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凉山的孩子享受高质量的教育

华西都市报 2018-06-28 03:24 大字

(上接01版)

提质

老师教得好孩子学得好

“凉山教育扶贫工作的重心有3个鲜明阶段,过去是‘有人教、进来学\’,近几年是‘坐下来、住下来\’,现在是‘教得好、学得好\’。”省教育厅扶贫办相关负责人认为,如果说控辍保学、硬件设施改善、教师编制保障等都是教育扶贫的抓手,那全面提升教育质量可以说是凉山教育扶贫的最终目标。

《意见》中与教育相关的6条政策举措,第一条就是有序推进“学前学会普通话”项目试点,提出要充分发挥“学前学会普通话”在控辍保学中的基础性作用。

目前,省教育厅已印发深度贫困县“一村一幼”辅导员能力提升培训实施方案,将通过集中系统培训和跟岗学习等形式,帮助“一村一幼”辅导员提升普通话水平和保教素养。“根据此次印发的意见精神,凉山11个深度贫困县将力争在明年内全部完成培训计划。”省教育厅民教处相关负责人透露。

《意见》第十条最后有一句话:实施“银龄教师”支教计划,遴选一批退休优秀教师支持凉山州教育发展。“提升教学质量方面,我们还有四个重点努力的方向,除进一步补充正规教师、加大支教活动力度、增强对口帮扶强度之外,还有银龄计划。”省教育厅人事教师处相关负责人介绍,该计划将招募600到1000名退休不久的优秀教师前往凉山11个深度贫困县,重点解决师资队伍数量和能力不足的问题。“这些老教师经验丰富,不仅能迅速提高当地的教学质量,还可以起到传帮带的作用。”目前,“银龄教师”支教计划的实施方案正在抓紧编制中。

凝志

只有教育才能改变现状

“凉山的教育事业发展问题必须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去解决。

”张友认为,要想进一步推进扶智和扶志各项工作,必须让凉山群众从内心深处觉得,只有教育才能改变自己和家庭的现状。

目前,省教育厅正在凉山实施或参与的有关扶志的教育扶贫项目有“扶贫进校园”“走出大山看世界”等。

“扶贫进校园”项目将指导学校利用班会、团队会等多种形式,向中小学生讲解脱贫攻坚的重大意义、基本形势、主要政策等,通过小手拉大手,使学生和家长充分认识脱贫攻坚的重要性、紧迫性,营造脱贫攻坚良好氛围。“走出大山看世界”项目通过组织大山深处的彝区孩子参观大城市的大学、博物馆、科技馆等,激发更强的内生动力,从根本上阻断贫困代际传递。“今年这些活动和项目的力度都将进一步加强。”据省教育厅扶贫办相关负责人透露。

《意见》第九条提出,加快中等职业学校发展,在现有招生总规模内适度扩大贫困县“9+3”免费职业教育招生规模,达到每年招生6000人左右。同时,优先满足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子女就读“9+ 3”免费职业教育。

“此举对于凉山的扶志教育有非常积极的作用。”张友认为,无论是扶智还是扶志,都是一件久久为功的事,需要多措并举、持续推进。“相对于之前立足长远的各项政策措施,‘9+3’免费职业教育招生规模适度扩大,可以在短期内让教育扶贫的成果显现出来。”张友说,当这些受过职业教育的孩子毕业就业后,个人和家庭的现状会迅速得到改善,也能让其周围的人看到教育对于脱贫攻坚的意义,进一步唤醒他们脱贫的内生动力。

新闻推荐

本周出行日常: 左手雨伞 右手蒲扇

近日,正值雨季时期,路遇暴雨的几率大大增加,走着走着就下雨了,分分钟变落汤鸡,想必这就是最近西昌市民最真实的感受了。月...

凉山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凉山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