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坚持绿色发展 可持续发展 西昌:把每日600余吨生活垃圾“变废为宝”

凉山日报 2017-08-22 13:46 大字

垃圾焚烧发电控制室。

清洗街道上的垃圾箱。

清理下水道垃圾。

生活垃圾和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我们每天都会制造、产生大量的垃圾,比如日常生活中大家丢掉的剩饭剩菜、旧衣服、塑料袋、碎玻璃、旧家具等。生活垃圾对环境的影响很大,生活垃圾的处理直接关系到我们城市的生态环境。

那么,我们的生活垃圾去了哪儿?据西昌市环境卫生管理处相关负责人介绍,我们每天的生活垃圾处理需要经过三个阶段:前端收集、中转运输和末端处理。

西昌市环境卫生管理处“一把扫帚扫到底”,组织环卫工人2000余人(包含景区、马道镇)、环卫作业车辆112辆,管理建成区约340条城市街路巷的清扫、保洁作业,日清扫、保洁面积达到了659万平米;负责西昌市生活垃圾收运和处理,日清运处理生活垃圾约600余吨。

前端收集

重点、定点、集中,不留死角

“我们会根据路段、时间段,用不同方式进行生活垃圾前端收集。”据介绍,西昌市生活垃圾前端收集有重点、在定点、很集中。

其中,城市道路公共地段暂存垃圾包括街面垃圾和废物箱垃圾由电动三轮车收集,其中重点覆盖商业繁华区、人流密集区;城市道路和单位(小区)内小型垃圾箱体由勾臂车对接收集,空满轮换;城市道路和单位(小区)内、城郊结合部其他暂存设施如垃圾房、垃圾桶,采用环卫专用车辆对接定点收集。

在夜间时段,安排小型垃圾车,重点针对商业繁华区、夜市集中区实施巡回收集;农村生活垃圾通过“户集——村收——乡镇集中——市清运处理”模式,各乡镇自主实施前端收集,为了保证生活垃圾收集“到位”,收集点位都相对集中。

运输中转

覆盖建成区和28个乡镇

据了解,西昌生活垃圾运输中转主要有两种方式。其中,压缩中转通过人力(电动)三轮、勾臂车、小型垃圾车等车型收集的生活垃圾中转进入垃圾压缩中转站,压缩成块体,压实比可达1:4,统一由专用车辆密闭运输至垃圾处理厂进行处理。

目前,已建成使用的包括一环路元圆酒店、老城区仓街、长安州林业运输公司三个城区压缩站和川兴、经久、安宁、太和四个乡镇压缩站(均实现区域共享)。

其他收集生活垃圾中转进入其他类型中转设施(含中转站、垃圾房、垃圾池、垃圾大斗等),由设施对应的车型进行分类中转,中转垃圾运输至垃圾处理厂进行处理。目前,两种中转方式覆盖建成区和28个乡镇。

末端处理

焚烧发电,“变废为宝”很环保

对于垃圾处理,西昌市也有一个“发展”的过程,2015年以前,西昌市生活垃圾采取分拣、堆肥、卫生填埋、覆盖的方式进行无害化处理。

2012年7月,西昌市政府通过BOT方式引进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日处理600吨),目前三峰环境四川西昌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已建成投运。

2015年1月起,西昌市生活垃圾全部通过焚烧发电进行处理。位于西昌市太和工业园区的三峰垃圾焚烧发电厂,通过一系列工序,将垃圾焚烧的热量全部用来发电,除了电厂自用电外,剩余电力将全部接入电网系统,输送给用电居民,实现了各种资源的再利用。

其烟气净化系统采用德国马丁半干法技术,由“活性炭吸附+喷雾塔+布袋除尘器系统”组成,烟气经处理后完全能够达到并优于国家标准;垃圾焚烧发电厂所产生的炉渣为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可综合利用。飞灰经固化处理后达到生活垃圾填埋场入场标准后,可按生活垃圾填埋场标准进行填埋。

把西昌市每日600余吨的生活垃圾“变废为宝”,垃圾焚烧成为西昌电能的新来源,生态、环保、经济效益得以全面实现。

本报记者 陈国盼

新闻推荐

事不避难 西昌拿出“治堵十条”

宽阔有序的河东大道路口。本报记者张崇宁摄过去每天上学时段就拥堵不堪的老城区。本报记者张崇宁摄西昌作为凉山州的州府,16个的县群众来来往往云集于此,其承载力远远超过了一个县...

西昌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西昌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