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和谐新风常驻 大步奔向小康 分钱咯!板诺洛村又分钱咯!

凉山城市新报 2015-12-14 17:05 大字

村民们哗哗数钞票。 村里建起了运动设施,村民锻炼有地方了。 村民津津有味观看坝坝电影。

坑坑包包的土路不见了,偷盗斗殴不再发生了,家家户户都把宽敞、明亮的房子修起来了。美姑县候播乃拖乡板诺洛村村民的生活和城里人没什么两样,更让人羡慕的是,他们每年还能从矿山里分得红利。

文/图 本报记者 石进 陈小玉 

初冬时节,走进美姑县候播乃拖乡板诺洛村,一栋栋独居彝族特色的四合院坐落在涟渣洛河畔,宽敞的水泥大道通向家家户户,一盏盏太阳能节能灯宛如一颗颗耀眼的星星,把这个矗立在大山深处的村寨照得灯火通明。马路上印象当中的牛粪、马粪不见了,在村委会前的坝子上,村民们排起队,一个一个领今年从矿山里分得的红利。

“要数清楚哦,金额正确了,才在表格上签下自己的名字。”村支书阿候娘娘不停地提醒着村民们,有些不会写自己名字的,数完了钞票后,就在签名处按下自己红彤彤的手印。

“看,今年又可以多杀两头猪来过年了。”村民吉连华达拿着分得的红利,高兴地说。

有村规民约作保障

村里的治安好多了

板诺洛村包括3个村民小组155户645人。过去,由于经济发展滞后,再加上家支观念比较严重,村上经常发生治安事件,大家支欺负小家支、偷盗抢现象在这里很普遍。有时候,邻里之间的一件小纠纷,四、五年也解决不下来。

“那时候,晚上放一双鞋子在家门口都要被偷。”现年62岁的村民阿支有斗告诉记者,为了防村里的小偷,白天去劳作时都会留一个人在家里看房子。

“要发展,先把村里的治安整治下来。”每一次召集村干部开会时,阿候娘娘都把整治治安摆在重要的工作日程。

1998年1月21日,对于板诺洛村来说,是个很有历史意义的日子。这一天,村两委召集村民代表成立了村调解委员会,制定了第一个村规民约,全村17个家族各选出两个正副组长。

1999年6月,为了进一步完善村规民约,村两委会再一次召集全体村民,杀了37头猪,修订了村规民约。记者看了看粘贴在村委会办公室墙面上的村规民约,内容很丰富,共16条,大到吸毒贩毒的刑事案件,小到邻里之间的一个小纠纷,都规定在村规民约上。

“为了确保村民粮食增产、经济收入增加,防止牲畜破坏庄稼,如牲畜破坏庄稼被打死,不赔牲畜价;为了确保正常开展教育教学工作,每户人家如有3个7-11周岁孩子,其中2人必须入校学习,有2人必须有1人入校学习。”

……

细看下来,村规民约涵盖了教育、卫生、治安等一系列关乎日常生活的琐事。

阿侯娘娘拿出一个工作笔记本,封皮上写着“调解协议记录本”7个字,里面许多页上都有被调解当事人按下的鲜红手印。根据记录,从1998年以来,调解委员会调解的事件每年都在递减。

50多岁的退伍军人吉列伙达告诉记者,1991年,有个村民家一头牛被偷走了,怀疑是另一家人所为,两家人为这件事发生争吵,还各自叫来了家支。两边眼看就要打起来,后来还是村里的调解员来解决好的。

“新生活还是要以和谐为主线。”阿侯娘娘说,村里还成立了理事监督会,及时摸排和调处村内及周边的矛盾纠纷,真正做到小事不出组、大事不出村。

该村大力倡导一事一议制度和村民代表大会制度,把村内的重大事件进行通报和表决,增强了普通群众参与村务管理的积极性和责任感。

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上,把禁止偷牛盗马、吸毒贩毒、打架斗殴等规定纳入村规民约,群防群治、严格监督、严肃处理,创造了连续14年无偷盗和刑事案件发生、无吸毒贩毒人员、无上访人员的纪录。

