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阳:凝心聚力发展生态林业产业助力脱贫攻坚

凉山日报 2019-03-12 08:13 大字

凝心聚力发展生态林业产业助力脱贫攻坚

金阳,属全省首批十大林业产业强县之一,是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

一直以来,该县以“全域立体林业”发展理念,把林业产业建设作为全县重要的增收工程、生态工程和小康工程,以林上经济“三棵树”、林下经济“套种养”的创新方式,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大力推进绿化造林与产业建设有机结合、协调发展,努力实现国土绿化与扶贫攻坚双赢,全力把金阳打造成金沙江上游重要的生态屏障。

近年来,该县高度重视林业工作,围绕打造“100万亩青花椒产业重点县、80万亩核桃产业强县、20万亩华山松产业基地县”目标,大力推进“3+X”、大规模绿化金阳等生态林业工作,以青花椒、核桃、华山松“三棵树”为主的生态林业产业成为全县广大群众致富奔康的重要支柱产业。

突出“三棵树”建设

生态林业产业促农增收

立足县情,以青花椒、白魔芋、华山松这“三棵树”为重点,实施“生态立县”发展战略,大力推进“3+X”、大规模绿化等生态林业工程,全力推进林业产业化发展。

建立完善“三棵树”科技服务体系。狠抓稳产、高产科技技术攻关,加强与省林科院、西南农大、四川农大等单位的深度合作,引进先进技术和人才,对现有低产、低效青花椒和核桃林进行嫁接改良,形成以县为中心、以乡镇为重点、以村组为基础的技术推广体系。建立专门技术服务机构及县、乡、村三级技术服务网点,形成完善的技术服务体系。一方面加强科技宣传培训,大力推广科学技术,提高核桃经营的整体水平,从而实现产量和质量的提高。另一方面,加强与相关行业部门、专家的联系,技术人员分赴到全县各乡镇开展技术指导和督促检查工作,手把手教村民种植和管理“三棵树”等技术,了解和掌握行业动态,预见产业发展方向,为“三棵树”产业发展提供方向性指导。

齐心协力共同推进。县委、县政府充分认识到加快林业产业发展对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把产业发展作为林业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进一步加强领导,强化职责,细化目标和措施,逐层抓落实。县林业局积极争取上级项目资金支持,提前做好苗木准备工作,确保苗木供应;各乡镇及时将地块落实到村、组、户,并在安排种植任务上优先考虑精准贫困户,以每户贫困户不得少于5亩的标准进行落实,以村为单位成片推进,加快发展青花椒、核桃、华山松三大林业产业,在辖区内实现全覆盖;各村制定村规民约、禁牧等措施,并在每片造林地块由乡(镇)、村负责落实管护人员,加强造林地管护,严防重造轻管的现象发生。

密集施策夯实发展保障。把林业产业发展纳入全县目标考核、干部绩效评定等范畴进行单项考核。县财政年均预算产业发展基金200万元,积极争取中央、省州项目支持,整合县内的扶贫开发、农业、水保等项目资金,与林业项目有机结合,捆绑用于林业产业建设;金融机构加大对林业产品加工企业、生产经营者和承包户的小额贷款支持力度。出台了林业生产销售减免税收、费用政策,更好更快推动了林业产业发展。

通过采取系列有效措施,全县上下实抓实干,该县“三棵树”实现宜种即种、应栽尽栽、全域覆盖,结出累累硕果。截至2018年底,全县青花椒种植面积达103.57万亩、产量10195吨、产值9.79亿元;核桃76.06万亩,产量34800吨、产值4.87亿元;华山松21.91万亩、产量2860吨、产值0.76亿元;全县农民人均林业产业收入达6024元;全县森林覆盖率达到43.9%。 “立体”套种养

