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建档立卡贫困户的蝶变之路 安定区蔬菜产业近观察(上)
成顺宝准备登上刚购置的拖拉机。
成顺宝“巡查”甘蓝菜地。本报记者曹志政摄
本报记者石军鹏
高原夏菜是安定区享誉省内外的一张重要名片,是安定农民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6月下旬以来,2019年安定高原夏菜开始集中上市,一场财富盛宴大幕开启。7月12日,记者一行走访安定高原夏菜主产区,见证了这场“造富嘉年华”的盛况。
成顺宝是第一个受访对象。现在,在安定区,现年36岁的成顺宝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名人。记者一行当天11时许抵达成顺宝家所在的高峰乡牌坊村牌坊社时,成顺宝正和家人伺弄着家里养的肉牛。肉牛之外,他还养了15只羊。
2015年,成顺宝购入2头牛崽,开始了“养牛大业”。到2019年,他的肉牛存栏数攀升到了10头。10头牛、15只羊,以牌坊村村支书张锦荣依当下市场行情估值,卖上10多万元轻轻松松。成顺宝交出了一份漂亮的成绩单。
虽然养牛养得很出色,但还不足以让成顺宝披上名人的光环。真正让他出名的,是他通过种菜,上演了一出完美的“蝶变”。从2013年到2018年,短短五年间,菜农成顺宝“坐着火箭奔小康”的致富速度,足以“亮瞎”许多人的眼。
2013年之前,家有6口人、22亩地的成顺宝,依靠种植小麦、洋芋等维持生计。高峰乡乡长王玉国介绍,高峰乡乡域海拔大多在2000米以上,其中牌坊村所处位置海拔2400米左右,气候冷凉,年景不好时,小麦往往不能抽穗扬花,而长成了荒草。此时的成顺宝家境困难,2013年底被列入建档立卡贫困户。
怎么才能摆脱贫困,过上好日子呢?高峰乡副乡长闫伟眼中“敢于创新、善于钻研、勇于吃苦”、村支书张锦荣眼中“胆子大、脑子灵”的成顺宝一直在想着办法。看到山下内官营镇的农民一个个种菜发了家,2013年,在亲戚朋友的支持下,成顺宝第一个在高峰乡“吃起了螃蟹”,率先试种了2亩甘蓝。
结果让人喜出望外,当年,成顺宝的2亩甘蓝卖了1.8万元,相当于22亩地全种小麦3年的收入。
看到希望的成顺宝一发而不可收,逐年扩大甘蓝种植面积。2015年,成顺宝种菜21亩,收入7万元,一举摘掉了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帽子,真正做到了“两年脱贫”。此后,他又租了地,向着“三年致富”的目标进发。
2016年,成顺宝种菜30亩,收入突破10万元;2017年,种菜近40亩,收入12万元;2018年,种菜48亩,收入达到32万元。
看到成顺宝种菜种出了名堂,牌坊村村民纷纷跟进。张锦荣介绍,到2018年,牌坊村255户村民、2500亩耕地中,种菜农户接近180户、种菜1600亩,实现收入1200万元,合下来亩均收入8000元左右。
羊群效应尚不止此。在成顺宝的带动下,整个高峰乡的蔬菜产业也从无到有、从有到好,一年年壮大起来。王玉国介绍,2018年,高峰乡蔬菜种植面积6千亩,2019年突破1万亩,占到全乡总耕地面积的四分之一。蔬菜产业成长为高峰乡支柱产业之一。
今年,成顺宝的60亩甘蓝、西葫芦长势良好,已接近上市,按目前价格计算,收入38万元左右没有问题。扣除5万余元成本,预计净收入可突破30万元。另外,成顺宝还种了40亩地的饲草、蚕豆等经济作物,预计收入同样可观。
种菜彻底改变了高峰乡牌坊村的面貌和农民的生活。依靠种菜,成顺宝不但挣来了养牛、养羊的启动资金,也挣来了好日子。2016年,他建起了6间新房,建房、装修加上购置家具,投入超过30万元。2018年,在政府补贴13.54万元的基础上,他又投资近20万元,购置了一台大型拖拉机。现在,他家一大一小两台拖拉机背靠背停在新房旁边,洋溢出满满的兴旺和富足。
“高兴!”采访中,回想起2013年全部家当仅万元左右,日子过得困窘不堪,而现在粗略计算身家已达百万元,花钱不再捉襟见肘时,成顺宝说,“除了高兴还是高兴。”
高原夏菜是安定区的支柱产业之一,放眼全区,正在崛起中的高峰乡的体量不算太大。厚积薄发,近年来安定蔬菜产业高速发展。安定区农业农村局副局长杜银山介绍,目前全区已建成以市郊芹菜、西南部甘蓝和旱地多样化生产的区域化特色蔬菜种植基地,并有力地辐射带动了蔬菜产业在浅山区兴起发展。
据统计,2018年,安定区13个乡镇蔬菜种植面积16.8万亩,产量达100万吨以上,实现产值24亿元以上,占全区一产产值的三分之一。2019年,预计蔬菜种植总面积将达20万亩,总产量140万吨,总产值30亿元左右。(转3版)
新闻推荐
翻山越岭进大山 希望小学建起来 大连爱心公益联盟五进凉山助学
志愿者在去往希望小学的山路上。“奇奇小分队”的公益人在原校址勘测。新建成的希望小学在青山和孩子们的笑...
金阳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金阳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