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与大地:春之奏鸣曲
春天的板诺洛村,生机盎然。
“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开展文艺工作密切联系群众活动,在春天的美姑县,盛开着缤纷的花朵。从3月12日到西昌,13日直接进驻到候播乃拖乡板诺洛村,至21日一早离开县城,整整9天时间,我们收获了太多的真情和感动,可谓满载而归。
这也是“写意大凉山:当代知名画家画凉山”系列艺术活动的第四站。凉山州文艺评论家协会得到美姑县委宣传部大力支持,板诺洛村干部更是热情帮助;画家们以对艺术虔诚和认真的态度,潜心写生创作,精彩之笔在画布与纸本上游曳,表现形式各异的美术作品迭出。
对现实生活的持续关注
在中国当代艺术史范畴谈论西南艺术,有一个鲜明特点,那就是对现实生活的持续关注,并且具有强烈的批判现实主义特征和鲜明的地域性,尤其是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以四川美术学院进京展为代表,四川的“乡土绘画”敢于正视生活,反映生活的真实面貌,罗中立、何多苓、程丛林是其中优秀的代表画家,当然他们都画过凉山彝族题材,其画作代表了中国美术在那个年代所能达到的人道主义的思想高度,因此他们其实也逐步从地域文化中走出,转向对人类命运的象征性表现。
美术评论家殷双喜先生就曾断言:“毫无疑问,西南艺术的中心在四川。”只不过,西南艺术中对于现实生活的强烈关注,往往使艺术家和观众易于忽视作品的艺术语言与技巧,某种程度上影响了艺术作品的品位与观赏性。
有了这样的传统或者积淀,我们不难理解,四川美院许多画家的追求:关注人在特定环境中的生活,关注人在当今时代的精神相貌。
当代艺术走进百姓生活
艺术与大众的关系是一个历久弥新的话题。在经历了一个短暂的对西方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艺术的学习模仿期,进入21世纪之后,中国当代艺术已经进入了一个独立创造的新阶段。“中国当代艺术正处在工业化、城市化和全球化巨变时代的中国社会,中国人的心理和精神世界进行了深刻的警示,”美术评论家王端廷先生认为,“它不仅对我们面临的困境提出了警示,也给我们展示出未来的希望。”
与“85新潮”时期艺术家居高临下、自命不凡创作立场不同,中国当代艺术家已经改变了策略。如何用朴实的艺术语言表达深奥的寓意,如何让艺术更好地为观众所理解和接受,是他们优先考虑的问题。
长期从事教学的版画家钟长清介绍:“教学中首先解决造型基础,其次是绘画语言,最后才是应变能力。”他直言,我们培养的是艺术工作者。
与此观点呼应,版画系主任邵常毅认为:“艺术家也是一个普通人,摆正心态比什么都重要。”
艺术工作者与普通百姓,艺术与凉山大地,成为和谐的春之奏鸣曲。
文/图 本报记者 何万敏
新闻推荐
上世纪30年代的曲伙家的全家福。20世纪30年代的毕摩祭祖仪式。彝族妇女和儿童。彝族男子的集会。身披察尔瓦的彝族男娃。诺苏,是彝族人的自称,意为“黑色的民族”、“尚黑之族”。黑彝是诺苏奴隶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