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本报记者王云何勤华徐登林金秋时节车行大凉山凉山彝族

四川日报 2012-09-23 17:49 大字

□本报记者 王云 何勤华 徐登林

金秋时节,车行大凉山。

凉山彝族自治州位于四川省西南部,辖17个县市(其中木里县是全国仅有的两个藏族自治县之一),621个乡(镇、街道)。境内居住彝、汉、藏、蒙古、回、苗、傈僳、纳西、布依等14个世居民族,共40个民族,总人口487万,其中彝族人口243.6万,是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和四川省民族类别最多、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地区。

过去,凉山富集的资源沉寂千年,如今,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各项资源开发渐入佳境。古老的凉山大地正在书写一个个发展传奇。

近年来,重大项目、重点项目接踵而至,今天的凉山机遇前所未有,发展的条件更加成熟,成就更加精彩。

A 全面奋进60年跨过千年越过千亿

60年来,特别是进入新世纪,凉山州经济发展持续加快,经济规模不断壮大,初步建立起完备的现代国民经济体系。地区生产总值从1952年的0.44亿元,到1960年跨过亿元,1983年跨过10亿元,1996年跃上100亿台阶。

特别是从2000年实施西部大开发以来,年均增速达到13.8%,“十一五”期间年均增速达15.5%,成为凉山增长最快的时期,凉山也成为全省增长最快的地区。

“曾经一步跨千年,今朝跑步奔小康”,有11个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的凉山州,借力省委、省政府支持彝区跨越式发展的 “一个意见、两个规划”,依托得天独厚的资源禀赋,豪迈步入全面开发开放、跨越式发展的崭新时代——2011年,凉山跻身全省“千亿GDP俱乐部”,全口径财政收入突破百亿元大关,同比增速达15.2%,地区生产总值、地方公共财政收入名列全国30个少数民族自治州第一位。

“我们始终把富民强州、扶贫攻坚,推进全域、全程、全面小康建设作为工作主线,将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特殊支持与激发自身潜能结合起来,一手抓安宁河谷地区率先发展,建设‘两化\’互动的示范区,一手抓大凉山和木里藏区扶贫攻坚、跨越发展,建设‘三化\’联动的创新区。”凉山州委书记翟占一说。

一千亿不仅代表着总量的增大,还有经济的多元化发展、运行质量的大幅提升。回眸近年来凉山的高速发展,“建设大项目”、“发展大产业”、“推动大开放”、“打造大品牌”成为凉山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新路径。

凉山坚持以充分尊重群众意愿为前提,以特色优势产业为支撑,以“百乡千村”新村建设为抓手,引导群众适度集中居住,宜城则城、宜乡则乡、城乡一体,形成了现代城市和现代农村和谐相融、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的新型城乡形态,提高了凉山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

B 安宁河谷率先发展建成“两化”互动示范区

统筹协调、全域发展,是凉山发展的理念。

全域发展中,安宁河谷是龙头。凉山州委书记翟占一认为,建全域凉山,就是要破解区域发展不平衡、“一条腿短、一条腿长”等突出问题,倾力构建各具特色、优势互补、分工协作、良性互动的区域协调发展格局。

凉山提出,立足安宁河谷地区资源、区位优势,放大西昌经济圈、“两会”增长极的辐射作用,提升安宁河谷和“三江”开发的带动作用,以攀西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建设为带动,加快建设新型工业化的集中区、农业现代化的创新区、城乡统筹的示范区、现代文明生活方式的模范区和川滇结合部重要经济走廊,打造“两化”互动的示范区。

2010年12月,省政府印发了《安宁河谷地区跨越发展规划(2010—2020)》,规划的安宁河谷地区有9县市,其中凉山占7个席位。规划提出,经过5—10年的跨越式发展,把安宁河谷建设成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现代化钒钛产业基地、我国重要的新能源产业开发支撑区、西部现代特色农业基地和阳光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四川省南向大通道的区域交通枢纽和重要经济走廊。

1952年,凉山仅有40户工艺落后的小型企业,60年来,凉山工业从弱到强。“三江”上下,大电站云集:初设装机2300万千瓦的乌东德、白鹤滩水电站的前期工作全面铺开,四川首座风能发电场建成发电,静态总投资243亿元的攀钢西昌钢钒综合利用项目竣工投产,冕宁稀土资源综合开发、会理昆鹏15万吨阴极铜等重大项目有序推进。

