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当打工成为新时尚 米丰村 一年一小变三年一大变

凉山城市新报 2015-05-13 09:49 大字

打工回来在街上卖服装的彝族农民工。

文/图 本报记者 陈小玉

5月6日下午4点过,记者走进雷波县瓦岗片区,只见,一栋栋小洋楼、一幢幢具有彝族特色的“小别墅”依着山腰拔地而起,穿着时髦、头顶新发型的彝族妇女在街上晃悠着,在一栋小洋楼的服装门市上,一个打扮得很前卫的彝族妇女正在和前来购买衣服的小伙子讨价还价。

“再少就不卖了,这是名牌衣服,你晓得安踏运动服装不?北京奥运会时中国运动员穿的,质量好得很。”

“晓得,你看,我穿的就是这个牌子,我这件是在浙江杭州买的,才200多点,比你这件好多了。”

经过几番讨价还价后,小伙子花180元买下了这件安踏运动T恤。看到记者拿起相机给他们拍照,这位彝族妇女有点腼腆地侧过身。随行的面包车师傅曲比拉惹告诉记者,在这里做生意的都是农村彝族妇女,他们的老公以前在外打工,挣了钱后在街上修起了洋房,开起门市做生意,现在在这里,过得最好的就是曾经在外漂泊的打工族。

打工归来创业

日子越过越甜

在这家服装门市隔壁,一个彝族风味的招牌吸引了记者的眼球。

“这个地方,全是彝族,做彝族餐的生意不会好吧?”记者问。

“那是为下面挖矿的工人开的,我们这里有磷矿,挖矿的工人来自四面八方,到下午吃饭的时候,这里很热闹,所以苏迟打就在这里开了个彝族风味餐馆,楼上是旅馆,别说,他们家的生意还好得很。”曲比拉惹告诉记者,苏迟打早几年在贵州铜仁市的一个矿场里打工,回来后在这里花8万元修了个一楼一底的楼房,一楼作餐馆,二楼作旅馆,别看小,每个月还是有万把块钱的收入。

在这条街上,有做服装生意的、有做水果生意的、也有做小食品批发生意的,他们一个个都是在外地打工后回来创业的,现在的日子是越过越甜蜜了。

米丰村400农民

打工致富奔小康

与瓦岗街上相对应的是,当记者和曲比拉惹步行2个小时来到咪姑乡米丰村木哈组时,有着68户300多人的这个村民小组,却看不到几个人在田地里忙碌,偶尔看到山上一两个老人在放牧。当记者和曲比拉惹来到雷波县优秀劳务经纪人苏吉呷父母的家时,喊了半天才出来一个老人来开门,一问得知这就是优秀劳务经纪人苏吉呷的父亲苏拉伙,现年81岁。得知我们此来的目的后,老人滔滔不绝地表扬起了儿子。

“不打工吃啥子?这里条件差,粮食作物只有苦荞和洋芋,再加上交通恼火,种出庄稼也卖不了几个钱,住在这里只有一辈子受苦的命,现在他们在外打工,至少每个月给我们寄来千把块钱,说实话,这千把块钱以前我们是想都不敢想。”苏拉伙老人激动地说。

据米丰村党支部书记苏里且介绍,米丰村平均海拔2000多米,全村183户人口1000多人,由于被重重叠叠的大山环抱着,人均耕地只有1亩多,交通闭塞、信息不畅,过去很少有人走出大山。人们都习惯于日出而耕、日落而息的生活,“辛苦一年,够饱一年就是富裕”的观念非常普遍。近几年,随着外出打工潮流的兴起,许许多多农民工进城淘金成功的故事传入了山寨。勤劳朴实的米丰村人也开始尝试着将汗水洒向城市,在该村劳务经纪人苏吉呷的带领下,一个个走出山门,在省内外的大都市,挣回了一大把一大把的钞票,他们的家乡也跟着一年一小变,三年一大变。

“我们村现在有400多个农民工,每年挣回800万左右的劳务收入,说实话,要不是劳务收入,我们家家都还没越过温饱线。现在真正留在村里的只有130多户,其他50多户是举家出去打工了,打工已经成为了我们村的新时尚。”村支书苏里且接着说。

新闻推荐

香樟“杨家将”护路二十余载

杨盛国两兄弟在路上捡垃圾。■通路是父亲的夙愿■修路靠自己的奋斗■护路有大哥的坚持文/图宋云波本报记者吴华昌做一件好事不难,难的是做一辈子好事,修一条路不难,难的是一家人一直在修路。雷波县...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