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岁起步 一切刚刚好

凉山日报 2019-03-19 09:07 大字

50岁起步

一切刚刚好

□贾巴尔且

我来自一个普普通通的彝族农民家庭,和当时大部分彝族孩子一样,因为家庭贫困,初中毕业后,放弃继续读书的机会,拿起锄头,为生活耕作于田地,在这段单调枯燥的岁月里,看书是我惟一的精神食粮。

通过近两年的自学,1985年2月,金阳县上公招11名干部考试中,我顺利入选,从一个放牛娃成为一名乡干部。又经过10年的基层工作磨炼,1995年3月,被选为金阳县木府乡乡长。工作之余,我养成了每日必须读书看报的习惯。

与微型小说结缘于一次偶然。2014年的一天,我在西昌街道的报亭上看见一本封面精美的杂志,随手买下了它,回家打开一看,便被新颖、巧妙、精粹的文风所吸引,整个下午都沉浸其中,无法自拔。

经过大量的阅读,我开始尝试微型小说的写作,但是微型小说和新闻写作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文种,这种灵活性很强的写作方式,让一贯严肃的我很难适应,因此大伤脑筋。

因为微型小说短小精悍,要求每一句话、每一个字都精确到极致,所以每篇稿子写出来以后,都要经过一段时间反反复复的修改、润色,有时候,绞尽脑汁只是为了一个简单的词语,整个写作过程是痛并快乐着。

老婆笑我是一个平淡无奇、没有故事的男人,所以才写不出好的故事。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虽然我这个人普普通通,日子过得平平淡淡,但长期的笔耕,我练就了一双敏锐的眼睛,去捕捉不普通的人和他们不平凡的生活。

但是,我依然继续埋头微型小说的创作不言败。于是我花更多的休息时间,去各地采风。

灵感源于生活。在八项规定出台后的一次会议中,领导们传达了八项规定要求,坚决杜绝公车私用行为。我灵机一动,结合领导的讲话精神和之前公车私用存在的一些问题,写出了我的微型小说处女作——《借车》。520字的微型小说《关键来电》,被全国10多家报刊杂志上发表并同时转载。从此之后一发不可收。

通过努力,慢慢有了水到渠成的感觉,越写越顺手,我被同行们称为“50岁起步的微型小说家”。这就是文学的魅力所在。也就是古人所言,“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我想和读者们分享的是,一个人只要有梦想,并为之努力奋斗,成功就在面前等着你。在这条路上,我和其他优秀的微型小说家相比,还有很长的距离,能走进创作这道门,还得特别感谢我的老婆承担了许许多多家务事,抽给了我那么多的时间来写作!

新闻推荐

金阳:盯住节点开展重点监督检查

本报讯近日,金阳县纪委监委工作人员分组深入到县机关事务管理局车辆管理中心、县土特产销售点、税务局和部分乡镇,对春...

金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金阳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