凉山坚持大中小特城镇协调发展,着力做大城市,走以新型城镇化促进城乡统筹、联动发展之路,全州城镇化率达28.4%。西昌被定位为生态田园城市,环邛海万亩湿地日渐形成;会理荣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称号,城市厚重感凸显;会东将启动撤乡建镇工作,优先推进乌东德镇、姜州镇、淌塘镇、堵格镇规划建设。在凉山,以现代化的生态田园西昌建设为带动,统筹推进其他县城发展,构建布局合理、层次清晰、功能完善的新型城镇体系,建设“攀西城市群”,将增强新型城镇化对新型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双向促进作用。

60年来,凉山农业、农村发生了巨大变化,粮食总产由1952年的12.55万吨增加到2011年的224.4万吨。在加速推进“两化”互动发展过程中,凉山高度重视农业现代化,不断加强发展具有凉山特色的传统农业,建成全国最大的苦荞麦、马铃薯标准生产基地、石榴生产基地,基本建成全国重要的战略性优质烟叶花卉基地,实施品牌建设,成功创建“中国品牌产品”1个、“中国驰名商标”5个,“南丝路”蚕茧、会理石榴、金阳青花椒、盐源苹果等“大凉山”品牌风行全国,走向海外。

C 彝区藏区扶贫攻坚建“三化”联动创新区

弯腰收袖,仰面踢腿。9月8日上午10时许,随着强劲节奏的音乐响起,昭觉县城北乡谷都村彝家新寨的妇女们集中到活动中心和通村公路上,跳起了欢快的达体舞。自从82户村民集中住进了新房,谷都村以群体性的达体舞作为丰富群众业余生活、实施彝区健康文明新生活运动的抓手,在村民中进行推广,深得天生喜欢歌舞的彝族群众欢迎。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60年的艰苦奋斗,凉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取得了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共同发展的辉煌成就,极大地改变了过去“一穷二白”的面貌。

凉山彝族自治州是我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解放前,野蛮、落后的奴隶制严重束缚了凉山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造成凉山政治、经济、社会发展长期处于停滞状态。1952年10月,凉山彝族自治州的前身——凉山彝族自治区正式成立。1956年初,轰轰烈烈的民主改革在彝族地区展开。在整个改革过程中,凉山地区解放奴隶40多万人,西昌地区解放奴隶12万多人。

破旧、低矮、潮湿的木板房、茅草房、石板房,一度是凉山群众生活条件恶劣的集中体现。而凉山彝族群众居住革命,从21世纪初开始,走过了“三房”改造到彝家新寨建设两个步骤。

早在2003年,凉山州委、州政府就将“三房”改造作为重点扶贫工程之一进行了安排。

2011年,作为全省扶贫开发重点项目,彝家新寨建设在凉山全面启动。凉山以不宜人居、需异地搬迁和居住于危房、且自愿要求改造的贫困农户为对象,计划用5年时间完成1190个彝家新寨建设。时至今日,凉山州改造木板房、石板房、茅草房“三房”14.1万户,基本完成“三房”改造任务,受益群众63.63万人;凉山2011年投入各类建设资金20多亿元,在彝区10个县建设的334个彝家新寨全部竣工。今年,凉山州234个彝家新寨建设正在紧锣密鼓地推进。

9月7日,让白牧场牧民定居点。一座座色彩明艳的藏式新房夺人眼球。走进牧民杜基次尔家中,180多平方米的房子宽敞明亮,大堂中间还很气派地摆上了台球桌,电冰箱等一应俱全,他家已过起了城里人的生活。“感谢党的好政策,让我们全家过上了过去不敢想的生活!”说起如今的幸福生活,杜基次尔感慨万千。

一直以来,凉山州唯一一个藏族聚居县——木里藏族自治县把民生工程作为推进木里藏区跨越发展和长治久安的基础性工程来抓,让杜基次尔这样的藏族群众沐浴着党的政策温暖。

牧民定居行动计划暨帐篷新生活行动、“9+3”免费教育计划、卫生事业发展计划,四川省藏区自2009年实施三大民生工程以来,木里藏族民众居住、医疗、教育状况正渐渐改变。如今,木里县已经在全县9个牧场纯牧业区建立起9个藏区牧民定居点,使生活在高寒山区的512户、2169人彻底结束了昔日游牧生活。

就业促进、扶贫解困、教育助学、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百姓安居、道路通畅、环境治理……,凉山州把推动经济发展与改善民生作为中心工作,把着力点放到增进人民群众的福祉上来,目标宏伟、振奋人心。

本版图片均由本报记者王云 摄

新闻推荐

开辟青年人才入党绿色通道

28岁的彝族青年沈克地入党刚刚3年,黑黑的脸上总是挂着笑容。在他的家乡——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木里藏族自治县李子坪乡金子沟村,说起这位年轻的党员,彝族乡亲们总会说:“那个人,是‘苏施\’哦。”“...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