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妈爱唠叨,就让她唠叨,我们听着就是了 听妈妈的话 别让她受伤
刘元明(左一)陪母亲在营地里看白鹤滩水电站建设。
文/图 本报记者 李桦汶
“妈,你看那边,那些大车拉的全部都是建大坝要用的材料,我们家以前住的地方都变成公路啰!”今年49岁的刘元明是宁南县白鹤滩出了名的孝顺儿子,因为修建白鹤滩水电站,他们家成了第一批移民。搬到了临时安置点,母亲时常会想念老家,刘元明总会抽时间陪着母亲,到安置点附近逛逛,有时还驾车带母亲去山顶,看白鹤滩水电站的建设现场全景,把所见所闻详细地说给母亲听。
刘元明总是告诉妻儿:“不能和老人计较,孝敬老人是我们做儿女的本分,老妈爱唠叨,就让她唠叨,我们听着就是了。”在刘元明的影响下,妻子和儿女们也对老人敬爱有加,所以二十多年来,他们一家人一直相处得很融洽。
“妈,你看那边,那些大车拉的全部都是建大坝要用的材料,我们家以前住的地方都变成公路啰!”近段时间,春日阳光明媚,在宁南县白鹤滩水电站临时安置点附近,时常会看到一个中年男子陪着一位老妇逛风景,他还不时地给这位老妇说着白鹤滩水电站建设中的所见所闻。这个中年男子是宁南县白鹤滩出了名的孝顺儿子,名叫刘元明,老妇是他的母亲,今年已经81岁高龄。
刘元明的家,原来就在白鹤滩镇新建村5组,因为装机1600万千瓦、世界第二大巨型水电站——白鹤滩水电站前期施工,所以他们家也成了电站搬迁的第一批移民。
2014年4月,刘元明一家四口被安置在白鹤滩镇凉水沟临时安置点,母亲也跟着他搬了过来,住进了105号安置房。
因为母亲对老家有着深深的思念,刘元明总会抽时间陪着母亲,到安置点附近逛逛,有时还驾车带母亲去山顶,把所见所闻详细地说给母亲听。
爱的奉献——
为了家,他吃苦受累毫无怨言
刘元明的老家在云南省巧家县的大寨镇药峰村。父亲早年过世后,姊妹三人随母亲改嫁,搬到了宁南县白鹤滩镇生活,母亲结婚后又育有一儿一女。
今年49岁的刘元明在大家庭中排行老三,他的哥哥姐姐成年后去了外地,留下他照顾母亲、养父,操持着整个家庭。几十年如一日,他不怕苦不拍累,起早贪黑为家庭奉献,从没有过半句怨言。
按农村的风俗惯例,儿大女成人后,大家庭要分成小家庭,还要指定兄弟赡养父母,在刘元明家中也不例外。“我原本是随小儿子一起生活,但小儿子在昆明打工,这些年一直都是元明在照顾我,和他在一起生活,我很幸福!”刘元明母亲激动地说。
孝的陪伴——
母亲身体不适,他比谁都着急
刘元明的母亲,为了这个家操劳了大半辈子,为此落下了一身的病。2012年冬天的一个夜里,母亲的病情突然加剧,刘元明万分焦急,马上背着母亲往镇卫生院赶。
“我这都是老毛病了,没什么大不了。万一你着凉感冒了,那还得影响家里的农活。”躺在病床上的母亲轻声地说。刘元明听了之后,一个劲儿地说:“妈,你不要担心我,要好好配合医生治疗。”
2013年8月,正在白鹤滩营地打工的刘元明突然接到母亲肚子疼的消息,他立即安排好手上的活计,匆匆忙忙赶回家,把母亲送到医院接受治疗。在刘元明的悉心照料下,母亲很快就出院了。
常言道:顺者为孝。老人上了岁数,总是唠叨,每当这个时候,他总是教育妻儿:“不能和老人计较,孝敬老人是我们做儿女的本分,老妈爱唠叨,就让她唠叨,我们听着就是了。”在刘元明的影响下,妻子和儿女们也对老人敬爱有加,所以这么多年来,他们一家人一直相处得很融洽。
因为孝敬老人,刘元明在2012年荣获“凉山州百家孝子”的荣誉称号;今年3月,刘元明家又被白鹤滩镇党委、政府评为“五好文明家庭”。
情的延续——
他说,孝敬老人就要实际行动
刘元明不仅对自己的父母很孝顺,对乡里乡亲也很尊敬,因此邻里关系非常融洽。因为对人好,工作也认真负责,所以村民对他也非常信任,去年还把他选为新建村五组的组长,现在还当上了民兵连长。
“在工作和生活中,他总是严格要求自己,为人低调乐观,在尊老敬老方面作出了表率。他用二十多年的实际行动,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诠释得淋漓尽致。”白鹤滩镇副镇长周峰对刘元明评价很高。
刘元明夫妇闲不住,不仅把家里打理得井井有条,还利用农闲时节,主动去工地做零工贴补家用。每逢过年过节,夫妻俩还要给母亲添置新衣服和生活用品。
刘元明的儿子刘正权很自豪地说“我很尊重爸爸,他不仅对奶奶好,对妈妈和我也好,我庆幸自己有这么个好爸爸!”
刘元明最爱提到“孝老爱老是每个做儿女的本分”这句话,他说,孝敬老人不能光停留在口头上,实际行动也必须跟上。
“等白鹤滩水电站建成了,陪母亲去大坝上逛逛。”这是刘元明现在最大的心愿,也是他与母亲的约定。
新闻推荐
五色饭。解馋。打糍粑。竹竿舞。对山歌。打秋杆。甩响鞭。每年农历的三月初三就是拉落村布依人的狂欢节。打糍粑、竹竿舞、甩响鞭、做五色饭、打秋杆、扭扁担、对山歌、打“底够”这些都是布依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