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职校搭建“立交桥” 升学就业齐步走

四川农村日报 2016-04-15 00:04 大字

汽车维修实训课。

蔬菜雕花练习。

□本报记者 吴平 文/图

在3月中旬的四川中职学校技能大赛上,德昌职业高级中学(以下简称德昌职高)高二学生李宏伟拿到了汽车维修技能项目三等奖。4月12日,省林业扶贫专家服务团来到德昌职高参观考察,德昌职高校长许德权介绍,职业教育成为山区贫困地区学生实现梦想的另一道门。

升学

“非重点”学生有了更多选择

李宏伟是冕宁县沙坝镇人,为了读更好的中学,小学毕业便来到西昌读初中,但没有考上西昌的重点初中。当时,家人想:“这就意味着考不上重点高中以及好一点的大学。与其这样,还不如学个专长,将来好就业。”

“职高不设分数线,普通高中剩下的,我们几乎来者不拒,所以整体生源质量不高。但越来越多的学生意识到读职高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所以现在学校的学习风气越来越浓。”许德权说。

刚入学时,李宏伟第一志愿是计算机,在参观了学校的专业展示,更好地了解每个专业是做什么的后,他调到了汽修班。“在高一第一学期,都允许换专业,让学生以最大的热情和兴趣投入学习。”许德权介绍。到了高二,学生分为升学班和就业班,比例是七三开,前者与普通高中备战高考的节奏一样,后者高二下学期就去企业实习。李宏伟的目标是四川职业交通技术学院的汽修专业。

“这个专业也能出总工程师,参与高科技研发。我在技能比赛中获奖也有助于考取大学。”虽然备考很辛苦,但李宏伟对未来充满期待。

就业

加强实训 毕业后就能上岗

2014年,杨定强来到德昌职高任教,他毕业于成都理工大学技术学院,后又在金堂一家机械制造厂工作。在他看来,学生的训练是足够的,高一学生先在小车床掌握配合件的加工方法,控制尺寸,高二再到跟工厂实际使用的车床练习焊接,熟悉数控操作等,基本毕业后就能上岗。

“德昌职高6大重点专业,每个专业都有一座实训楼,仅餐饮就分了雕花、中餐、面点等不同实训教室,实训课时占到55%左右。”许德权介绍,作为公立职业学校,为教育质量而进行设备投入是不计成本的,这也是很多私立职校望尘莫及的优势。

但另一方面,学生的创造性和视野仍需打开。“好的机械制造不只需要工匠,更需要工艺设计师,能根据千奇百怪的现实需要,设计出以前从没有的模具等。怎么提高创造性?这跟学生平时接触的东西有关,这点山区学生是弱项。”杨定强指出,好在学校里年轻老师越来越多,他们能理解学生调皮、叛逆、不愿循规蹈矩的心理,为创新打造了一个宽松的环境。有个学生有感于种庄稼的辛苦,做了一个玉米打窝器,效果还不错。

“此外,每个教室和一些实训室都安装有多媒体,学校有wifi覆盖,深度挖掘网络教学资源,可以弥补现实中一些欠缺。”杨定强认为,另外,学校也鼓励老师和学生多参加比赛,借此增见识、长本领。

后 记

职业教育让农村学生有了更多实现人生梦想的机会,并且成功几率比普通高考高很多,但真正优质的职业教育资源仍然可遇不可求。

林业扶贫服务团相关专家指出,学校应更自觉地围绕当地产业发展需求,有的放矢地设置专业,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在此基础上为学生提供多种发展的可能,提高每个个体因教育而更好的服务社会、充实自我的成功率。

同步阅读

践行“工匠精神”从当下做起

近来,“工匠精神”成为舆论热点。从形形色色的 “德国制造”到日本的马桶盖,从传代收藏的瑞士表到荷兰的“王室供应商”,这些国外名品纷纷在“朋友圈”刷屏。但问题的关键是,坐而论道不如起而行之,践行“工匠精神”,首先要将其融入工作实践中。

“工匠精神”意味着精益求精、精雕细琢,意味着专业与敬业,更意味着对规则、规矩的尊重与恪守,对高品质产品的责任感与自豪感。

传统上,“师傅”在德国一直拥有较高的社会地位,绝对没有“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历史羁绊。各行各业平等互尊的观念深入人心,社会上没有瞧不起“蓝领”技工的风气。当今,德国普通公务员的收入可能比不上管道工,高级技工的待遇可能会超过大学教授。

一整套制度保障为“工匠精神”插上腾飞的翅膀。从中世纪行会开始,德国便形成了一套比较完善的职业技术培训体系。1969年,德国出台《职业教育法》,明晰政府、行业协会、职业院校和企业在职业教育与培训的权责,推动实行企业和学校同时进行的 “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在德国,大约有350种官方承认的职业执业资格证书。所谓“一证在手,终身不愁”。德国年轻人中,差不多每3人中就有2人通过“双元制”教育拿到证书实现就业。此外,德国政府还对技工再教育提供补贴,仅2014年就有超过17万技工享受到相关补贴。

与其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锻造“工匠精神”是一项系统工程,尤当戒除“短平快”式的心浮气躁。我们要从自己做起,从当下做起,从拧紧一颗螺丝钉做起,让“工匠精神”成为理所当然,并融入我们的血脉之中。 据新华社

新闻推荐

来自东北的80后夫妻 为了山区孩子扎根凉山

张春玉给同学们上课很精彩。每天放学,王丽丽都要嘱咐孩子们路上小心。“不走了,我们要在这里生根发芽结果。我们就是这大山里的一棵草,我们要成长为一棵树,为这里的孩子撑起一片天地。”——张春玉、...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