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感恩是为了更好的前进 ——藏区“9+3”学生顶岗实习的故事

攀枝花日报 2012-03-05 09:24 大字

□本报记者 江潇文\图

2009年的秋天,凉山自治州木里藏族自治县的仁青杜基和蔡清发带着自己的梦想和家人沉甸甸的期望,与首批300多名藏区学生一起,来到了攀枝花市建筑工程学校和经贸旅游学校,免费接受三年中等职业教育。

2012年,第一届藏区学生将陆续从学校毕业,走上工作岗位。2月28日,记者采访了在德胜攀煤化公司顶岗实习的藏区学生仁青杜基和蔡清发。

开启梦想 展翅飞翔

仁青杜基,来自木里县俄亚纳西族自治乡,纳西族人。2月28日上午见到他时,他正在球团厂破碎机进料口前,用钢钎捅料。

2011年7月,仁青杜基在德胜攀煤化公司顶岗实习,3个月后就与公司签约,成为正式员工。

“有时候在进料口前一站就是1个小时,时间一长,拿钢钎的右臂就会酸疼。”尽管实习工作很累,但仁青杜基深知,书本上的理论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变成自己的经验和能力。

仁青杜基告诉记者,2009年9月,来到攀枝花后,他在市建筑工程学校机电专业7班学习。新的环境、语言、饮食、卫生、作息等,一度让他不适应。“前几周上课听不进去,特别想回家。”仁青杜基说,当时去的每个学生都想回家,但是老师们很细心地鼓励大家,后来才坚持下来了。

仁青杜基对校园生活有着非常美好的回忆,当初的他如一只蓄势待发的雏鹰,扑棱棱地拍打着翅膀,飞向了梦中的学校,在一个陌生的环境开始自己人生的梦想,通过2年的学习,他开始搏击风雨,凌空飞翔。

相比仁青杜基来说,来自木里县克尔乡的藏族学生蔡清发就有些拘谨了。

但一说起他的专业技能,蔡清发就变成“话唠”了。“我在市建筑工程学校学习期间,就考取了焊工证和电工证。现在是球团厂的一名电工,同时也要维修零件。”头天晚上才上了夜班的蔡清发似乎感觉不到疲倦,他从自己随身携带的小包里拿出工具给记者进行演示,那股认真劲,逗乐了周围的人。

“公司包住,吃饭有补助,还有专门的师傅指导,这样能很快学到更多操作技术。”蔡清发说,在公司实习工作以来,除去必要的生活开支,他将积攒下来的钱,全部用来孝敬父母。“今年过年回家,我父母都说我有出息了。”回忆起将挣来的钱交到父母手中时,蔡清发嘴角漾起了笑容。

学会感恩 报答社会

藏区学生一开始接触电气设备和线路时,感觉很复杂,学起来很恼火。老师不厌其烦地一遍遍为他们讲解,利用晚自修和周末时间为他们辅导,周围的同学也给他们鼓励。

“如春雨润物,学校老师从生活上、学习上一点点培养我们,让我们逐渐能说好普通话,能听懂专业课;在公司,同事又手把手教我更多的技术活,帮助我适应这里的生活和工作,这让我学会了感恩。”蔡清发说:“感恩是为了让我认清自己,更好地前进。”

“第一次用流利的普通话充满自信地与公司同事交流,第一次在公司举行的晚会上带着同事跳锅庄舞,第一次在那么多人面前大声地唱出《感恩的心》……我会倍加珍惜这次工作机会,并努力学习,我要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回报社会,报答所有支持和关爱我们的人。”说起自己愿望,仁青杜基希望通过努力,买个大房子,把父母接来过上好日子。

“我还要学习一些新的东西,拓展自己的知识面,将来回到家乡奉献自己的才干。”蔡清发说,如果没有“9+3”免费教育计划,他可能会一辈子在村子里靠种地、放牧为生。

记者手记:

经过3年的刻苦学习,如今正走上实习工作岗位,这标志着攀枝花第一届藏区“9+3”工作开始开花结果,进入收获阶段。3年来,在党和政府的深切关怀下,在社会各界的鼎力相助下,这些民族地区的孩子们从大山深处走出来,走进他们曾经梦寐以求却“感觉那么遥远”的课堂,树立自信、学习知识、锻炼技能,从学校和老师的手中,他们接过了开启另一种人生的“金钥匙”。

今天,他们收获成长,也迫不及待地想与大家分享三年成长中的点点滴滴。明天,他们满怀着感恩之心,洋溢着满满自信,就要去亲手描绘一个更加精彩的人生。

他们的梦想已经放飞……让我们一起祝福他们。

新闻推荐

“这里也是我的家” ——记市森林公安局仁和分局援藏干部冉建强

□实习生王建“做一个木里人,为木里发展做好每一件分内事。”两年前,冉建强走进凉山彝族自治州木里藏族自治县,成为这里的一分子。作为首批“千名干部人才援助藏区行动”的一员,攀枝花市森林公安局仁...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