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至味是团圆
对于中国人来说,年夜饭有着无可比拟的温情。
人间至味是
团圆
文/贾丽
图/作者提供
窗外爆竹声越来越密,夜空不断被烟火亮点,就着床头柔和的灯,儿子偎在怀里问:“妈妈,故事的最后呢?”
“从此以后”,我说:“每到除夕,人们就贴上红对联,挂上红灯笼,点燃烟花爆竹。于是,年兽躲得远远的,再也不敢来了。”听到这里,儿子舒了一口气,露出满意的神色,乖乖躺进了被窝……
窗明几净是迎接春节的仪式感
距离春节还有一个月时间,我家早早就开始了打扫,从窗户到地板,从阳台到厨房,从家具到软装,恨不能把每一处都变得崭新。一边清除着那些积尘和痕迹,一边期待着来年,却又明白,来年生活依然重复着它的轨迹,但这就是纷繁琐碎的、实实在在的人间。
今年,已过四岁的儿子主动加入了大扫除的行列,推着吸尘器在房间里来回走动,也仔细地擦洗门窗,整理玩具,认真得有模有样。看着他,有时会想,也许这就是我们对家最初的爱和记忆,不是因为有一间属于自己的屋子,而是因为有了家人,有了对家人的爱,才真正地拥有了家。
一系列持续已久的清扫完成后,贴上春联和“福”字,挂上喜庆的装饰,再为孩子备好过年的新衣,为长辈购置新鲜的年货,像是完成了一份隆重的仪式,只等待盛大节日的来临。
美食和鞭炮:属于孩子们的主场
对于中国人来说,年夜饭有着无可比拟的温情。
犹记得儿时春节的年夜饭,多数时候是在爷爷奶奶家团圆。我的爷爷是南下干部,上世纪五十年代来到凉山,多年来二老一直保持着北方的口音和习俗,年三十包饺子,是每年春节的传统项目。早饭过后,老人就等待着儿女们携家带口归来,大家和好面、擀好皮儿、拌好馅儿,一边喜悦地聊着家常,一边看孩子们房前屋后地奔跑嬉戏,手上的动作却是行云流水。
在年三十的饺子里,往往有那么一个特别的,包裹着一枚清洗干净的硬币,谁能吃到,仿佛就拥有了来年一家子中最大的幸运。于是,一到饭点,孩子们个个都像“神探”,观察着每一个饺子细微的差别,然后满怀期待地夹起一个,再一个,再一个……直到那枚幸运饺子终于有主,或者肚子再也塞不下更多。
一年中只有这一次,孩子们不受限制地享用桌上的糖果零食,再雀跃地从长辈手中接过压岁钱,大的带着小的飞奔到小卖部,各式烟花爆竹挑战着孩子们的胆量。年龄大的来一盒“擦炮”,在火柴盒上擦燃才扔出,然后斩获一众“崇拜”的目光;年龄稍小的必备“甩炮”,小小一颗,用力往地上一扔便是一声响;再小的一边捂着耳朵,一边央求哥哥姐姐点几个“地老鼠”、“蹿天猴”,自己能够从容应对的,仅是手中一根短短的烟花棒,但已无比满足。这是属于我们这一代人的童年。
而在老人眼中,春节或许就是这份厨房里进进出出的热闹,客厅里说说笑笑的合美,似乎藉由这一场团圆,人生也凭添出几分成就感。
时间和距离都无法阻挡的脚步
春节回家,贯穿着整个民族的精神信仰,就算隔着千山万水也无法阻挡归家的脚步。
我在外求学、工作的那几年,每逢春运往往一票难求,提前半个月便前往售票点排队,人山人海的盛况与成功购票的几率成反比,最终艰难地购得一张车票,整晚在困倦与兴奋的交织中归心似箭。每条返乡的路上,总是承载着无数种心情、无数种人生,它们共同构成了生活最真实的模样,而春节回家的终极意义,在于团圆。
2月7日一早,母亲娘家的亲人们从外地驱车而来,随即被西昌的天气、美景和美食所征服。每隔几年,家族的成员们总会聚在一起过个年,纵然分隔多地,但彼此的感情并未被距离冲淡,反而因为分离更显重逢的珍贵。这几年,年夜饭不一定要在家里忙活一整天,旅行过年也逐渐被大家所接受,不管在家还是在外,只要一家人在一起,便是圆满。若要说“人间有味是清欢”,那么人世间至浓至纯之味,莫过于这份心心念念的团圆。
于我而言,春节是儿时满心欢喜的期盼,是年少时千里归家的迫切,是成年后亲友重聚的欢愉。或许那些抱着新衣反复抚摸,望着佳肴垂涎三尺的岁月已然远去,但未曾改变的是春节留在内心的烙印。只在这几天,我们可以变回孩子,可以放下一切,可以回看过往,甚至可以虔诚地期许未来。
过去我是女儿,如今我是母亲,我们延续着上一辈的脚步,又把新的声音传递给孩子,在他双眼里看到的,是一个大家庭、一个小世界清晰的模样。我想,生命便是如此,周而复始、生生不息。
新闻推荐
全面排查整治火灾隐患。本报讯为进一步加强重点单位消防安全检查工作力度,全面排查整治火灾隐患,推进冬春火灾防控...
凉山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凉山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