荞地乡帮扶团队到巴汝乡“取经” 多个脱贫致富产业项目得点赞

西昌都市报 2018-11-19 09:08 大字

荞地乡学习巴汝因地制宜谋发展和壮大助农增收产业、带领乡亲们致富的经验。

扶贫攻坚工作正深入推进,群众脱贫后如何取得长足发展,并持续致富走上小康路?这是西昌在脱贫攻坚工作中正在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在牦牛山深处的巴汝片区,彝族乡亲通过各级干部的帮扶,通过种植药用和菜用的“菜当归”以及产松籽的华山松等经济作物,找到了增收致富的好项目,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肯定。

11月17日,为了学习巴汝乡集体经济和扶贫产业发展经验,在西昌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罗开莲的关心指导下,荞地乡特地组织“五个一”帮扶团队来到巴汝乡学习“取经”。

种植多种经济作物,让巴汝乡富起来

位于西昌以西,牦牛山深处的西昌市巴汝乡俩谷村,秋后更显清爽宜人。整个山坡一遍翠绿,阵阵清香从田间传来。而这清香就是丰收的“菜当归”的香味。

“确实不简单,这种‘菜当归’投入不多,但是来钱快,一亩地可收入四五千块。值得我们荞地借鉴和学习,接下来我们考虑引种。”荞地乡乡长罗硕文表示。

当了解到俩谷村现种有“菜当归”170亩,已覆盖3个村民小组,并吸纳贫困户26户120人参与种植,与收购公司签订了“菜当归”购销协议,解决了种出来、保障销出去的问题,今年种植的“菜当归”亩产最高已达6000斤,亩收入至少在四五千元时,大家纷纷赞叹。

“华山松的种植,是巴汝乡坚持绿色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的全新探索,是持续推进脱贫攻坚巩固提升,主动融入全市乡村振兴工作大局的有力举措,更是积极践行金山银山就是绿水青山的发展理念的重要体现。从目前情况来看,1亩地能种植华山松110株,每株可产松籽1斤以上,按目前市场价格12元1斤计算,500亩预计产值66万元。进入盛果期后,单株产量可达10斤以上,500亩可实现产值660万元,还有附属物松塔、松枝可深度使用。地下可种植野生块菌或者是中药材等林下经济,又可为群众带来更多的收入。”西昌市发改经信局局长韩琼作为包乡单位负责人,对群众今后致富发展的经济账已是一清二楚。

多考察多学习,荞地乡要找出致富新路子

当大家马不停蹄地来到中伙村四组,看到连绵山丘间,干部群众以退耕还林为契机,开展“百亩生财林”集中连片种植的华山松已成活,再次发出赞叹。

“因地制宜、结合山区实际,发展附加值高的种植和养殖业是关键。我们在市领导和各级帮扶部门的关心下,在扶贫攻坚的道路上,围绕产业发展多想办法,决心为巴汝片区贫困群众找好‘一方找钱地,一片生财林,一条致富路’。”巴汝乡乡长王勇打介绍道。

目前,巴汝乡广大群众在社会各界的支持与帮助下,结合当地独特区域及地理气候条件,在林业生态产业,特别是“果、薯、蔬、草、药”特色农牧产业发展中,加强苗木培育、中草药种植和牲畜养殖,发展壮大专业合作社,带动群众持续增收。

“在绿水青山中为群众谋福利是我们的责任,巴汝乡种植华山松、‘菜当归’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显而易见,我们一定要学习巴汝因地制宜谋发展和壮大助农增收产业、带领乡亲们致富的经验。荞地乡将坚持现有产业和特色产业两手抓两不误,并围绕创新发展特色产业,多考察多学习,引进好的产业项目,邀请专家作好产业技术指导,成立产供销的协会,从而明晰出一条更加符合荞地发展和壮大集体经济的新路子。”荞地乡党委书记罗峰表示。

文/图本报记者李春

新闻推荐

迎难而上 发展顺应新时代要求的教育 走进西昌宁远学校

本报讯2018年是西昌“教育质量提升”年,为全方位提升教育质量,10月12日,西昌市召开教育质量工作推进会,全面分析全市教育...

西昌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西昌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