生态林业产业全面发展

金阳地属亚热带的云贵高原,气候温和,雨量充沛,适宜青花椒、核桃等林业产业的培育发展,也适宜生物多样性的发展。借助这优势,该县按照“生态立县”及立足生存抓林业、立足涵水抓绿化、立足产业抓造林“三个立足”发展思路,围绕“三带林业”产业体系发展,全力建好青花椒、核桃、华山松“三棵树”,着力形成“低山青花椒套种白魔芋、二半山核桃套种花魔芋、高山华山松套种牧草”的林上林下立体林业产业发展模式,在全县打造“林上有果摘、林间有畜养、林下有芋挖、包里有钱装”的增收格局,把林业产业建成广大群众的“养老保险”、“绿色银行”。

金阳县紧紧围绕“潜力在山、后劲在林、希望在树”这一核心目标,出台《关于加快绿色金阳建设大兴“三棵树”立体林业生态产业扶贫攻坚的实施意见》,将林业产业发展列入党委、政府重要议事日程,实施“县级领导包乡、部分领导包村、乡镇领导包大户”等一揽子方针,做到了领导、机构、人员、资金、技术、规划、责任的“七落实”;县、乡政府及村组、农户联动,治山治穷、综合开发。

该县实行“政府分险担保、农户自贷自还”的种苗共同投入机制和荒山荒坡“谁种谁拥有”、承包地农民自行种植政策,大力抓好以青花椒、核桃、华山松“三棵树”为主的“3+X”产业发展,大兴林下套种套养工程,力争到2020年,全县立体林业产业人均收入超过1万元。

强化科技支撑。大力推广新技术,与省林科院、川农大等深度合作,加大对金阳“九叶青花椒”“乌仁核桃品种”等本地优势品牌资源的研发推广力度,提升市场竞争力。推行套种套养模式遵循“三棵树”高杆喜阳、魔芋矮杆喜阴的生长特性,利用林下空间与土壤,进行套种套养。大力实施低产低效林改造和良种工程建设,对29个乡镇的150万株核桃树进行嫁接改良,推助亩产值平均提高20%左右。

推行立体套种养。利用退耕林、生态林等资源优势,实施华山松林套种牧草工程、套养畜禽林木产业,大力推进林下养殖、林下种草、林间放牧等林下经济发展模式,发展丝毛鸡、二代野猪、乌金猪及黑山羊等多种畜禽养殖业,让退耕还林与促农增收工程相得益彰,实现“林上有果摘、林中有畜养”。

林上林下全方位推进。示范推广青花椒与白魔芋、核桃与花魔芋间套种植,实现了林业产业和农特产业两大优势产业强强结合,优势互助,经济效益长短互补,有效解决了山区林农产业发展土地瓶颈问题,土地资源得到充分利用,最大限度拓展了产业发展空间,实现了以林促农,以农养林,产业集约发展,实现林上有果摘、林下有芋挖的“树上”与“树下”的双赢。

目前,该县以每年新增青花椒套种白魔芋1万亩、核桃林下套种花魔芋1万亩、林下种草养畜2万亩的速度加快发展林下经济,大力发展林下经济,力争到2020年全县青花椒套种白魔芋达10万亩、核桃林下套种花魔芋达10万亩、林下种草养畜达10万亩,形成高、中、低三带林业产业全覆盖,林业、农业、畜牧等金阳特色农业产业有机结合,实现“树上、林中、林下”三赢。

政策扶持科技支撑

林业发展模式大转变

“在短短一个月时间里,我在造林挖坑、背苗、种树中获得劳务费16880元。就近就地打工非常划算,又不影响自己做别的事,而且通过自己辛勤的劳动实现了有尊严的脱贫。”说起林业专业合作社为村民带来的实惠,丝窝乡扎兰姑村林业专业合作社社员的兵里日高兴地说。

像的兵里日这样通过林业专业合作社脱贫致富的仅仅是该县林业专业合作社惠民生的一个缩影。去年以来,该县通过合作社的示范引领,贫困户社员由传统的玉米、荞麦、马铃薯种植模式向花椒、核桃、华山松林下套种套养现代立体林业产业体系转变,完成了一场深刻的产业发展思想大解放和产业发展模式大转变,拓展了产业空间,延伸了产业链条,为广大贫困社员长期持续稳定增收致富奔康奠定了坚实的产业基础,有力助推了脱贫攻坚。

