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光溢彩的美姑文物
皮铠甲(国家一级民族文物)。 法铃(国家一级民族文物)。 银蓑衣(待定文物)。 战袍(国家三级民族文物)。
流光溢彩
的美姑文物
□文/图 本报记者 萨古曲惹
美姑县地处大凉山腹心地带,这里是凉山彝族的祖先——古侯、曲涅两大部落后裔的繁衍地,民族文物丰富多彩。先辈们留下的这些流光溢彩的文物,是彝族人民最宝贵的文化财富,也是彝民族千百年来智慧的结晶。
2000年7月10日批准成立美姑县文物管理所。
2013年9月16日,中国美姑彝族文化博物馆正式挂牌成立,标志着美姑县对彝族文化的研究保护和挖掘利用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
博物馆内陈列有新石器时代遗址、石器、陶瓷;春秋战国时期的石板墓;明代的时刻,清代的瓷器,有剑、铠甲、服饰、古战旗和毕摩经书及其法具等具有较高学术研究价值各种文物。这些文物从不同层面和不同角度,反映了美姑彝族早期的政治、经济及其精神文化生活风貌。
美姑不仅是彝族文化保存最完整的地方,也是彝族生产力、生产关系、意识形态和宗教文化保存比较完整的民族地区。为展示、保护、传承和弘扬美姑彝族优秀灿烂的民族文化,县十三届人民政府第十六次常务会议研究决定将美姑县文物管理所更名为中国美姑彝族文化博物馆,建设一座爱国主义和文化教育基地。
近日,记者带着虔诚的心情走访了中国美姑彝族文化博物馆。
“美姑是大凉山民族文物的藏地,中央民族博物馆和凉山州奴隶社会博物馆的许多宝贵馆藏文物都来自美姑。美姑县的文物陈列室,是目前凉山州县级文物陈列室中文物等级最高、数量最多的一个。”中国美姑彝族文化博物馆馆长吉克阿佳说。
走进文物陈列室,沿着墙体是一圈整整齐齐的玻璃柜,陈列室中央是个“口”字形的玻璃柜,记者从未见过的各种文物一动不动地沉睡在玻璃柜里,每件文物都在默默地讲述着一个古老的故事,凝结着一个民族的聪明才智。
“这是唐代时期彝族毕摩大师阿苏拉者的法铃,国家一级民族文物,是目前同类文物中的孤件。”吉克阿佳说:“据说这是阿苏拉者大师在当时的唐朝时期,受当朝官方派遣专程赴印度竞考宗教教士时荣获的金奖奖品,他一共获得一个铜汞混质的法铃(彝族称之为‘毕摩毕举\’)、一个金法扇(彝族称之为‘切克\’)和一个木质的金饰神签筒(彝族称之为‘吾土\’),“吾土”现在已经被收藏在中央民族博物馆,‘金切克\’流失在民间,至今依然下落不明。这是个皮护颈,是元代时期彝族战争时用来保护颈项的战服,国家一级民族文物。这是犀牛皮质的皮铠甲,是明代时期彝族战争时穿的上装战服,也是国家一级民族文物……”
吉克阿佳仔细、认真地给记者一一介绍起馆里的各种宝贵文物,记者似乎也穿梭在深邃的彝族历史岁月间,深情阅读着一个个古老的故事与美丽的传说。
据悉,珍藏文物共有257件文物,其中国家一级民族文物4件,国家二级民族文物11件,国家三级民族文物36件,一般民族文物206件,还有许多文物留存在民间。
新闻推荐
文艺工作者在大风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采风。本报讯7月6日至10日,美姑县委宣传部和美姑县文联,组织州、县文艺工作者,深入乡村开展文艺采风创作,推进“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题实践活动扎实开展。在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