊调研生态文明示范村创建工作推进情况 总结经验持续发力接力绘就美丽乡村新画卷

李俊带队调研黄联关镇大德村、佑君镇站沟村生态文明示范村建设推进情况。把美好家园奉献给市民群众,把绿水青山留...

西昌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西昌,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