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全国主流新媒体瞰四川采访团走进凉山

凉山日报 2017-05-11 09:27 大字

本报讯 5月8日至10日,“喜迎党代会 天府新飞跃”全国主流新媒体瞰四川大型采访活动的A组采访团30余名记者编辑走进昭觉谷克德、四开乡撒瓦洛且博村、阿土列尔村,西昌邛海湿地、西溪乡渔光一体光伏电站、西昌古城、海河天街、冕宁县灵山景区等地,用文字、视频、直播、360度全景拍摄等方式,宣传报道凉山州脱贫攻坚工作和旅游开发等情况。

8日上午,当采访团乘坐大巴车来到谷克德核心景区时,一下汽车,所有人被眼前的美景所惊艳——阳光下,高山特有的草甸一眼望不到尽头,各色杜鹃花像绿丝绒中点缀的彩色明珠,让来自各地的记者们不禁高呼:“美如天堂!”

“谷克德”源于彝族语言,翻译成汉语是“大雁栖息之地”。这里有着“不到昭觉不算到凉山、不到谷克德不算到昭觉”的说法,高山、湖泊、草甸、沼泽湿地、索玛花海、原始森林、众多珍贵的两栖类和爬行类动物等,将这里构筑成独特的“世外桃源”。

走进湿地,当地村民们身着彝族服饰环绕在索玛花海时,记者们又一次不禁高呼:“太美啦!”摄影记者们纷纷拿起手中的相机拍个不停。来自新湖南网的郭立亮说:“对于钟爱摄影的我们来说,遇到这样的美景根本停不下来。”

随后,采访团来到昭觉县四开乡撒瓦洛且博村,村民们正在村委会广场跳着达体舞,广场四周,一片青瓦白墙的砖混四合院毗邻而居。四合院外围墙上生动的彝族墙画,向来客昭示着这里“彝家新寨”的特点。孩童们脸上调皮而灿烂的笑容,广场上崭新的篮球架、儿童游乐设施、太阳能……采访团的不少记者编辑感叹“建得漂亮”、“像城里的小区”。来自大众网的尹海洋说:“几乎很难让人相信,这里在几年前还是另一种境况。”

下午4点左右,采访团来到了“悬崖村”,想看看上面村民们现在过上怎样的生活,但为了确保人员设备安全,爬到第二个休息平台时,大家便收起设备简短休息准备返程。

央视网记者何川第一次来“悬崖村”,坐下来休息时感叹到,以前通过媒体了解“悬崖村”,知道这里条件很艰苦,村民生活很不易,自己来走这一趟,感同身受,更加加深了对悬崖村的了解,也体会到了凉山扶贫的艰辛和不易。浙江在线记者说:“我从未见到如此陡峭的大山,感觉既神秘又让人敬畏,虽然没能爬上山顶,但已经领教了山里生活的艰辛,向为‘悬崖村\’做出贡献的凉山扶贫人点赞!”

当得知未来的“悬崖村”将成为一个集观光、休闲、度假、户外运动为一体的体育旅游特色小镇时,大家为此感到高兴,他们也相信这里会变得越来越好。

9日,采访团在采访观光了西昌邛海湿地、凉山彝族奴隶博物馆、西溪乡渔光一体光伏电站、老城区等地后,纷纷感叹:“这么美的风景、这么好的空气,生活在这里的人真幸福。”搜狐网编辑王谦说,当参观了凉山彝族奴隶社会博物馆后,顿时被彝族文化所吸引,这个博物馆彰显了古朴典雅的彝族建筑风格,展示了彝族奴隶社会制中所涵盖的政治、经济、宗教、历史、军事、法律、风俗习惯等内容,“翔实而丰富的内容令我惊叹不已。”

浙江在线记者柴燕宏说,西昌城真的很美,邛海湿地只是西昌城的一张生态旅游名片,除此之外,它还有厚重的历史文化地理美景。“西昌古城墙上的诗文,楹联琳琅满目,无不诉说着西昌的历史,倾注着文人的一腔情怀。在这极具艺术价值的城楼建筑上,饮上一杯清茶,望着古城区的车水马龙,寻找着心中的一份闲静。大通楼不是一座普通的楼,它是一处具有品位的建筑文化。”

10日,采访团来到冕宁县复兴镇建设村时,被眼前一栋栋精致“洋气”的小洋楼所震撼,人民网编导王斯雨说:“这里就是一个典型的民居建设特色鲜明、产业支撑有力、功能设施齐全、环境优美和谐、管理科学民主的新农村综合体。”

随后,采访团来到灵山景区、彝海、牧羊小镇等地,再次重温了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经过冕宁时的历史,大家纷纷表示,这次来到凉山,感受到了彝族人民的热情,同时也感受到了彝汉民族亲如兄弟的情谊、当年结盟情谊在今天的延续,看到了党的民族政策、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中起到的重要作用。

(本报记者 比木日洛)

新闻推荐

流动大管理难 地方扑火队如何破题

□本报记者吴平森林航空消防协调会,森林防火专项检查,防火宣传进村入户……近一个月来,冕宁县防火办副主任鲜祥辉的行程格外密集。攀西地区持续的高温高火险天气,让他一直在思考,如何提高今年1月刚刚...

冕宁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冕宁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