如今的板诺洛村,早日奔小康已成为了村民们的头等大事。

搭上彝家新寨建设快车

村里大大改变了模样

通过村规民约治好了村里的治安后,摆在板诺洛村两委会面前最大的难题是村里的基础设施落后。由于地处涟渣洛河畔的山谷里,板诺洛村过去没有一条像样的公路,很多老百姓住在简易破旧的木板房里,点着松油灯过着雨天一身泥,晴天一身灰的苦日子。

2012年,伴随着彝家新寨建设新风,板诺洛村80户村民搞起了彝家新寨建设,其中50户为新建,30户为改造。新房主房建筑面积控制在65平方米以内,砖木结构。偏房和畜圈、厕所根据农户具体情况,采用单坡屋面。门窗的彝族特色装饰、牛角穿枋等按县统一要求制作。建设资金补助标准每户不低于1.85万元,其余由农户自筹。

改变了住宿环境后,在县交通局的支持下,一条4.2公里长的入户水泥路修到了家家户户门口。2013年,村里的水电也在农网改造项目的支持下实现了全覆盖。去年,村里又花了8万多元,在入户水泥路边安装了45盏路灯。如今,晚上走在板诺洛村,明亮的灯光把路面照得亮堂堂的,再也不用担心摔跤掉沟里了。

调整产业结构

奔小康的路子更宽了

由于地处河谷地带,板诺洛村长久以来就有种植核桃、花椒、白杨树的习惯。但由于管理技术跟不上,再加上品种老化,核桃和花椒的产量很低,卖出的价格也总是上不去。

为了改变这一产业结构,村两委通过实地调研,把核桃树全部嫁接成新的品种,同时扩大种植面积。现在村里人均种植了35株以上核桃,全村共有核桃树2.8万多株。就这一项,每年就为村里带来了200多万的收入。白杨树、黄杉松人均也种植了529株。

“产业持续发展才能带动农民致富,农民富裕了,生活文明就更容易了。”板诺洛村村委会主任阿支杨扎深有体会地说。

为了拓展致富路,板诺洛村在美姑县委、县政府、县农牧局的支持下,积极带领村民发展畜牧业。去年,全村养殖多胎山羊700余只,户均养殖5只以上,预计能在明年发展成1600只左右,每户增收600元。现在全村四畜存栏2315头(只),每年出栏1500多头(只),计划到2018年,每年出栏不少于2000头(只)。就这一想,每年也能为全村带来200多万的收入。

“现在条件好了,种什么、养什么都收入高,去年我的一颗核桃树就卖了7000多元。”村里的核桃大户吉列比尔高兴地告诉记者,他们家去年仅卖核桃的收入就有3.5万元,今年价格虽然比去年低,但收入还是不错。

“产业兴,奔富的路子更宽了,现在村里的矿山也以入股的方式给磷矿公司开采,每年家家户户都分到不少的红利,再过几年,我们奔小康的希望将会提前实现。”村支书阿候娘娘给记者算了一笔账,1998年,村里的人均纯收入只有485元,2014年增加到人均纯收入6050元,到2020年,村里的人均纯收入将会突破万元。

收入好了,村民们的精神面貌也在改变着。现在,村里的硬件软件设施样样俱全,为了丰富村民们的精神文化生活,村里购买了电影放映机,每个月至少放两次教育片给村民们看。农家书屋里添置了3000多册书籍,遇到劳动节、国庆节等重大节日时,村上还组织村民们表演歌舞。

“以前吃了饭就聚在一起喝酒赌博,现在我们要么是在农家书屋看自己喜欢的书籍,要么是聚在一起打打篮球、跳跳舞。说实话,我们的日子和城里人没有区别。”在操场的一角,几个正在打篮球的小伙子告诉记者。

板诺洛村,真的变了,变成了一个大山深处幸福美丽的彝家村寨。 

新闻推荐

不仅要让贫困群众脱贫还要过上好日子凉山将实施十五年

不仅要让贫困群众脱贫,还要过上好日子。凉山将实施十五年免费教育。不起眼的核桃让村民走上了致富路。波乃乌村有耕地面积512亩,农作物以荞麦、玉米、土豆为主,无主要经济作物耕地,村民收入主要来源...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