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山而居田野作纪——读何万敏非虚构新作《凉山纪》

阿坝日报 2021-11-12 10:34 大字

■沙辉

人之精神的生长,也如草木的生长,不仅有种子的产生等这样的“因由”及发轫、发端,若要让其茁壮,还需不断对其进行培育。所以一种精神追求之结果的落实与获得,甚至于一个观点的取得与“立得住脚”,不仅有其种子之产生的存在和发端,更是不断发酵、思考、培育和实践的结果。何万敏先生近年来成果不断、著述不断,也正是有其精神种子之存在和发端并不断“培育”的结果,是他有“精神”生长和“奔跑的方向”与他的此种精神追求相互契合的结果。

何万敏生长于大凉山,曾游学于重庆、求职于成都,后来由于某种精神的“感召”回归大凉山。我认为这是他的凉山情结和“凉山书写”的精神根基和知识储备,是他的初心、“使命”的依仗。生于斯长于斯,所以心心念念,所以义不容辞回归,这是他不停地行走于大凉山的山水之间、沟壑之处的精神根源;而重庆、成都的学习工作经历,在我看来实为他从事非虚构写作的某些人生阅历与知识的储备,是他打开视野时的其中某一扇窗户。不管重庆成都、还是凉山内外,何万敏到过很多地方,见过许多世面、接触过许多文化艺术界的人,然后俯身家乡甘为从事于凉山知识文化界的一位耕夫。

在我看来,对于大凉山来说,对于大凉山的文化知识界来说,有没有何万敏这样一个既有才华又如此勤奋努力、孜孜以求的文化人,其意义和重要性是极其不同的。“凉山所幸有此一人”的说法我曾经用来形容过某些凉山文化界“幕后人”一样的人,但是绝对不超过三个人。其中一个就是我们今天要谈的何万敏。在凉山,可以说,我们不缺形胜的山川,不缺诸如诗歌、音乐、舞蹈等方面的“自我舒展”型的人才,但是我们缺乏并需要幕后人员一般做出贡献的人,我们缺乏自觉、自发地把我们的大凉山的风物、地理、人情及人文历史、自然禀赋进行深刻记录、数十年如一日进行书写的人。

在文化多元化的当下,碎片化和图片化、视频化的浅阅读趋势日益严重,系统化、深入化的文字记录越来越显得“费劲”而趋于退化、蜕化;再者,文化的深度化、行文的系统化和深入化,提倡者、号召者有之,躬耕者、践行者少之,在文字的深入性、系统性上“既当指挥员又当战斗员”者更是日渐稀缺。何也?文字工作苦也,更何况是系统化、长篇化(相对碎片化、浅表化而言)的文字工作?何万敏作为长期从事文化(文字)工作的编辑,不仅完成了稿件编审等“份内工作”,还日月躬行,以“第一现场”“第一手材料”的方式,在不停地全面深入记录凉山。

可以说,何万敏,是一个把“描写大凉山”作为己任和使命的人。

于是,继《光闪烁在你的枝头》《住在凉山上》《凉山故事》等“记录凉山”的作品集之外,《凉山纪》问世了。

在我看来,“凉山纪”三个字体现出何万敏的一种“野心”或者说一种深切的意愿,那就是尽可能深入和全面地展现凉山、记录凉山——这不就是他一贯的本意和愿望吗?

纪,义同“记”,主要用于“纪念、纪元、纪传”等,《史记本纪注》索隐曰:“纪者,记也。本其事而记之。”《凉山纪》,就是凉山记、记凉山,就是“本凉山其事而记之”。

《凉山纪》以非虚构这个文体为统揽,串联起人文、风物、历史、地理、文学、艺术以及文字、语言、服饰等地方文化、地域征候,使之成为融文学性、故事性、传记性、知识性、民族性、地方性等为一体的类似于地方志的杂糅性读物。这本书内容纵横交叉、泾渭分明又错综交织。它的纵线是地方性历史和时间,横线就是串联起来的地方故事、风土人情、地域征候。

《凉山纪》作为一部纪实的非虚构作品,有效避免了宏大叙事的视角和手法,而是以第一手材料、第一现场的手法和视角,糅之以自我的考察、考证、思考和适时、适当的抒写,达到有效、真实和艺术性记录之目的,同时见物、见景、见人,有温度、有发现、有见解。这是何万敏一以贯之的文风。

“物”和“人”永远是让一个地方立体起来的基础和站立、起跑的“双足”、“双翼”。除了深入挖掘和梳理、记录凉山历史地理、风土人情、物产资源以外,对于凉山人文景观、文化艺术的跟进式、紧贴性挖掘、记录和阐发,是何万敏的所好和一贯“作风”。

《凉山纪》图文并茂,作者精心选择了一些非常有代表性和史料价值的图片作为插图收入书中。我由此产生一个想法:用声光、视频等方式把这部书的内容逐一展现出来,这何尝不就是凉山的一幅画卷、一部鲜活的历史剧和宣传片!

