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看似简单的三件孝亲事 你是否做到了?

凉山日报 2016-12-30 00:00 大字

多久陪父母吃顿饭?

小李多岁,是一位媒体工作者,在西昌工作,老家在阿坝,因为在西昌组建了自己的小家庭,一年之中只有春节能回老家陪陪父母,平时都在为工作和自己的小家庭而奔波,对于不能时常陪伴父母她有很多的愧疚。

家住盐源县平川镇的康康今年多岁,从事平面设计,在成都工作,虽然离家不算很远,但他平时工作很忙,一年里只能回家两三次。“想趁年轻时多努力,等将来有了一定的成就一定会好好孝顺父母。”康康说,虽然很少陪伴家人左右,但他今天的努力都是为了能让家人过更好的生活,这也是他最大的心愿。

“记得上次回去的时候,外婆像是招待客人一样招待我,顿时觉得很陌生,也很惭愧。”小胡今年岁,在西昌市一家银行工作,父母都在西昌,所以工作之余大部分时间都和父母一起吃饭。但祖父母辈的亲戚中只有外婆还健在,她上次回老家见外婆是恰好有事回老家,上上次是外公去世时,三四年时间里只见过外婆3次。

在调查中回答这个问题的市民和网友,有的家本就在西昌,就算工作忙,成家后每隔几天或一周也会回家和父母吃顿饭;但如果家在外地,只有节假日才有机会赶回家和家人团聚。有的人老家很远,只有春节或者重大事情发生才有与家人见面的机会。而无论家在西昌还是外地,几乎很少有人经常能与祖父母辈的亲戚一起聊天、吃饭。

吃饭时是否与长辈交流?

对于中国人来说,吃饭不仅是填饱肚子,还有许多附加意义,比如团结和拉近关系,化解矛盾,招待和送行等等。很多的交流也都是在饭桌上完成的,但家宴,也许是其中沟通效率相对较低的一种。记者调查发现,现在,大部分人的家宴,占据主导的往往是小辈甚至年幼的孩子,以前的传统家训,在饭桌上是越来越少见了。

参与调查的市民和网友都表示,和家里长辈吃饭,一般都是聊聊天。比如上学的会问问学习情况,没结婚会问问对象情况,工作了会关心一下事业。只是参与这些话题的大多是父母辈的亲戚。而对于个人而言,吃饭更多的只是一种聚会形式,有些为了回避回答父母亲戚提出的一些问题而选择不参加家宴。

“每次和父母亲戚吃饭聚会时,总少不了问我什么时候结婚,觉得特别烦,为了回避他们,我有时只有找各种理由不参加聚会。”市民罗晓英说。

多岁的大学生李龙说,和大人们吃饭,很多时候确实觉得没什么好说的。匆匆吃完饭,只能坐在饭桌上玩玩手机,刷刷朋友圈,以此来打发时间。

受访者中,表示和长辈们在吃饭时会玩手机的不在少数。有的是一边吃一边玩,其实并没有什么要紧事,只是无聊而已。不过,也有人表示,吃饭玩手机对长辈特别不尊重,所以在吃饭时,他会自觉地把手机塞进口袋。

空闲时会陪父母散步吗?

散步,无疑是一个能够陪同父母演绎亲情的生动载体。缓缓行进在公园的道路上,看看树,闻闻花,吸吸新鲜空气,不论谈论家长里短还是国家大事,抑或说说最近发生在自己家里的事情,父母都会很满足。但据记者调查走访了解到,陪父母散步的人很少,尤其年轻人更乐意自己支配时间而不是陪父母。

“我的父母都有晚饭后出去散步的习惯,但我不太喜欢出门,平时工作就很忙,难得有空闲时间静下来好好休息,所以我一般很少和他们出去散步。”在西昌市某事业单位工作的小陈说。

“散步不仅能锻炼身体还能增进与父母之间的感情,只要一有空,我都会抽时间陪父母到湿地公园走走。”今年四十多岁的李先生表示,他常陪父母亲散步,一是让老人切实地感到,在他的心中的位置;二是让他们不要长期生活思想压抑中,多个倾诉的对象,在轻松的氛围中,耳闻目睹到很多新的事物、新的变化,从而达到心情开朗。本报记者 祝艺仁

新闻推荐

改善民生送福祉 服务百姓谱新篇 ——凉山州民政局2016发展纪实

年即将过去,新年的脚步越来越近。近日,从凉山州民政局传来一组数据:年,共为.万名农村低保对象发放特殊生活补贴.万元;确定重点优抚对象人;城乡医疗救助.8万人次、支出医疗救助金.6万元;帮助名“先心病”...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