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储藏在大凉山的收获

三秦都市报 2021-11-28 00:40 大字

■孙鼎

在那个初冬里,我储藏在大凉山的收获,其丰厚,足够我享用终生。

2017年的11月,我前往四川大凉山腹地,探望一个扶贫支教的师兄,去时满心青山绿水,到了后才发现脱贫帮扶有多么不易。

到的时候已是傍晚,师兄正要前去家访,我便随同一起前往。快走到村口时,看到两个孩子扭打在一起,师兄连忙跑过去喊“停”,一手一个,将他们掰扯开。从师兄口中得知,这两个孩子,一个叫喜明,小时害眼疾落下病根,眼圈常年红着,且迎风流泪,孩子父母常年在东莞打工,一两年才回来一回;另一个叫方亮,在他刚刚学步的那个秋天雨夜里,正对着床头的那条房檩“咕咚”一声落在他父亲身上,从那以后他父亲就卧床不起,家里只有母亲一人支撑。

师兄问了几句就明白了他们打架的原因——喜明想抄方亮的作业,方亮不让抄,放学回家路上就撕扯起来。师兄先打发喜明回家,还跟喜明说最近给他补课,把课堂上没听明白的搞明白。

我们两个走到方亮家,进了门,只见方亮的父亲仰躺在墙角草苫上,双膝竖起,一只木砣当枕头,另一只木砣虚垫在大腿下,身子呈“凹”形,似乎每天就这样躺着。方亮的母亲在一侧的火塘旁抹碗,准备晚餐。

“呀,老师来了,快坐快坐,一起吃饭吧。”方亮的母亲很热情,但也显得有些尴尬。灶台上,一锅稀糊粥上蒸了一箅子荞麦饼和土豆,旁边的馍筐里是小半筐熟红薯。

师兄推辞说聊会天就走,但是眼睛盯着墙上挂着的几幅刺绣挪不开了,深蓝色的土布上绣着的鱼、花、鸟、山川活灵活现。“绣得太好了,城市里的很多酒吧、餐厅,包括小家庭里,都喜欢用刺绣做装饰。这些刺绣对外卖不卖?如果卖,我可以放到同学开的网店卖,这样你家可以多点收入。”师兄对着刺绣赞不绝口。方亮的母亲连忙答应,说能卖最好了,自己没别的本事,就会放羊、种地、刺绣。

从师兄口中得知,方亮原本学习不好,但是这半年好像突然长大了,脑子也开了窍,成绩进步很快,考到了全班前三名,这次来家访,就是想跟方亮的母亲说,孩子放学后可以帮家里放羊,但是不要耽误上课。方亮母亲答应下来。

第二天一大早,我起床到村口跑步。薄雾缭绕中,一棵大树下,方亮母亲一手牵着方亮,一手扶着树,正转三圈,倒转三圈,且转且诵,声音清朗。一首老谣在初冬那灰色的天空上响起来:“老树王,老树王,俺家送个读书郎,过冬老树发新芽儿,撕破窗纸透透亮,风天雨天不嫌远,三更五更念文章,五经四书全念完,槐树结籽中头榜。”我距离远远的,没敢过去打扰。

那是个难以忘怀的初冬。后来回到南京,我和留在大凉山支教的师兄一起张罗着给方亮、喜明他们村开了个网店,他们村主任负责网店的日常打理,专门卖大凉山的刺绣、苦荞茶、漆器等当地特产,没怎么宣传,但是通过同学们口口相传,销售竟然很不错。

如今四年过去,师兄已回到城市,听师兄说那个村子已经脱贫,方亮已经读了高中,家里盖了砖房,喜明父母从东莞回了大凉山,在一家漆器厂工作,收入比在东莞还多。

新闻推荐

把握工业发展特征 找准高质量发展路径 凉山州召开推动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专题研讨会

四川经济日报凉山讯(记者胡智陈国盼)10月16日,2021年凉山州推动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专题研讨会在西昌召开。凉山州委常委、组...

凉山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凉山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