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四川烟草公司冕宁建“太阳能提灌站”阳光“照亮”彝家儿女致富路

四川经济日报 2015-08-10 00:44 大字

四川经济日报记者 胡智 文/图

如今,烟草产业已经成为凉山彝区致富增收之路上离不得的支柱产业,每年有数以万计的山区烟农寄希望于田里的一片片小叶子,将来能为自己带来“大票子”。

面对广大烟农的期盼,四川烟草公司高度重视,与凉山州委、州政府共同携手,在烟田基础设施建设上加大投入力度,始终秉承“帮农惠农、责无旁贷”的中心思想,一心为烟农服好务,保障他们每一年都有好收成。

在烟草丰收时节,本报记者近日跟随四川烟草公司组织的“现代烟区行”采访组一行,再次前往凉山州,更加深入地了解四川烟草公司采取怎样的措施,来保障山区烟农的“小康”路。

新奇的“太阳能提灌站”

凉山州冕宁县回坪乡地处二半山区,那里常年靠天吃饭,根本没有可依靠的有效水源。2008年,四川烟草得知这一难题后,当即为当地群众修建了800余口5立方米的小蓄水池,基本解决了当时的生产所需,得到了老百姓的称赞。

但随着天气状况逐年恶劣,水源的枯竭,这800口蓄水池到2012年底时基本上已经处于无水可蓄的尴尬境地。

2013年1月,四川烟草另想妙招,依托回坪乡丰富的光照资源,在当地建起了以太阳能为依托的新能源提灌站。

太阳能提灌站在当时的农村,还属于较为新奇的东西。“当时建太阳能提灌站在我们这边还是第一次听说,心想太阳能怎么能把水引起来,要不就很贵很麻烦,反正大多数人那时都持怀疑态度。”横路村烟农胡德才对记者说道。

后来,在烟草行业工作人员和当地干部的齐心解释下,当地百姓终于认识到这个所谓的用阳光来灌水的设备,是能够为他们自身带来巨大经济效益的东西,才渐渐开始接受。

阳光引出生命之泉

太阳能提灌站在历时4个月的建设期后,于2013年5月正式竣工。“记得那天很多人都高兴坏了,太阳能引出来的水哗啦啦地流着,我们的眼泪也跟着往外涌。”胡德才说道。

正可谓好事不愁多,在烟农们为今后生产用水不再担忧之时,一个更好的消息让烟农们乐开了花:“因为当地地下水优质的水质,引出来的水均可直接饮用,不仅解决了生产用水问题,同时他们的生活用水也不用发愁了。”

28岁的李昆是横路村三组的村民,他从10多年前便开始种植烤烟,现在每年依靠10多亩的烤烟养活自己的两个孩子。

“以前我们吃水和灌水都要从三公里外的山上去拉,最早以前是自己背,后面是马驮,再后面是拖拉机拉,当时每亩地用水成本是30元,一个月要花100多元在用水上面。”从曾经人背水,到现在水自己来,李昆感慨万千。

在横路村烟叶烘烤工场,一位正在忙碌的烟农告诉记者:“这是今年我们家的第一炕烟,估计可以卖一两千元,质量比以前提升了好多,收入自然也就增加了。”

“现在靠着太阳能提灌站,解决了村民的生产生活用水问题,大家种起烟来就更加有底气了。”胡德才说,这个项目真的是横路村的希望之泉。

方便耐用意义重大

太阳能提灌站项目极大促进了凉山彝区以烟为主的大农业产业进一步发展,为当地烟农增收致富提供了首要保障。

比起传统电力提灌站而言,太阳能提灌站在安全、方便、智能等方面都有着巨大的优势。

“横路村太阳能提灌站的运行寿命为25年,受益户涉及回坪乡横路村、庙高山村。项目由太阳能泵站1座、输水管道3000米、1000平方米蓄水池组成。其中配套了太阳能电池板184块、专用水泵3套。总投资219.18万元。”凉山烟草公司现代办主任卓永君介绍道,该项目还可解决6000亩基本烟田灌溉和当年修的800余口5立方米小蓄水池的储水需要。

就管理而言,太阳能提灌站采取智能化机房设计,可实现电脑远程控制,一般在县城里就能够控制水泵的开启或者关闭,实现实时监管。

而新能源提灌站的建成,受益的不仅是烟叶产业,提灌站配套的蓄水池所蓄的水还可供蔬菜、果木等其他农业产业的需要。正是这样一座小小的新能源提灌站,改变了两个村、一个乡群众的生产生活方式。

据介绍,四川烟草还会继续加大投入力度,在着力建设现代化烟区的基础上,多元化保障山区烟农增收致富。规划到2020年,在凉山投资17300.15万元,在6个产业县市开展新能源利用,建设28座太阳能提灌站。其中,行业投资16970.15万元,政府配套投资330万元,项目规划建设在会东14座、宁南2座、普格4座、盐源3座、冕宁4座、西昌1座,共计新增灌溉面积14.91万亩,进一步改善彝区大农业产业的基础设施条件。

新闻推荐

刘捷在凉山调研时强调推进转型升级 培育经济增长新动力

四川经济日报凉山讯(记者尹华高)11月28日-29日,副省长刘捷深入凉山州调研,并听取工作情况汇报。刘捷强调,要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和省委十届七次全会精神,坚持创新发展理念,以提高经济发展质...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