为大力推进林业专业合作社建设,该县结合实际,出台了全县脱贫攻坚造林专业合作社的实施方案、管理办法、工程评议办法、百分制管理考核办法等系列文件,县林业局印发了规章制度、职责分工等相关文件,使合作社从设立到运营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导向明确。

该县财政整合涉农资金、村产业发展基金配套解决了合作社造林经费300万元。县林业局整合中央造林补贴、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资金、植被恢复费、大规模绿化项目等林业行业资金500万元用于合作社的建设。同时,州林业局也在植被恢复费中给予了大力支持。资金的有力保障,确保了造林专业合作社有效推进。

坚持“合作社+领办人+社员”建立科学的造林专业合作社机构运行机制,按“专业合作社(村集体经济)+领办人+社员”的模式,在全县选择了3个组织机构健全、财务手续完备、管理制度完善、运行机制良好的村集体经济组织,作为全县造林专业合作社的试点,先期启动更名注册登记。

为解决合作社缺乏资金、缺乏技术、管理不足等困难和问题,把县政府所属国有农投公司——泰兴农业有限责任公司作为领办人,以联合体评议方式参与合作社的造林工作,县农投公司不以谋利为目的,在劳务投入、利润分红上,最大化的将利益倾斜给合作社社员。同时,积极引导优秀领办人和村集体经济组织参与组建造林专业合作社,在全县掀起组建造林专业合作社的热潮。

通过土地、劳务和现金等三种入股方式,积极支持当地群众加入合作社,参与林业项目建设,获取劳动收益。同时,尽可能吸纳合作社所在本村、本乡境内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参与。目前,新寨子村、扎兰姑村、马依足村脱贫攻坚造林专业合作社注册资金分别为350万元、500万元、200万元,社员总数分别为170户、115户、298户,其中贫困社员分别为103户(占比60%)、69户(占比60%)、182户(占比61%)。全县3个试点造林专业合作社累计注册资金1050万元,社员总数583户,贫困户社员354户,贫困户占比均达到了60%,本村所在的贫困户参与率达到了100%。

坚持“试点、基地、推广”三步走,建立稳步的造林专业合作社项目建设机制。按照“立足生存抓林业、立足涵水抓绿化、立足产业抓造林”思路及“沿江青花椒林下套种白魔芋、二半核桃林下套种花魔芋、高山华山松林下套种套养”三带立体林业发展格局,认真谋划好三个试点基地的产业主题。投资415.23万元,实施了扎兰姑村华山松林下套种套养立体林业增收示范基地2000亩,突出新造林模式,突出“种、养”业结合。投资58.67万元,实施了新寨子村核桃林下套种“春薯秋菜”增收示范基地378余亩,突出“基地+运营”模式,突出“果、薯、蔬”结合。投资102.26万元,实施了马依足村青花椒林下套种魔芋立体林业增收示范基地461余亩,突出标准化、科技化田管模式,突出“果、芋”结合。

注重“经济、生态、社会”三效益,建立长效的造林专业合作社利益分配机制。扶持发展造林专业合作社,是创新脱贫攻坚机制、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重大举措。在工作推进中,该县坚持群众为中心,坚持精准帮扶,在合作社带动下让贫困群众通过劳务、分红、产业、管护等措施中实现增收,有力提高了全县生态建设资金扶贫成效。

以生态优先

坚持绿色发展

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贯彻“全面规划、积极保护、科学管理、永续利用”的自然保护方针,切实保护自然资源,维护全县生态安全,努力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金阳。

