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昌书店风景

西昌都市报 2018-06-08 09:56 大字

岁月悠忽而逝,新华书店依然给予着无数阅读者温暖。

风景

西昌

书店

你的气质里,藏着你曾经读过的书”,于是,我们发现,在我们的周围有那么一群人,就像蚂蚁搬家一样,把一本本书从一个地方搬到另一个地方,然后,在指尖轻触的字里行间,在散发纸墨芬芳的书页中,寻找到精神的家园。沉醉书海,孜孜不倦,书籍滋养了灵魂与气质,他们在西昌这座城市的文化和涵养中成长,同时又反过来促进了它的成长。在与书和城市的千丝万缕联系中,他们默默书写着一个个美好的故事。今天起,“书迷”系列将为你讲述这群爱书之人的故事。从做书、开书店、淘书、贩书人等角度呈现:《书店风景》,寻找并记录处于快餐文化的当下仍致力于推广阅读的书店故事;《一本书的诞生》,追踪一本书的诞生过程,讲述作者如何写出一本精彩的书;《书迷故事》,讲述他们淘书、读书、痴迷于书的故事。——编者按

一座城市,如果没有一家叫人惦念的书店,即使高楼林立、车水马龙,也像“千人一面”的姑娘一样,就算足够漂亮,也缺乏引人入胜的气质;相反,即使是边陲小镇,如果存在一家有情怀的书店,也会吸引爱书之人慕名前往,纷至沓来。

近年来,西昌的图书馆事业飞速发展,一些特色经营的实体书店悄然复苏。西昌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和体育旅游局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目前,西昌市的民营实体书店数量已达到了42家。它们和图书馆、官方书店一道,构筑起这座城市的公共空间和文化新地标,满足着读者的阅读、文化体验和消费需求。

这次,就随我们一起,去逛逛西昌城里那些风格各异的书店吧,看它们在城市里是如何生长的,也许,你会发现,其中的风景比想象的还要美丽。

文/本报记者王亚

图/本报记者钟玉成

爱书之人,极容易顺便爱上一家书店。

一座城市,如果没有一家叫人惦念的书店,即使高楼林立、车水马龙,也像“千人一面”的姑娘一样,就算足够漂亮,也缺乏引人入胜的气质;相反,即使是边陲小镇,如果存在一家有情怀的书店,也会吸引爱书之人慕名前往,纷至沓来。

您喜欢什么样的书店?

是历史悠久,为几代人留下过美好记忆的传统书店;是书籍陈列、灯光布置、书架设计、周边商品等都经过精心雕琢,符合年轻人审美和消费习惯的后现代书吧;是定期会举办一些读书、分享、签售等文化活动的公共空间;还是街边亲切而朴素的独立小店?

近年来,西昌的图书馆事业飞速发展,一些特色经营的实体书店悄然复苏。西昌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和体育旅游局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目前,西昌市的民营实体书店数量已达到了42家。它们和图书馆、官方书店一道,构筑起这座城市的公共空间和文化新地标,满足着读者的阅读、文化体验和消费需求。

这次,就随我们一起,去逛逛西昌城里那些风格各异的书店吧,看它们在城市里是如何生长的,也许,你会发现,其中的风景比想象的还要美丽。

新华书店

不变的城市“文化地标”

坐标:西昌步行街

在很多城市,都能看到新华书店4个红色大字,刚劲有力,让人联想到读书的力量。

西昌也不例外,在繁华的步行街上,屹立着一个特殊的“文化符号”,一个在每代人心中留下回忆的地方——凉山州新华书店。

小时候放学后,钻进新华书店看一会儿书,翻一会儿漫画,再恋恋不舍地回家,是很多“70后”、“80后”每天最快乐的时光。

曾经,书店只有两层楼,一排一排的书架整齐无比,每逢周末就人山人海,想看书都可能找不到落脚地,就连结账,也要排长长的队。

盘腿席地,背靠着书架,和小伙伴紧挨着,还记得当年你在书店专属的阅读姿势吗?

如今,走进凉山州新华书店,依旧可以看到记忆中那些醒目的店标、整齐的陈设、温柔的转角,不同的是,经过2016年的“换装”,书店的规模已由曾经的4至5楼扩展到了2至5楼,面积近3000平方米。

木格吊顶、木地板加木质阶梯,简约的小清新风格和不经意的工业风在这里相结合,2楼和4楼有专门提供阅读服务的“悦”读吧,3楼主要为儿童体验区,内设各类儿童读物、手工玩具、沙画绘本等。

在西昌这座年日照时数达2500小时的城市,有着大把的好天气,“悦”读吧成为了最吸引年轻读者的地方。午后,阳光细碎地洒进来,店内窗明几净,偶有几缕茶香和书香飘散出去。(紧转10版)

新闻推荐

敢于担当 主动作为 当好西昌科学发展的“排头兵” 在西郊片区工作汇报会上的讲话

中共西昌市委书记李俊乡镇、街道是西昌全局工作的重要基础,是全市组织架构体系的关键环节,是推动工作落实的基本平...

西昌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西昌,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