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萌角儿”惊艳遂宁
扬琴、阮、二胡、锣鼓……展演一 开场,来自成都市茶店子小学校的川剧乐曲《万年台小景》令观众耳目一新。这个作品根据川剧传统曲牌《摘樱桃》创作,整首曲子由小朋友们组成的民乐团亲自演奏。,“小萌角儿”惊艳遂宁。
展演舞台上,不仅有传统川剧折子戏《别洞观景》《借扇》等唱段,也有不少现代新式川剧作品,如红色题材的《红军来到大凉山》《红梅花儿开》,还有展现当下校园生活的原创话剧《我们在一起》和根据课本改编的原创国学川剧《三个和尚》等。“展演的节目类型非常丰富,有传统折子戏、川剧乐曲演奏、校园题材川剧等七大类。”本次演出总导演郑德胜介绍道。
“能演川剧我觉得很自豪。”冕宁县城厢小学五年级的陈意和身边10多个小伙伴你一言我一语地说道,他们从凉山州坐了7个小时大巴,第一次来参加展演,带来了川剧《红军来到大凉山》。
除这支新兵队伍外,舞台还汇聚“小梅花”演员和历届学校强队等“元老”,集中展示川剧进校园的最新成果,献礼新中国成立70周年。
从应试教育到美学教育
彭州市天彭镇西郊小学已连续参加了五届展演活动,学校的“梨园新蕾川剧社团”凭借川剧折子戏《拦马》,还摘得中国少儿戏曲小梅花“最佳集体奖”。这次他们登台表演川剧《别洞观景》,讲述白鳝仙姑趁兄长夔龙去赴东皇寿宴之机来到人间。20多位小演员穿着白色戏服,仙气十足。
“《别洞观景》主要要表达一种喜悦心情,白鳝仙姑的服装也很漂亮。”主角之一的小学生李林儒说起剧目来头头是道。带队教师周春蕾介绍,《别洞观景》虽然是传统戏,但在服饰、音乐台词上都做了一些现代化改良,使其更适合小孩子表演。目前学校从一年级开始就统一选拔培育川剧苗子,孩子们利用课余时间每周定期练习川剧基本功,系统化的兴趣培养机制让好苗子不断层。
宜宾市南溪区丽雅小学将课本里的寓言故事《三个和尚》进行创新改编,配以诙谐的川味台词和舞蹈。“这个故事孩子们感到熟悉亲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带队老师蒋伶俐表示。饰演其中胖和尚的小演员吴佳欣,也曾获得过“小梅花”,她母亲付贤玉认为,能接受一些美学教育拓宽视野,感受传统文化的美好与川剧中的精气神和美德,对孩子的学习和生活都非常有益。这种观点与遂宁第四中学校教师夏姝玲不谋而合:“这些年随着教育观念的改变,不少家长也从重视应试教育转变到关注孩子的美学教育,孩子们在耳濡目染中,汲取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
五年来,多方合力耕耘,“小梅花”吐新芽。“好几个苗子,嗓音条件、外形、表演感觉都很好,几个学校的老师十分看好他们,等毕业了想抢着要。”几位评委议论道。
为此,省精神文明办、省文旅厅、省教育厅与省内川剧艺术单位多方合作,从政策上给予倾斜,纳入学校能力综合考评加分项并占有相当比重。不少学校邀请彭登怀等业内川剧资深演员授课,对孩子们的技巧、川剧唱段分班培养。逐步形成了一套系统化的川剧优苗培育体系,截至目前,全省的川剧中小学传习普及基地共有68所。
新闻推荐
4日,冕宁县公安局大桥派出所破获一起殴打他人案,抓获违法行为人一名。这已经是违法人邱潘某某因为殴打妻子“二进宫”...
冕宁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冕宁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