相对于本职工作而言,这是何万敏的一种“额外的收获”。而很多有成就之人所取得的成就,差不多都缘自于这样的“额外收获”。你看许多作家,除了很少一部分专业作家,他们的创作时间差不多都是在完成本职工作之余挤出来的,他们的著述,差不多都是在完成自己职业方面的本职工作之余抽时间完成的——他们的收获,都是本职工作之外的“额外的收获”。这样的人,都是熠熠生辉的人,都是在干好本职工作之外,获得另一番成就、取得“双学位”的人。

何万敏,相山而居,田野作纪。我想,这不仅是一份热爱,到后来,这更多的是一份责任、一种担当:我们所做的事,我们所坚持着做的事,到后来,都变成了一种习惯、一种责任、一份担当与使命;不管出于热爱还是义务,做的时间久了,使命感、责任感也就油然而生、相生相伴了。于是,自发的行为也就成为了自觉的行为。

由此,何万敏不断地行走在凉山的山水间、自我的纸笔和键盘上。他有时走进凉山的胸膛,有时踩在了凉山的肩膀;有时埋头进入凉山的文化肌理,有时举头仰望凉山的历史星空;有时他也跟着振臂欢畅,但他更多的时候是在独思与纸上耕耘。

何万敏,伴山水而居、而行走,以田野考察作凉山之纪。字里行间,可见赤子之心、考察之身影、考证之用力和奋笔疾书的艰辛与快意,同时也可见出他渊厚的才情、广博的学识和数十年如一日的读书、思考、创作之并行。

由此,也可见何万敏于凉山、凉山于何万敏的彼此依附、彼此水乳交融之情和彼此贡献、彼此成就之情形。

一篇文章或者一部著作,作为作者之犹如培育花草树木一样生长、生发和培育出来的“物事”、精神产品,都是自有禀性、自有体征、自有体味的。或大气磅礴、或细腻入微;或鞭辟入里、或情深意长;或辛辣泼皮、或耐人寻味;或居高临下、或平实娓娓;或快意恩仇、或家长里短;或张扬、或内敛;或明理、或见性……不一而足,就像人各有异,文也各异。

纵然题材相同、甚至是同一个题材,不同的作者写出来,结果的面目绝对是千人千面,文气自有区别的。就像一道菜,食材同样,但因手艺、调料不同,蒸、煮、炖、煎、炒、焖等做法迥异,最后上桌的结果也大相径庭,所以各篇文章文气殊途、文味各异。比如,有的是历史气的、有的是人文气的、有的是文学气的、有的是学理气的、有些是书卷气的、有的是武侠气的,等等不一而足。

作为一部记录性的非虚构作品,《凉山纪》不是闭门写作中的书斋产品,它是行走的产物,是行走出来的,是从山川、河流和人文风土里“走”出来的。它是属于地理学、人文学、历史学、史志学和纪实学的,同样也是属于文学类、文化类和民族学类的。它可以用来浏览、也可以用来细读甚至是研读:它可以作为故事、游记甚至是类似于奇闻异趣的读物浏览,更可以作为了解凉山这一方风华宝地的地方志类读物来细读,还可以作为深入了解和研究凉山人文地理、文化历史的学术性、学理性资料进行研读、辨析。总而言之,作者已用行万里路、读万卷书的态度和实践以及捉笔而为的行动,完成了《凉山纪》这部旨在记录凉山风土人文的著作,由此,作者已然完成了自我的“使命”,至于读者的或浏览或细读或研读,则不再属于作者的考虑范畴了。

在碎片化、娱乐化阅读和自我“放纵”、自我降低精神追求及精神消费要求的时代,众生刷屏抖音、快手之类,以为自己活得很“现实”,离现实世界很近,实则是被现实抛在了背面,离现实世界很远;那些默默耕耘的人,那些埋头苦干的人,那些似乎不在现实“面前”的人,看似隐逸了,隐没了,实则是被现实牢记的人,他们才是现实的主人、拥有者。《凉山纪》及其作者是逆向的,也是一种反叛和纠正,它及其作者何万敏,以文化探寻和考察的行走方式及文化学者治学的态度,以文化视角的眼光、深刻的思考、细致的考证、全面的记录,生动地呈现出了凉山文化的一面、人文的一面,深刻化甚至是权威化的一部凉山记。

新闻推荐

他在凉山,给家乡立传

何万敏作品《凉山纪》。□韩浩月对于没去过凉山的人来说,凉山意味着什么?想要获得答案,新闻报道和图书报刊是最方便的渠道,但...

凉山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凉山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