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爱无声 □王凤琼(西昌)

西昌都市报 2018-06-08 09:57 大字

前不久,看了刘墉写的一本书,书里写道:幼儿园的老师让孩子们画自己心目中的父亲,待老师收上画纸一看,绝大部分孩子们笔下的父亲是没有手的。老师们很疑惑,后来才认识到,原来是孩子们与父亲缺少接触,没有意识到父亲双手的存在。

看到这里,我觉得很有感触。也许是偶然吧,近段时间总读到有关父亲的文章,这不由引发思考。

第一次教《背影》时,因为刚踏上工作岗位,在给学生分析文章时,总觉得作者与编教案的都在无病呻吟,一个“背影”哪有这么多的内涵,只不过是故弄玄虚折磨师生罢了;第二次教《背影》,经历了一些情感的起伏,理解了“背影”的一些深刻内涵;第三次教《背影》时已初为人母,经常为孩子的一举一动而欣喜,这时教“背影”,我不再拘于课本,拘于教参,而从亲情着手,从一个细小的镜头着手,由此展开让学生亲自去把握作者情感的起伏。学生这样去做了,就正如他自己经历了一个感情的旅程。在这样的气氛下,我让学生谈生活小事中透出的真情,任务对象不限,没想到,大多数学生都谈到父亲的爱,而且都能于细微处见真情。我当时很兴奋,这是我以前教这篇文章从未达到的效果。此时,我才深深体会到教师引导的重要性,正是我感同身受,才能引导这种情感为学生体会。为抓住学生灵感的火花,我让学生写下这种情感,我也与学生一起写。

习作交流时,许多作品至今难忘。一个学生写道:我找遍字典,却找不到一个词来形容我的父亲,也许他太伟大了,或许是太平凡了;我的父亲是一个普通的农民……

一个学生的总结语是:父爱是一座山,高大威严;父爱是一汪水,深藏不露;父爱更是一双无形的手,触到我心灵深处。

我也与学生交流了我的文章,那是在刚上大学时,送我到校的父亲第二天就要走了。父亲一再叮嘱我别去送他,但我却担心父亲一早就走,就要半年后才能再见到他。第二天,我早早起床,天未亮,我一路小跑的来到学校招待所,刚到楼下时,听见正要乘坐电梯的父亲喊我的小名,我的心好暖呀,我无比高兴,我赶上了送父亲的时间!

父亲回家了,远在异地的我,时常思恋家中亲人,每次想家,耳畔就会想起那天父亲叫我小名的声音。直至今日,这个声音还是那么清晰亲切。

这样的课,不仅把握了课文,也完成了写作,更重要的是开启了学生善思的头脑。以后的几天,我们又读了许多写父亲的文章,有外国人笔下“从不知道怎样表达爱”父亲,有“为孩子有个安静写作环境而当搓澡工的父亲”,有“从不赞扬我,却时时关注我”的父亲……读这些作品,我告诉同学们,用心体会生活,用爱书写人生。

现在想想,刘墉书中描写的情景,为什么孩子们的心中,父亲是缺少接触的,因为父爱是厚重的,因为成家的男人是沉稳的,他们的爱在心里,他们的爱在不易察觉的关怀里。随着孩子一天天地长大,他们会知道,用心去感受厚重如山的爱,而不去用手触摸,因为父爱无声。

新闻推荐

又逢雨季孩子雨具要选对

五月下旬,西昌进入梅雨季节,开始了断断续续十几天的阴雨天气。阴沉的天气或许会让大人们十分烦恼,但对于孩子们来说,雨天...

西昌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西昌市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