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90后“剩女”沙马五各:想唱“不要怕”给世界听

华西都市报 2019-02-02 03:06 大字

新春走基层 彝族歌手沙马五各。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 梁波 谢凯 胡瑶 徐湘东 肖洋

沙马五各,今年29岁,在凉山州西昌市四合乡吉木德村的村民们眼里,是一位名副其实的“剩女”。被剩下,是因为她要做一个唱歌的追梦人。

小时候,山上砍柴,给玩伴唱;回到家里,给父母唱;进城打工,唱给打工者听。三年前,她首次走进录音棚,录了自己的第一首歌。2018年,她登上了浙江卫视选秀节目,首次有了大舞台经历。有音乐人评价,沙马五各的歌声,能钻进听者的耳朵。

为了唱歌,沙马五各拒绝了七门亲事。她眼神里的倔强,曾让父母落泪。她说,如果不是想唱歌,她如今早已是孩子的妈妈了。

独立

她是大山里的歌者

四合乡吉木德村,距离西昌市中心约2.5公里,是一个典型的彝族聚居乡。90后女孩沙马五各的家,背靠着繁茂的山林,面朝着河流冲刷而成的小平原,春天来时,繁花盛开。

沙马五各是家中老三,她的童年是在山林中度过的,带着弟弟上山砍柴,饿了弄几个土豆烤着吃,累了坐在草丛休息。这时,她最爱做的,是放声高歌,唱给弟弟,唱给一草一木,唱给蓝天白云。

弟弟沙马什呷说,瘦小的沙马五各是个女汉子,上山背柴都是她,回家路上遇到狗,也是姐姐在前驱赶,他躲在背后。正是这种独立的性格,让沙马五各一直坚韧乐观地生活着。

为了生活,17岁的沙马五各进了西昌城打工,在一家烤鱼店里做服务员。夜市繁华客往客来,她除了端菜待客,还得进厨房烤鱼。烟熏火燎中她哼着歌,一起工作的姐妹成了她最忠实的听众。

坚持

终于登上全国舞台

2016年9月,西昌本土音乐人宋伊杰第一次听到沙马五各的歌声,便决定带着她一起创作。那时,26岁的沙马五各才第一次系统学习音乐,第一次走进录音棚。

“我的工作室声音条件好的学生有很多,但五各的声音有穿透力又讨人喜欢。更重要的是,她很认真,很坚持。”宋伊杰说,他也带了几个西昌学生,相比之下沙马五各最勤奋,一首歌唱不好,练上百遍也不会放弃。

仅半年时间,沙马五各唱功突飞猛进。2018年9月,宋伊杰将沙马五各的录音小样发给了浙江卫视音乐选秀节目《梦想的声音3》。沙马五各的歌声征服了节目组。2018年12月29日,沙马五各作为选手登上电视屏幕,一曲《不要怕》空灵动人。此时,她的听众变成了张靓颖、胡彦斌、林俊杰这样的大明星,还有全国网友。

那一夜,吉木德村的父母守着电视机,听着听着,流泪了。

执着

为唱歌成了“剩女”

沙马五各的父母,也和天下父母一样,操心着女儿的婚事。

按照彝家习俗,爷爷从小就给她定下一门娃娃亲。17岁成年,两家人相见时沙马五各就果断拒绝,惹得妈妈满村追着她打。此后的几年间,沙马五各相了五六次亲,都不欢而散。现在,她是家里唯一没结婚的孩子,也是全村知名的“剩女”,连把她当榜样的弟弟沙马什呷,也颇有微词。

“结婚之后,就没办法像现在这样追求音乐了吧。”沙马五各有所思虑。宋伊杰说,沙马五各目前在凉山州内小有名气,出场费可拿到上万元,她现在依然闭门练歌,只是偶尔跑场保证生活所需。她的梦想,是在音乐的道路上走得更远,把那首《不要怕》唱给更多人,唱给全世界。

“你现在已经快30岁了,起步也晚,你害怕吗?”当记者这样问时,沙马五各说,录制《梦想的声音3》候场时,场内的音乐轰轰响起,几百双眼睛在焦灼等待,她紧张得冒汗。当她一抬头看见提示板,便立刻镇定了,上面写着:沙马五各,《不要怕》。

新闻推荐

促进泸山景区长足发展 代表联名建议拆除泸山门禁系统

在凉山州十一届人大四次会议上,西昌代表团代表积极建言献策。本报记者李春摄“泸山山门自从设置门禁系统后,上山游...

西昌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西昌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