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五年任务两年完成 以务实之举坚决打赢扶贫开发攻坚战

四川经济日报 2015-11-26 00:13 大字

□赵 勇

近期,我县积极对接“十三五”规划,结合“省 17 条”和“州12个扶贫专项实施方案”等重大政策,制定全县《扶贫攻坚十二个专项实施方案》和《2015-2017扶贫攻坚总体规划方案》,进一步明确了冕宁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扶贫攻坚的目标任务、主攻方向、对策措施。

一、瞄准目标、逐年推进,***奔小康

瞄准“五年任务两年完成,2017年实现全县41个贫困村20428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打赢扶贫攻坚战”的目标任务,分年度制定到乡到村到户的扶贫脱贫计划,确保到2015年,全县减少绝对贫困人口1430户5102人;2016年,全县减少绝对贫困人口2239户8065人,安宁河拖乌片区13个贫困村全部消除贫困摘帽;2017年,全县减少绝对贫困人口1893户7261人,消除贫困村28个,实现贫困户、贫困村全部脱贫,贫困农民人均纯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以上,真正实现贫困群众收入水平有明显提高、生产生活条件有明显改善、自我发展能力有明显增强的目标。

二、重点突破、精准发力,五大扶贫改面貌

坚持规划引领项目、项目整合资金,三年内(2015-2017年)累计投入35.61亿元,坚持一手抓安宁河流域地区又好又快率先发展,一手抓泸宁、里庄、大桥拖乌三大片区扶贫攻坚、脱贫致富,深入推进“五大扶贫工程”、“七个一批”扶贫攻坚行动计划,打好扶贫攻坚歼灭战。

(一)在基础设施建设上精准发力,持续破除制约发展瓶颈。累计投资22.79亿元,加快“修路+水利、电网、通信、新村新寨”等基础设施建设,破除基础瓶颈制约,改善贫困地区生产生活环境。一是打好“交通大会战”。加紧实施第一轮凉推方案,及时推进以农村交通路网为重点的“二推”方案,全面完成县乡道改善工程、通乡油路、通村硬化路建设和溜索改桥建设,特别是41个贫困村28条266.3公里的通村通畅工程建设,根本改变群众“出行难、行路难、运输难”状况。二是加快农田水利建设。全力推进大桥水库灌区二期工程、饮水安全项目、安宁河堤防建设、中小河流防洪治理规划治理、山溪沟治理、小农水项目建设。三是加快电网、通信建设。力争2015年解决20个村无电人口用电问题,实现全县村村通电;2016年实施农村电网升级改造工程,农村电网升级改造工程覆盖面达100%,逐步实现县域电网同网同价、供电服务均等化,18个村的电信乡村宽带及12个村的电信4G覆盖。四是加快新村新寨建设。按照业兴、家富、人和、村美的标准,加快49个新村新寨建设,全面完成现有农村危房改造和330户廉租房建设,深入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和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创建省级生态乡镇8个、州级生态村60个、县级生态家园1200户。

(二)在生态产业发展上精准发力,不断夯实脱贫奔康根基。以农民脱贫致富增收为核心,突出“核桃+油橄榄+特色农业+畜牧业+劳务”的产业发展,在安宁河平坝建设粮、烟、果、猪、菜经济带,二半山区建设核、橄、椒、薯、羊、鸡、桑经济带,高寒山区建设牛、羊、药、反季菜经济带。“多村一品、一乡一业、一户一策”,支持引导41个贫困村“长短结合、以短养长”,因地制宜加快产业培育,特别要突出品种选育、强化科技推广,抓好核桃等生态产业发展,做到三年内“应栽尽栽”,然后建厂进行产品精深加工,实现“三个5000元”:即长期项目实现贫困人口人均种植核桃50株、户均栽植核桃5亩,2016年全县新种植核桃20万亩,2017年新种植核桃30万亩,2018年新种植核桃30万亩,农民人均林业收入达到5000元;短期产业实现贫困户均养殖泸宁鸡20只、养羊5只、养猪2头、种植烟叶、马铃薯各10亩,实现贫困户人均农牧业收入5000元;提高劳动技能,每户输出劳动力一个,每户年实现劳务收入2万元,实现人均劳务收入5000元,力争在全县建立100万亩核桃基地、100万头生猪肉羊基地、100万只泸宁鸡家禽基地、10万亩优质烤烟基地、10万人劳务输出基地“五大基地”,为同步全面小康奠定坚实基础。

