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一位党校学员的蹲点日记(三)

四川农村日报 2015-07-21 08:48 大字

7月9日 星期四 小雨

我从秦巴山区来,那里也是扶贫攻坚的主战场之一。但这里的赤贫状况,远远超过我的预料,笔墨很难形容得出。

不知是什么原因,牙疼并不因又打针又吃药而得到缓解。不过,继续入户走访间歇,看到了一个叫周洪成的养猪大户,心情便很好。

这个热情的小伙子,自豪地说他是共产党员。他去年争取政府补贴12万元,共花120多万建起了这个养猪场。面积有1400个平方米,目前存栏猪300多头,年出栏超过600头。邹乡长说这个养猪场是雷波目前最大的。

小周说起他的养猪事业滔滔不绝:他主要养黑猪,饲料喂芭蕉芋,肉质特别细嫩。芭蕉芋喂的猪儿,其他地方还没有过,因此很有特色。

“每天要消耗3000斤芭蕉芋,我自己种了70亩。说起芭蕉芋,我们这里田边地角到处疯长,以前没得啥子好大个用处。我的眼睛主要就是看到了这个。现在对了,我一下子向乡亲们预定了40万斤。”

小周说他养猪收入不错,就是有些辛苦。但是,辛苦点就能挣到钱,他说他要做给其他 “懒人”看看。

“除了有些村民靠卖芭蕉芋给我而增加一些收入外,还有些乡亲前来参观取经也想养猪,我都不保守。共产党员就要有共产党员的样子嘛!”说到这里,小周拍了拍胸脯!

写到这里,窗外的雨声更响了些,我的心情似乎也更好了。

7月10日 星期五 多云

要去参加我们雷波小组的调研汇总了,临行前邹乡长来送我,我们聊了很多。

他无意中谈到,渣波那里面还有几万亩草山荒坡。听到这里,我想起特门村杜主任介绍的,这里养牛只需放到山坡上去,除喂点盐外自然长肉。想起宛副乡长介绍县城的商品肉和蔬菜供应大多来自外地,而作为城郊乡野草长势好、蔬菜种植少的画面,便想起了一句俗话,守着金饭碗讨饭吃。我告诉他,要有“明白人”认识金饭碗,知道它的价值,引导群众如何用,希望干部带头做这个“明白人”。

谈起凉山州和雷波县,我们都认为,凉山州的贫困有自己独特的原因。大小凉山地区群众经济意识淡薄,“等靠要”思想比较严重,文化程度低,自然条件恶劣,扶贫成本高。

我们也对落实刚刚召开的省委十届六次全会精神充满信心。觉得只要转变群众的思想观念,完善道路等基础设施,把产业发展作为“内瓤子”,用教育管长远、用医疗兜底子,把最优秀的干部用到真帮实扶的主战场,2020年之前完成扶贫攻坚任务一定大有希望。

秦巴山区和凉山彝区同属贫困地区,我们一致约定,要多走动、多交流、互通信息、相互支持,为贫困群众早日脱贫致富多做点事情。

(作者冉长春,系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学员)

新闻推荐

杨家三父子 护路三十载

杨盛国两兄弟在路上捡垃圾。□宋云波特约通讯员吴华昌文/图修一条路不难,难的是一家人一直在修路。雷波县汶水镇香樟村杨盛国一家,为了修通汶水镇到香樟村的路,从父亲到哥哥再到自己,坚持在路上奔波3...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