抓住国家实施退耕还林、水土保持等重大生态工程建设有利契机,巩固绿化成果、扩大绿化面积。坚持城镇、乡村绿化发展整体互动,深入推进“五个一”绿化工程建设,突出抓好集镇绿化、新村绿化、道路绿化、荒山绿化,把沿江、沿河、沿路等地段尽快绿化起来,让树林进城、进村,在县、乡、村层层落实义务植树工作任务和职责,并纳入年度目标考核内容,逗硬奖惩。

组织森林公安开展“公安民警大走访”和公安机关“三项建设”活动。狠抓林区治安防范和“执法规范化、信息现代化、警民和谐化”建设。共办理各类涉林案件110件,其中立刑事案件2件,破3件,刑事拘留1人,取保候审1人,审查起诉2起,立林业行政案件90件,破案90件;林业行政处罚90人,收缴野生动物制品(豪猪肉)10公斤,野生动物活体3只,;追回被占用的林地1.75公顷,收缴作案工具8件,为国家和集体挽回经济损失20余万元。

适时组织开展了一系列严厉打击破坏森林资源和野生动物资源的违法犯罪专项行动:开展为期一个月的“百草坡省级自然保护区治安专项整治”行动,共办理各类涉林案件35件;开展“金阳县城后山及周边环境专项整治”行动,共办理各类涉林案件12件;清理木材加工场点5个,查出火灾隐患6处;启动旨在严厉打击破坏森林资源违法犯罪为主要内容的“绿盾三号行动”;开展三次“林区治安专项整治”行动,破获、查处各类涉林案件101件,收缴木材20余立方,为国家挽回经济损失5万余元;查办追回职工拖欠款6万余元。

进一步加强森林病虫害预测、预报、预防和除治工作,认真做好苗木、林特产品等产地和调运检疫,加大防治森林病虫害投入力度,落实目标管理责任制,严格控制“四率”目标,实施林木病虫害工程治理项目。在马依足乡马依足村俄尔提组做了防治青花椒蚧壳虫病500亩,11月在红联乡尖顶村尖顶组对青花椒蚧壳虫棉粉进行了药物试点工作采用(蚧必治、螺虫乙酯)(噻虫琳)(噻虫琳+洗衣粉)进行了试点并分别用黄、白、红色油漆做区分便于了解各种药效和下一步工作的开展。

强化护林防火宣传工作力度,有效保护森林资源。上半年,发放由州统一制作的印有彝汉两种文字的《森林防火户主通知书》8150份,宣传手册2万份,并充分利用广播、电视、宣传车等宣传媒介反复播放《森林法》和新的《森林防火条例》。加大巡护力度,全县共落实村护林员127人,组建了一支50人组成的专业扑火队、50支义务扑火队(每支50人,共2500人),以群防群治与专业扑火相结合的原则,实行重点部位重点防范,取得了连续六年无森林火灾的好成绩。

开展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维护森林健康和生态安全。该县按照“预防为主,科学防控,依法治理,促进健康”的方针,紧紧围绕省、州林业建设的总体目标,突出防控重点,全面开展了林业生物灾害防灾减灾行动,对各类病虫种实行综合防治,促进了森林的健康发展,保护了国家生态安全。林业局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共检疫苗木117万株,种子775公斤,调查124条线路、290个标准地,调查面积占总面积的100%。

金阳位居川滇边界、长江上游,生态区位十分重要,辐射至整个长江水系的生态环境。只有把上游的生态环境保护好了,才能更好的打造生态家园,让全流域区群众安居乐业。为此,新形势下的金阳,因地制宜,以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的思路,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路子,以合理高效的方法和措施,着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林业发展,大力发展“三棵树”经济及林业产业工程,让全县各族群众在修复和守护“青山绿水”中收获“金山银水”,让这方土地,绿了起来,富了起来,美了起来。

策划:吉付约古 执行:杨波

新闻推荐

成长者白史各 成长中的磨砺造就了工作中的狂人“父母的教育影响了我的一生”

1988年,在西南民族大学读书时的白史各。白史各下乡调研时和老乡在一起深切交谈,了解民情。成长中的磨砺造就...

金阳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金阳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