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姑县名的
①
②③
美姑县析置和正式成立都用古代古侯、曲涅两支系汇合结盟遗址“莫古”谐音取县名,内涵深邃。
①
今美姑县位于凉山东北部黄茅埂西侧,古代为“斯普嘎洪”领域,境内曾住有佘佘、濮苏乌乌等民族,因不适应气候环境变化,于春秋战国前后逐步消失。汉武帝建元六年(公元前135年)置犍为郡被列入所属堂琅县领地,人烟稀少,没有具体地名,称今凉山河(即美姑河和溜筒河总称)为“卑水”,属犍为郡通向今西昌为中心的凉山中西部必经之地。
随着朝廷统治地域扩大和汉民迁入,原居住今西昌一带的邛部后裔不断向东南云南、贵州境内迁徙移居,邛部之第110多代后裔古侯、曲涅居住于兹兹甫武(有人说是今云南昆明或昭通,也有人说是今贵州威宁),他们向西北祖籍方向回迁移居。在古侯之第18代后裔的古侯支系从云南巧家渡金沙江经布拖等地来到今美姑县洛俄依甘乡林木莫古村境内。曲涅之第19代后裔的曲涅支系也从云南永善渡金沙江经雷波等地来到这里。他们相约在一座黄土梁子(现称“莫古格埠”)平台上汇合结盟,共同开辟大小凉山并逐步形成部落式凉山彝族奴隶社会。
②
古侯、曲涅两支系汇合结盟遗址——莫古格埠成为闻名全州的凉山彝族发祥地,今凉山州及周边彝族大都是从这里起点繁衍发展起来的,虽汉时东部有哈拉氏居住,后来也有阿莫惹古等支系迁入。但至今从“莫古格埠”繁衍迁徙各地的古侯、曲涅两支系后裔仍是凉山彝族之主体。由于历代朝廷和国民党政府都没有真正统治过凉山彝族地区,加上部落各自为政,这里未曾推行朝廷年号和公元阳历,学术界对“莫古结盟”年代争议较大,确定凉山社会形态的《凉山彝族奴隶社会》一书中的推测是“大概相当于公元前后或唐代初期”。“格埠”指土包梁子,“莫古”本意为“见面亲热”,后人称这里为“林木莫古”,示意为凉山彝族中心地段。
汉武帝西通南彝后,历代朝廷和国民党政府虽把今美姑一带列入版图作为属地,但都未设置过行政机构直接统治,而是各部落头人分别自行管辖。除“莫古结盟”外,这里还发生过两大颇有影响的历史故事:唐末宋初,著名毕摩大师阿苏拉则(曲涅支系后裔)居住在今美姑大桥一带,传经教徒创立毕摩体系,其徒孙遍及美姑为中心的凉山各地,为传承凉山彝族历史文化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1908年(彝族称猴年),披着“探险家”外衣的英帝分子布洛克窜入今美姑县境内,搜集社会状况、自然地理和水利、森林、矿藏资源等情报,他目中无人、横行霸道引起公愤,而被彝族群众杀死在连渣洛河畔(今美姑县采红乡拉巴村境内)。一贯屈服于帝国主义的清王朝兴师动众,于1909年(彝族称鸡年)责令四川总督赵尔丰调集数万官兵从西昌、马边两路进剿,会师牛牛坝,烧杀虏掠、残酷镇压反帝彝族人民。各自为政的凉山河畔各家支部落自动联合奋起反抗,迫使清军退兵,谱写了一部凉山彝族反帝反压迫的英勇斗争历史,至今“猴年灭洋人,鸡年驱官兵”成为彝族群众中广泛流传的豪言。美姑是凉山彝族起点、繁衍、发展和独家开发之地域,直到解放前境内没有一户其他民族杂居,属众所公认的凉山彝族腹地和灿烂文化密集区。
③
解放初期,西康省西昌地委、四川省乐山地委分别派出少数民族工作团进入美姑南、北部,开展团结上层、宣传政策、筹建地方人民政权等工作。1952年在昭觉境内析置和1956年在甲谷正式成立美姑县制时,因历史上这里没有统一名称,按照彝族上层人士们建议并经上级党委政府批准,用“凉山彝族中心”之意的“林木莫古”中的“莫古”二字谐音取彝汉语县名,标志着她是凉山彝族发祥地新生人民政权。
实地瞻仰古代古侯、曲涅两支系汇合结盟遗址“莫古格埠”,听着老村民们眉飞色舞描述古代古侯、曲涅两支系汇合见面之亲热气氛、开荒撒播甜荞麦荞花盛开之美景女婚嫁之欢乐场面、放牧狩猎之情趣和与猛兽搏斗之惊心动魄故事等等,老者们都说凉山彝族是从这里分支迁徙各地逐步形成黑彝、白彝、土司三大阶层体系的。考察中我也发现这里的住宅、习俗礼仪等还保持着古代彝族的一些风格。凉山各地几乎看不到甜荞麦了,这里家家户户却都生产这一凉山彝族最早种植的粮食作物。后来地方政府和文化部门采纳我在《凉山彝族发祥地——莫古格埠》论文中提出的建议,把”莫古格埠“作为文物重点保护起来,使之成为对今人和子孙后代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民族发展教育基地。
用古代古侯、曲涅两支系汇合结盟遗址“莫古“二字谐音取县名,不但深刻揭示了美姑县历史渊源和文化内涵,对于研究整个凉山彝族发展、促进文明进步等也是很有积极意义的。
新闻推荐
只有有缘人才能看到的狐狸峰全景。这是记者在另一次采访活动中偶然拍到的。在悬崖上开通的通往波莫峨泽的山路。□文/图本报记者俄木尔坡通往波莫峨泽的一路上,全是悬崖陡壁,沟壑纵横,十分危险。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