(三)在突出问题治理上精准发力,着力阻断贫困代际传递。一是打好“教育扶贫大会战”。 坚持把教育作为扶贫攻坚的治本之策,投入资金11039.34万元(其中2016年6439.34万元,2017年4600万元)免除学前教育保教费、促进学前教育发展、稳步实施民族地区15年免费教育计划、实施乡村教师专项支持计划,从根本上提高贫困群众整体素质,增强就业创业本领。二是打好“禁毒防艾攻坚战”。 全面加强禁毒执法、预防教育、戒毒康复、进度管理等工作,深入实施“四免一关怀”政策,加大对艾滋病患者帮扶力度,坚决铲除“两大毒瘤”。加强县级综合医院建设,发展县级中医医院,推进乡镇卫生院改造,到2017年,所有县级医院达到二级甲等水平,从根本上解决因毒因病致贫返贫问题。三是打好“计划生育管控战”。坚持“三个不变”,大力实施“计划生育五年专项计划”,坚决防止人口无序增长,着力破除“越穷越生、越生越穷”的恶性循环。四是打好“文明新风倡导战”。围绕创建省级卫生县城目标,深入推进彝区健康文明新生活运动和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认真开展婚丧嫁娶高额礼金和铺张浪费问题专项治理,深入实施科技、文化、教育、卫生、计生、文明“六进彝家”行动,教育引导群众移风易俗,破除陈规陋习,养成文明新生活好习惯,形成文明健康新风尚。

三、强化保障、务实推进,确保扶贫任务落实

一是加强扶贫攻坚工作保障。全面落实扶贫工作党政“一把手”负责制,按照“县负总责,乡镇主体,村抓落实、部门协同”的工作机制,逐级压实责任。积极对接“十三五”规划,整合民生资源,重点推进涉农资金整合,对同一个区域同步投入、集中使用。县财政按2012年本级一般预算收入的2%确定基数,建立县扶贫开发资金,到2017年前每年按10%递增,保障扶贫项目运行。同时,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对扶贫攻坚重点项目、关键环节、工作流程实行全过程监管,通过抓领导促落实,抓廉政筑防线,为扶贫攻坚提供强有力的组织和纪律保证。

二是加大驻村帮扶工作力度。在82个县级机关、事业单位和21乡镇中选派123名干部组成驻村工作组,到41个贫困村开展驻村帮扶。37名州、县级领导每人联系一个贫困村,县委常委、副县长主动担责,承担里庄、泸宁片区条件最艰苦的贫困村联系工作,其他4个贫困村由4家县级部门对口联系,并委派一名县领导负责工作督导,实现41个贫困村都有州县领导和驻村工作队具体抓扶贫攻坚工作。同时,从县乡机关、国有事企业单位、人才递进培养计划学员和后备干部中,精挑细选具有农林牧、文教卫生等教育背景和工作经验、懂“双语”的优秀干部到41个贫困村担任党组织“第一书记”,与“第一书记”签订目标责任书,全面推行第一书记“日记月考年评”制度和任职期满考核制度,推动扶贫脱贫任务落实。

三是加大督查考核力度。把扶贫攻坚工作作为检验干部的重要平台,进一步完善督查落实、效果评价、业绩考核机制,提高***工作考核权重,将考核结果作为各乡镇和各部门目标责任考评的重要依据,加大惩戒约束和考核结果运用力度。同时,纠正党员干部“庸懒散浮拖”不正之风,实现“被动应付”到“主动作为”的态度转变,引导贫困群众摒弃“等、靠、要”的依赖思想,实现“要我脱贫”向“我要脱贫”的动力转换。对不上心不在状态的、思路不清推动不力的、消极应对推诿塞责的干部及时约谈、限期整改,整改不力的坚决调整、通报批评,力求通过精准考评,严格兑现奖惩,调动有关部门和基层干部***脱贫、谋事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和能动性,为贫困村脱贫致富奔小康提供强大的动力支持。

(作者系中共冕宁县委书记)

新闻推荐

补齐“短板” 谋势发展冕宁:加快建设西昌经济圈经济强县步伐

杨发超四川经济日报记者尹华高“深刻认识、科学处理好谋划未来发展与推进当前工作的关系,围绕既定目标,着力补齐‘短板\’,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为‘十三五\’发展开好局、起好步。”谋划“...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